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一位寶媽朋友,孩子出生後,就一直是自己帶。其實她婆婆和媽媽都在住在同一個城市,但她沒有叫她們幫忙,而是自己親力親為。
有時候看著她出門,一個人帶著孩子,手裏還要提一堆孩子的東西,確實有些辛苦。
我有一次問她:「不想和婆婆住一起可以理解,怎麽不把自己媽媽叫過來幫忙呢?」
朋友回答說,老人有自己的生活,不想打擾她們。而且,幾代人住一起,難免會有些矛盾,即便是親母女,有時候也會生嫌隙。
如果雙方老人和寶媽都能達成共識,那這樣的家庭模式,也確實不錯。
若寶媽覺得,一個人要帶娃、做家務忙不過來,希望有老人搭把手,但又不希望引發家庭矛盾,其實還有另一種帶娃方式。
我鄰居家一位奶奶,她說現在興起一種「新式帶娃」,老人不累,子女感恩,婆媳愉快,家庭和睦。
她幫兒子媳婦帶娃一年,至今沒鬧什麽矛盾,相處很是愉快。
原來,她在兒子提出要她幫忙帶娃時,就提出自己幾點要求,如果雙方做不到,那她寧願被兒子兒媳埋怨也不去。
不能完全把孩子扔給她
她身邊有些姐妹,有了孫子後,說得好聽是去「幫忙」帶娃,但其實,老人家成了「全職主婦」。
孩子爸媽只下班回來後觀賞下孩子,然後自己就玩手機去了。到了周末,他們也是應酬的應酬、逛街的逛街,孩子依然是老人家在帶。
時間久了,老人家難免會有怨言。年紀大了本就身體不好,再加上洗衣做飯做家務,帶孩子費心費力,她們就會覺得很累。
這還是其次,如果孩子帶得不好,還惹來兒子兒媳埋怨,抱怨她們的養育方式不對,不利於孩子成長。
這樣的養育模式,奶奶們有怨氣,兒女們有脾氣,一家子爭吵不斷。
鄰居奶奶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才跟兒子說,帶孩子可以,但孩子不是她的,不能完全扔給她。
她只負責兒子兒媳上班時間,一旦她們下班,她的任務便結束了,孩子要歸父母帶。
她總跟兒子兒媳說:「多帶帶孩子,將來孩子跟你們親,對你們沒壞處。」兒子兒媳也很認可,雙方達成一致。
鄰居奶奶帶娃相對輕松,心情愉快,大家也就沒多少怨言,相處起來比較愉快。
教育娃的責任,在父母
鄰居奶奶跟兒子兒媳說:「我只管幫你們搭把手,至於怎麽教育孩子,是你們的事。如果你們對孩子不滿意,可別說‘都是奶奶把孩子教壞了’,這話我不愛聽。」
奶奶這一做法,其實很明智。
很多老人幫忙帶娃,會對孩子的養育、教育幹涉太多,覺得自己是過來人,兒子兒媳就得聽自己的。
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想傳授給年輕父母更多的經驗。但一旦幹涉太多,老人和兒子兒媳之間,就會沒有邊界感,且容易出現「爭奪話語權」的方式。
比如兒媳覺得孩子太調皮,出口訓斥幾句。老人卻覺得這點小事幹嘛要說孩子,便開始護短。
孩子一看,有人護著我,那就算調皮也沒事,反正爺爺奶奶會幫我。
於是兒媳埋怨老人把孩子寵壞了,孩子不聽自己的。老人責怪兒媳脾氣不好,一點小事就要生氣。
這樣一拉扯,3代人都不開心,為了一點小事,一家子能鬧得雞飛狗跳。
所以,鄰居奶奶說,她只負責幫忙帶,至於怎麽教育,她不管。她這麽做,其實也是想要兒子兒媳承擔更多的責任,不過分依賴她。
想說,這樣的養育方式,真的很智慧。
不輔導孩子學業
鄰居奶奶說,她一姐們,輔導外孫女作業被女婿嫌棄了,兩人還大吵了一架。
起因是姐們給外孫女講題時,把解答過程都講給孩子聽。
而在一旁檢查孩子作業的女婿,發現孩子作業錯得一塌糊塗,他有些不高興了:「媽,你不要告訴她怎麽做,讓她自己想。你看你每次都給她講答案,她就不動腦子思考,難怪成績這麽差。」
姐們也生氣了:「她不會做,我不告訴她解答方式,她怎麽做得出來呢?不懂就要弄懂啊。」
女婿不甘示弱:「你就是太慣著她,不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她這成績,永遠上不去!」
倆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後吵得姐們一氣之下回了鄉下,不願意再見女婿。
鄰居奶奶說,現在孩子的學業,不像以前那樣簡單,她的知識量跟不上時代。所以,輔導孩子學業這事,她做不來。
兒子兒媳一聽,也保證孩子學習的事情,他們自己會管,只要奶奶在生活上幫忙搭把手就可以了。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邊界,鄰居奶奶至今和兒子兒媳相處得都很愉快,她自己也沒那麽累。
她認為,可以幫兒女一把,但帶娃不能完全依靠她。只有孩子父母多帶娃,才會更有責任心,孩子也才會更幸福。
不得不說,這樣的「新式帶娃」確實能避免很多矛盾,又能減輕年輕人的壓力。
你認可這樣的育兒模式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更多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