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初中生作業太多,每天都睡不夠,擔心孩子身體健康,有沒有跟我一樣焦慮的家長?

2021-01-13親子

生活在「卷省」江蘇,家有七年級孩子,小學六年都沒有「卷」過。小學期間所有的晚間都是在「自由活動」中度過的。初中進入一所管理較為嚴格的私立中學。目前也面臨「課業影響睡眠時間」的問題。目前已經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以下是現狀以及我的解決辦法,與你分享:

現狀:

以下是從2023年9月4日(江蘇省今年秋季開學晚)到昨天(2023年12月27日),孩子每天晚上20:20下晚自習回家後的作業情況(一般白天就會布置作業,可以利用自習課寫作業。但是,有時候會臨時安排測驗,擠占校內做作業時間,所以不得不把作業帶回家來):

可以看到,在去除周末、小長假的日常時間裏,大概有20%的晚上,會處於「晚睡」狀態。由於孩子早上6:15就要起床,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認為合理的睡眠時間在8-8.5小時。倒推後,合理的上床睡覺時間在22:00。但是,如果因為作業或其他瑣事(孩子想聊會兒天),那麽,我們能「容忍」的睡眠時間最遲不超過22:30分。超過這個時間,我們就認為孩子「當天睡眠不足」。睡眠足不足,完全要看孩子帶回家的作業量。開學後至今,每天帶回家的作業科目數、作業完成時長統計如下:

可以看到,有6次(占比約5%)的情況下,作業量大到足以推遲睡眠時間到23:00及之後。從時間軸上可以看到,隨著七年級功課的推進,日平均作業時長是在緩慢增加的。

另外,每天回家後的作業科目數統計如下:

可以看到,在綠框範圍內,分別是期中考試、月考。這是作業科目密度較高的時段。但科目數與作業量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的相關性。有時候,作業科目多,但各科作業量少。有時候則相反。所以,科目數的變化只能作為作業負擔的輔助指標。不過,從時間軸上來看,隨著課業的推進,平均每天晚上帶回家的作業科目數也是在緩慢增加的。

現狀總結:在規定的22:00入睡的情況下,孩子有約20%的時間會把睡眠時間推遲到「能接受的下限」即22:30左右。期中,有占總天數約5%的時候,作業量會導致睡眠時間推遲到「不可忍受」的23:00及以後。

解決: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四個要點:

1、鼓勵孩子最佳化日間的時間管理,白天在校期間加快作業進度。在校期間可用於寫作業的,主要包括幾種情況:

  • 課間;
  • 自習課;
  • 新課授課後老師留給孩子的作業時間;
  • 實際上,國內學校「孩子課間不能出來玩」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孩子在課堂上感到疲勞,下課的時候可以埋頭休息。如果精力尚可,那麽可以利用課間時間做一道數學題、抄寫幾個生詞、做一頁政史地生的選擇題,都是減少「回家後作業量」的方法;

    2、必要的情況下,以「適當降低書寫質素,換來更高的作業效率」。鑒於到了中學,作業普遍多,孩子不可能像小學時那樣,透過「繡花」的方式,慢慢地把作業盡量寫得漂亮、好看。而老師對書寫的要求,相比較小學,也降低到「能看明白,如果是考試,不會被扣卷面分」。為此,可以在周末閑暇的時段,鼓勵孩子看一看行書字帖,學習一兩千個常用字的行書寫法。這個對於提高書寫速度,效果是立即可見的;

    3、鼓勵孩子分析各科作業的特點,探索不同學科提高作業效率的方法。例如:

  • 語文:以抄寫為主的作業,適當降低書寫質素,提高速度。以「大段書寫」為主的閱讀理解作業,在認真閱讀、審題、思考的前提下,答案中只列出簡要的「點」,盡量不展開,但是做到心中有數;
  • 數學:作業最後的難題,給自己幾分鐘時間考慮。如果沒有思路,就先做其他學科作業,最後再來思考難題。仍然無果的情況下,第二天請教同學、老師,以「我最終學會了解這種題型」為目的;
  • 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是比較花費時間的2類題型。對於前者,拿不準可以先行猜測答案,但是要做好標記,便於在老師講解後記入「錯題本」;後者在個別有讀不懂句子的情況下,可以立即借助工具書、詞典,但是要在紙面上做好生詞、短語的註釋記錄,減少單純「一直在想」的時間;
  • 政、史、地、生:這類作業的特點是科目多,但每一天的作業量不多,而且有時是沒有作業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這四門科目,課程安排時間比語數外要少很多,難以抽出大量時間復習。在這種情況下,就把日常做作業作為學習、復習的機會。一邊開啟書本,一邊做作業。遇到不會的題目,立即在書中尋找答案。書中找不到答案、自己也想不出來的,立即檢視答案。但是,可以抄寫答案,但絕不能無腦抄寫。要一邊抄寫,一邊識記、理解,抄答案的過程,等同於「我原來不明白這個知識點,現在復習了一遍,明白了」。
  • 4、如果在成功實施了上述3點之後,少數時候的作業仍不得不做到23:00之後,那麽我采取的辦法是「熔斷+請假」。「熔斷」就是無論作業還剩下多少,到了很晚的時候,都要立即放下筆,稍作休息,上床睡覺。至於剩下的作業怎麽辦?第二天早上以「孩子昨晚受涼、有些頭暈,可能是耳石癥」等為名義,給老師請假。請假的時長局限在「讓孩子多睡1個小時+能做完剩下的作業」。這樣,假如剩下的作業還有1個小時完成,那麽加上讓孩子多睡的時間,就請上2個小時的假。這樣做的好處是:

  • 避免了因熬夜導致的學習的邊際效率斷崖式下降,在熬夜的狀態下,寫作業就變成了形式主義,是無效的;
  • 孩子能夠補充上前一晚不足的睡眠,至少多睡1個小時;
  • 白天的精神狀態會好很多,足以應付白天緊張的學業;
  • 請假的時間短(1-2小時),損失的主要是整個早自習、早操,以及一部份正是上課的時間,失真失,但是不大。相比較讓孩子熬夜後有渾渾噩噩的一整天,收益是大於損失的。
  • 解答:

    一些朋友會說,「舉報呀」。在這裏,我告訴各位,就如同古時候鳴冤的打鼓改變不了任何社會現實一樣。在當前社會、經濟的「爬坡」形勢下,舉報可能有一時的結果,但往往是徒勞的。改變得了一時,改變不了一學期。面對孩子學業過勞的情況,孩子最終是「非常疲憊」還是「忙中偷閑,心情不錯」,完全取決於家長的選擇。在這個當前不可更改的教育局面下,雖然我們做不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並不是說就「毫無辦法」。如果真的心疼孩子,就透過本文分享的內功、外功一起用好、用足,哪怕最後只把作業時間縮短了1/4-1/3,也是孩子的勝利、家長的欣慰,這個不起眼的「勝利」,也會幫助孩子爭取到多半個小時、1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讓孩子覺得「起碼比別人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