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哈佛研究:智商高低3歲就有特征,高智商娃一般有3個「壞毛病」

2024-12-21親子

每個家長都想要他們的子女聰明、智力超群、善於學習。但是,天賦的萌芽卻常常被隱藏在那些每天都被忽略的細微之處,有時還會因為某些「不討喜」的舉動而暴露。

哈佛的一份長時間的研究表明,高 IQ兒童在3歲的時候傾向於養成某些「壞毛病」,而那些看上去讓人頭痛的舉動卻隱藏著他們非凡的潛能。

所以,兒童高智力的「壞毛病」有哪些表現呢?今天,我們來看看哈佛的一些研究,看看那些不同尋常的表現,並告訴你怎樣適當地指導他們,使他們的潛能得以最大程度地發展。

高智力兒童的三種「壞毛病」

在此項研究中,科學家跟蹤了一群從3到成人的兒童,他們用了20年時間,結果顯示,那些高 IQ的兒童在他們幼年時往往會表現出如下三個特征:

經常和別人「唱反調」,而且不願意服從別人的命令

許多父母都有這種經歷:你叫他們別幹,他們非要幹;當你試圖讓他閉嘴的時候,他總是制造更大的聲音。

這些「唱反調」的做法經常令父母們感到煩惱,但事實上,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高智力水平。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經常和別人「唱反調」的兒童傾向於更善於為自己考慮問題。當他們接到指示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的去想「為什麽」,而不是像機器一樣去執行命令。

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對規矩的好奇心,以及對自由的向往。他們的思考習性使得他們敢於質疑權威,並試圖以自己的方法去探尋這個世界。

正確的指導方式:

要有耐性地說明原則:如果你的小孩跟你「唱反調」,別急著責備他,要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明他這麽幹比較好。例如,如果小孩不肯穿大衣,你可以說外面很冷,不戴大衣容易著涼。與其發號施令,不如多給他們一些建議:讓他們自己制定一些規矩,例如:「你願意先把衣服披上,然後再出門?」

「分散」的註意力和異常的好奇

高智力兒童通常都有超級好奇的傾向。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很感興趣,小到地上的螞蟻,小到天上的雲彩,小到家中的家電,都要一探究竟。

很多家長都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什麽問題。

但是,研究顯示,這些「分散」的註意實際上是由高智力兒童的腦部特點所決定的。

他們有一顆敏銳的頭腦,他們的關註點經常會跳來跳去,所以看上去註意力不集中,其實是在用他們自己的方法去大量地學習。

正確的指導方式:

尊重寶寶的求知欲:與其強迫寶寶專註於一項作業,不如依其喜好為其安排適當的資料。比如,如果小孩對天文有了濃厚的興趣,就可以把他送到天文博物館或是看有關的書。制定集中註意力的時間:可以讓孩子養成集中註意力的習慣,例如,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逐漸增加註意力,並鼓勵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繼續進行下一段。

愛與人「擡杠」,愛追問「為什麽」

從3歲開始,尤其是高智力兒童,就會開始好奇地問問題。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有一種「刨根問底」般的好奇心。

在父母看來,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和別人打交道,孩子們都要不斷地追問「為什麽」。

那些兒童比他們的同伴有著比他們更多的頭腦和更強烈的渴望去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則。但是,有些時候,那些問題似乎沒完沒了,讓已經精疲力盡的家長感到厭煩。

正確的指導方式:

嚴肅地看待每一個問題,不管它是如何的微不足道,請你有足夠的耐心去解答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寶寶自己去找,這樣的交流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給出深刻的說明:別對孩子說「就是這樣」之類的話,試著給他們一些有意義的、有意義的說明,以協助他們樹立起對事物的認識。比如,在幼兒提問「天空為何是藍的」時,我們可以用簡潔的文字來說明光線的散射。

這種「壞毛病」為何會被認為是高智力的標誌呢?

高智力兒童傾向於學習,有創造力,有獨立思維。下面是一些關於「壞毛病」的科學解釋:

「唱反調」來自於批判思考:高智力兒童往往不會盲目地遵循常規,他們會嘗試去了解並評價這些法則的合理性,這些都是將來面對更多的復雜問題時所必不可少的。「分散」的註意反應了各種各樣的愛好:他們的頭腦善於對各種不同的資訊進行加工,並能快速地從周圍的事物中獲取感興趣的東西。「十萬個為什麽」反應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樣的兒童頭腦比較靈活,擅長提問和尋找問題,顯示了較高的邏輯分析水平。

你怎樣才能在你的「壞毛病」後面發展出潛在的潛能呢?

對於高智力兒童的一些「壞毛病」,父母們不能一味地打壓,而要用恰當的方法引導他們把這種潛能變成優點。

對兒童的好奇心給予激勵

為兒童創造一個可以探究的空間,同時也能讓他們有足夠的好奇心。例如,在幼兒對大自然有濃厚的興趣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到野外去看一些動植物;孩子們在拆卸玩具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和孩子們共同研究它們的構造。

批判思考的發展

對於「唱反調」的小孩,與其直接否認,不如讓他們換一種觀點看待事物。例如,在對一條規定提出疑問的時候,家長可以與其共同探討其優點和缺點,並給予改善意見。

養成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

盡管高智力的小孩經常會在多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集中註意力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透過定期學習和制定學習計劃等方法,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習慣。

強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陪伴是最好的教學方法。父母透過對子女的提問,不但可以傳播資訊,而且可以增加父母與子女的信任與親密。

了解兒童的「壞毛病」,幫助他們健康發展

兒童的一些「壞毛病」,其實不是什麽大問題,只是他們潛能的一種外部體現。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天才兒童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這種表現的深層次的理由,並找出正確的方式來指導他們。

每位幼兒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若能細心觀察,耐心引導,把這些「壞毛病」變成他們的發展力量,那麽他們的前途一定會更寬廣、更美好。

讓我們帶著更多的寬容和睿智,伴隨著他們一起走完人生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