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回答之前我認為我有必要先聲明一點:由於我不是兒童教育的專家,所以我僅僅知道兒童在這個時期的一些心理特點,但至於如何引導教育孩子,我並不能像教育專家那樣給出一個十分權威的方法。以下的回答也僅限於孩子的心理特點,具體教育方法還需要家長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或其他可信資訊來源進行套用。
首先,精神分析流派的弗洛伊德認為:三歲的兒童處在肛門期(1—3歲)到性器期(3—6歲)轉變。前一時期是兒童學會如何獲得愛、表揚和贊賞的關鍵時期。如果這一時期不能被父母恰當對待,兒童的人格就會有內疚、恐懼的痕跡。後者是一個激動不安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會經歷強烈的矛盾情感,會尋求異性父母作為愛人(即男孩產生俄狄浦斯戀母情結,女孩產生伊萊克特拉戀父情結)。弗洛伊德是這樣解釋這個過程的:孩子會尋求異性父母作為愛人,但他們會發現異性父母有一部份關註在同性父母那裏,自己無法從異性父母那裏獲得額外更多的關註,因此孩子就會開始將目標轉移到同性父母身上,並學習同性父母的言行舉止,以此來試圖讓異性父母對自己有更多的關註。這一理論解釋了為什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男孩子性格更像父親,女孩子性格更像母親。
艾歷森在弗洛伊德的框架上更突出了自我的作用,相比於弗洛伊德將人格發展局限於「母親-兒童-父親」這個狹隘的三角關系,艾歷森將個體的發展置於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上。他認為兒童早期(1-3歲)主要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愧感,體驗目標的實作。學前期/遊戲期(3-6歲)主要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作。
而皮亞傑認為,這時的兒童正處在前運算階段(2-7歲),這時的兒童能用表象和語言描述外部世界。兒童這時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思維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集體獨白(即一群孩子雖然在一起玩,但每個孩子都是各說各的,並不在意其他人說了什麽,想要做什麽)與泛靈論(認為某某事是有小精靈完成的)。
這個時期幼兒語言也在不斷發展。在詞匯數量上是增長最快的時期,3-4歲詞匯量增加率最高。在詞匯內容的掌握上,概括性和抽象性不斷增加,對詞語的外延和內涵理解不斷豐富和深化。另外在詞義上,積極詞匯增多(註意:心理學上說的積極詞匯指既能理解又能正確使用的詞匯;消極詞匯指的是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卻不能正確使用的詞匯),兒童對詞義的理解受到思維發展水平的制約,幼兒期兒童掌握的詞一時常發生兩種錯誤,一種是過度概括,一種是概括性過低。
另外,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布藝的穩定性也在不斷的發,在良好教育環境下,小班幼兒能夠集中3~5分鐘,中班幼兒能夠集中10分鐘的註意力,大班幼稚園則能夠延長到15分鐘左右。
這一時期兒童的自我概念也在不斷的發展。在7歲之前,兒童對自己的描繪僅限於身體特征,年齡,性別,喜愛活動等他們還不會描述內部的心理特征。大約在3.5-4歲時,兒童的自我評價開始發生轉折。到5歲時,絕大多數孩子已經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兒童自我評價有以下幾個特點:
但不論怎麽說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總體上還是很差。
在兒童的情緒體驗中,3歲左右開始產生自尊的萌芽,如犯了錯誤會感到羞愧,會害怕別人的嘲笑,不願意被人當眾訓斥等但自尊真正穩定要到了學齡初期。另外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歲兒童的侵犯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身體攻擊在4歲時達到頂點,受到進攻或生氣時有報復傾,這一行為在三歲時有明顯增加。
進入這一年齡後,還涉及到了孩子性別角色的社會化。在3歲左右兒童能夠獲得基本的性別認同,到了4~5歲這個階段兒童已經能夠意識到性別是穩定不變的,到6~7歲時,兒童能夠理解性別的恒常性,不再依據外部特征,如頭發、衣服等來判斷性別。
另外,這一階段的幼兒對道德的認知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他們對於事件的原因沒有清楚的認知,只接受行為結果的支配,這個階段的兒童分不清公正、義務和服從,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同時這一時期的幼兒還無法采取他人的觀點來理解他人的思想與情感(俗稱:無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塞爾曼用了兩難故事法進行了研究,證明了這一能力存在5個明顯的階段。第1個階段在3~6歲,此時的兒童以自我中心或者叫無差別的觀點,他們並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觀點存在著不同。同樣,塞爾曼還發現了兒童的友誼也存在著幾個發展階段。在第一階段(3~7歲)兒童並沒有友誼的概念,他們只是暫時的遊戲同伴關系。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