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所有發熱的嬰幼兒,都該做這項檢查!可惜的是,現實中往往沒有做……

2022-05-30親子

先揭曉答案,我要說的,肯定不是新冠核酸檢查,而是它: 尿常規

為什麽尿常規如此重要?

因為這是篩查 尿路感染 簡單有效的方法。

為何要給孩子篩查尿路感染?

我們慢慢聊:

01

尿路感染,到底多不多?

多,非常多!

根據循證醫學數據庫Uptodate,兒童尿路感染率的表格如下[1]:

這是國外的統計,某些國家多在新生兒期給男孩子行包皮環切術,術後的尿路感染發病率會明顯降低。

至於國內的發病率,我沒有找到權威數據,估計不會低於此。

因此,尿路感染,確實是個常見的問題。

不僅常見,而且:

02

尿路感染,容易被忽略

成年人的尿路感染也是常見疾病,估計不少親是親身感受過的,其癥狀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

這三點,我們統稱為 尿路刺激征

解釋一下:尿頻,就是小便頻繁,一會兒就想解一次;尿急,指的是有一點點小便就憋不住,想解,卻解不出多少;尿痛,這個不用解釋吧。

如果感染比較嚴重,還可能出現發熱、血尿、腰痛等表現。

成年人或年長兒的這些表現,很容易分辨, 但是,嬰幼兒卻大不相同。

嬰幼兒患上尿路感染後,往往表現為 非特異性 的癥狀,如 發熱、易激惹、餵養困難和體重增長不良 [2]。

有些寶寶還會出現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但是,難以將這些表現與泌尿道感染聯系起來,其對於明確診斷幫助不大[3-5]。

因此,無論醫生還是家長,都難以判斷孩子是否為尿路感染。

特別是,小孩子生病,有時僅僅表現出發熱。

就拿兒童最常見的疾病,感冒,來說吧,不少孩子也只是發熱,沒有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

怎麽鑒別到底是感冒了還是尿路感染?

對於不明原因發熱的兒童,都去查個尿常規吧,萬一呢?

而且,可能性並不只有萬分之一哦,事實上還是挺高的。

還有一點悲催的情況必須給大家說明一下:即使發現孩子是因為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熱(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腸炎),這也只能降低其患上尿路感染的風險,但不能排除尿路感染[6]。

但是,給嬰幼兒查尿常規,比較麻煩的事兒是:怎麽取得尿液?

稍大一點兒的孩子,或許已經進行過如廁訓練,會自己解;可是,整天穿著尿不濕的小屁孩呢,該怎麽辦?

確實很難。

國外一般選擇透過導尿或恥骨上膀胱穿刺采集尿樣。

我估計,國內的家長對此難以接受,也可以用尿袋,或者,耐心一點兒,拿個瓶子等著吧。

03

尿路感染,有什麽危害?

造成尿路感染的病原體一般是細菌。消滅細菌,我們可以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套用要謹慎,通常情況下,沒有明確的感染或感染不嚴重時,先觀察,別急著用,人體自身有免疫力。

但兒童尿路感染,卻有所不同。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構成。

常見的感染途徑為由下而上,細菌從尿道口進入,感染尿道、膀胱,如果繼續深入,可以感染輸尿管,直至腎臟。

對於兒童來說,細菌更容易長驅直入,2歲以內兒童,我們難以鑒別其為膀胱炎還是腎盂腎炎[7]。

腎臟處的感染(腎盂腎炎),可能造成瘢痕形成。

據一項研究統計,在開始抗生素治療前,如果孩子發熱的熱程為1-2日、2-3日以及>3日,則患兒腎臟瘢痕形成風險分別約為5%、8%和14%[8]。

腎臟瘢痕的形成和進展,與反復發生腎盂腎炎相關[9-12];反復發生的腎盂腎炎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如腎功能衰竭。

快速辨識並治療尿路感染,對預防腎臟瘢痕的形成非常重要。

因此,對於不明原因發熱的患兒,甚至所有發熱的嬰幼兒進行尿常規檢查,很有必要!

最後,溫馨提示:

采集小便時,最好采集清潔、中段尿。

擴充套件閱讀:

1、男孩子的包皮,是否真的可「割」可「棄」?

2、便便,這可是一門技術活!------寶寶如廁訓練全攻略

參考文獻:

[1] Uptodate:兒童泌尿道感染的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

[2] Zorc JJ, Kiddoo DA, Shaw K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lin Microbiol Rev 2005; 18:417.

[3] Shaikh N, Morone NE, Lopez J, et al. Does this child have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JAMA 2007; 298:2895.

[4] Struthers S, Scanlon J, Parker K, et al. Parental reporting of smelly urine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rch Dis Child 2003; 88:250.

[5] Gauthier M, Gouin S, Phan V, Gravel J. Association of malodorous urine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ged 1 to 36 months. Pediatrics 2012; 129:885.

[6] Shaikh N, Hoberman A, Hum SW,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alculator for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Young Febrile Children. JAMA Pediatr 2018; 172:550.

[7] Shaw KN, Gorelick M, McGowan KL, et al. Preval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febrile young childre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Pediatrics 1998; 102:e16.

[8] Shaikh N, Mattoo TK, Keren R, et al. Early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nal Scarring. JAMA Pediatr 2016; 170:848.

[9] Panaretto K, Craig J, Knight 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1999; 35:454.

[10] Martinell J, Hansson S, Claesson I, et al. Detection of urographic scars in girls with pyelonephritis followed for 13-38 years. Pediatr Nephrol 2000; 14:1006.

[11] Wennerström M, Hansson S, Jodal U, Stokland E. Primary and acquired renal scarring in boys and girl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J Pediatr 2000; 136:30.

[12] Merrick MV, Notghi A, Chalmers N, et al. Long-term follow up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imaging aft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Part 2: Scarring. Arch Dis Child 1995; 7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