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作為一個接近崩潰的全職媽媽該如何找到生活的意義?

2017-11-05親子

有一天和女友聊天,聊到「當媽後有沒有哪一刻覺得很崩潰」。

她說,不是哪一刻,是好多時刻。

「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時候啊,費力做了牛肉炒飯而人家不要吃的時候啊,加班不能回家照顧她的時候、周末終於能陪她、她興奮得大叫的時候……」

但最崩潰的一次,是生完孩子幾個月後的一天晚上,老公因為受不了孩子半夜反復醒來,抱著被子去隔壁房間睡了。

「雖然孩子醒來也不需要他做什麽。」

她是一名資深逗比女青年,風趣、搞怪、文藝,是個豐富的人。跟她聊天,十句有八句不正經,哈哈大笑。說到這個話題,她忽然就嚴肅了。明明上一刻還在醞釀一個精彩的笑話。

她為數不多的脆弱,都暴露在當媽這件事兒上。「夜深人靜我一個人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她像一條暫停的小飛魚被我抱在懷裏,仰著頭吃奶,眼睛閉著,全身心依賴著我,無比安靜。好像是那段苦不堪言的時光裏唯一的安慰。」

那段時間,她形容為「苦不堪言」。

「不拉著你老公幫忙嗎?」

「其實也還好啦,畢竟我老公白天要工作,而我那個時候休產假在家嘛。」

很快,滿不在乎的表情又回來了。是我們熟悉的她。

因為這次聊天,我翻箱倒櫃,回想了一下自己剛生完孩子的時光——它們久得仿佛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兒了,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時的狼狽不堪,像頭困獸在煙霧繚繞的房間裏沖撞、掙紮、反復,恨不得把世界摧毀了重建。失眠,敏感,一碰就炸。

那時我老公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面對崩潰的我,他始終以一種非常溫順的態度面對我的起伏。在我情緒相對好一點兒的時候,他會特別理性地跟我分析問題,一二三四五。

當下的我,被身邊的各種情誼所帶來的柔和給「安撫」了,具體表現就是:我強烈地想要好起來。可不知為何,還是生生拖了半年才漸漸好起來——瘦了30斤,終於能睡著覺。見面的朋友都說,啊好羨慕你,比生孩子前還瘦。我哈哈笑,胃裏一股邪氣翻騰,活活咽下。

當一個女人生完孩子,身體忽然出現了空洞,激素水平在急劇變化,她在一個生命面前束手無措,她的性魅力降到最低,她顧不上打扮自己,她私密的身體在生產和產後被眾人註視,她不知道產假結束後再回到社會將面臨什麽,甚至,她連哭泣都背負了責任,「別哭了,你都當媽媽了……哭多了……影響奶水。」

我想不到還有哪個時刻,會比那時,她更應該說一句: 「我想要你在身邊」 。可是話到嘴邊,說出的往往變成「我可以」、「我來吧」、「我沒事」。

「你白天還要上班,晚上孩子太吵了,你睡隔壁房間吧。我可以的。」

「他哪裏會照顧孩子啊,連尿不濕都不會換。還是我來吧。」

「你們那麽忙,就別來看我了,我挺好的。」

「他每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我整夜沒睡,啊不用幫忙啊,你也幫不了什麽。我可以的。」

我們在自責和慌亂的情緒裏,把焦點放在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好:收緊被撐開的肚皮,保證足夠的奶水,盡量不再那麽容易崩潰;怎樣才能當一個稱職的媽媽,至少讓這個小家夥不再整夜哭鬧。

你還記得【愛在午夜降臨前】裏,賽琳娜說的那句話嗎?「你知道有多少次,我一個人在那裏流淚,只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麽?你了解當一個毫無頭緒的母親所要背負的罪惡感嗎?」

是啊,我們快被那罪惡感給吞噬了。彼時彼刻,我們忘記了表達需求的方式可以更加直接,我們覺得自己不配提出要求,我們甚至忘記自己值得被愛。——為什麽我會在最需要你的時候,說不出,甚至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你?

—— 因為人在真正脆弱的時候,往往沒法說出「我需要你」。

甚至,連想一想這樣的念頭都不允許。

當我們信心滿滿、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這句話好像沒有那麽難。但是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這句話就有了千鈞之重。對方完全可以冷冰冰地拒絕:

「別人都能做到,你憑什麽就不行?」我該怎麽回答?我只能閉嘴,事實上那句話也是自己心底的聲音。

如果對方溫柔一點呢,也許會是:「好啊,你需要我做什麽?」仔細一想,竟然也說不出話來。是啊,他又能幫得上什麽呢?

能說得出來的事情,他都能做到。「我對你既溫柔,又照顧。我做飯、打掃衛生、洗尿布。我請了專業的月嫂。我協調著一家老老少少的關系。我工作掙錢。我承擔家裏的一應開銷。我每天笑呵呵,心平氣和,讓你感覺不到一絲負能量的侵擾……你究竟還需要我做什麽?」

他說的沒錯。遇到這麽好的男人,只能把「我需要你」咽回肚子裏。

說不出來的話是:「我需要你痛苦, 需要你陪著我一起糟糕。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在最初的幾個月裏會經歷什麽。每一次當我們重復這樣的話,似乎都在希冀某種掌控感,好像「我已經知道那有多麽難了,我一定會做好心理準備」,但親身經歷的過程,仍然會超出預料地失控。知道那時候沒自尊,但沒想到會是那樣的沒自尊。那種情況下,說什麽「表達出來就好了嘛」,只是在站著說話不腰疼。

對於初為人父的男人,這些失控的痛苦是有可能逃避的,潛意識裏大概也會希望逃避。稍不註意他們就會遁入到工作中:「我明天還要上班,讓我睡個完整覺唄」(他們甚至不需要把這句話說出來),或者遁入到身為男性的社會角色中:「他是個男人,笨手笨腳的,坐月子的事他能幫得上什麽?」

這句話的潛在含義是說: 因為他做不好,所以他可以免責。 可是女性不存在這個出口。身為媽媽的人做不好,又能交給誰?

所以,面對那段時間無窮無盡的恐慌感、無力感,失控感,女性心底的聲音不只是「我不行」,而且是「只有我不行」——那是一種深刻的、被全世界遺棄、被正常生活隔離、深潛到海面之下的孤獨。

「表達出來就好了嘛!」那怎麽可能呢?

那些孤獨會變成眼淚,變成抑郁,變成暴躁,甚至是摔東西、發脾氣。換一個角度,這些也是一種變相的邀請,試圖讓對方看到自己有多糟,或者更進一步,請他來體驗這樣的糟糕: 「如果你潛到水下,也特許以換我浮上來,透口氣。」

但是能讀懂這種邀請的丈夫只是少數,大多數只是一次次地奪門而出:「不,一切都失控了!還是工作比較簡單。」留下妻子一個人,收拾失控的殘局,也收拾失控的自己。

有的丈夫在「奪門而出」之前,還會優雅地、語重心長地分析:「這沒什麽,你只是激素失調/情緒失控,你要用心理學管理自己。」

沒什麽你妹,管理你妹。

在「你那麽好,而我那麽糟」的時刻,很少有人能把這句話完整說出:「我需要你陪著我一起糟糕。」那需要多大被拒絕的勇氣呢?

是的,我們需要的不只有你的好,還要你跟我一起「不好」。「我不行」的同時,「你也不行」,相比於「只有我不行」,這樣不僅不會更糟,反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因為, 畢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

回答者:@是崔璀呀
Momself創始人,一個創業者,一個媽媽。理解自己、理解工作、理解養育、理解自己。

母親節,如何優雅地誇媽媽?

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財政真正情況告訴孩子?

「當媽這麽累,為什麽還要生?」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Momself,是國內第一個聚焦「媽媽」身份的新女性自媒體平台。
Momself希望解決女性身份變化後,遇到的親密關系、親子養育、自我成長、職場家庭兼顧等沖突矛盾,並對女性的個人終身成長,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關註Momself公眾號,媽媽的難題我們有辦法!(ID:mom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