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口好牙從什麽時候開始?
大家知道我們的第一顆牙齒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形成的嗎?註意我這裏說的是開始形成,而不是萌出哦。家裏有小朋友的家長們一定知道,大概出生後7-9個月小朋友們開始萌出第一顆牙齒(乳門牙),但是這顆牙齒的形成可不是在出生後才開始生長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孕媽媽懷孕第七周開始,極為小巧的乳門牙牙胚就開始形成了。
乳牙牙胚大約在懷孕第七周至第十周開始出現,懷孕第四到六個月乳牙胚開始鈣化逐漸形成牙齒堅硬的部份。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不僅僅是乳牙,恒牙當中的門牙、尖牙、六齡齒都是在懷孕期間開始形成的,在寶寶出生之前,牙齒的形成和生長就已經開始了。
孕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麽?
為了在懷孕期間幫孩子打造出一口好牙,孕媽媽們的營養攝入非常關鍵。在胎寶寶牙齒與牙槽骨開始成型的時間內,孕媽媽必須攝入足夠多的鈣質和其他空物質。
每天需要增加攝入的鈣質不少於0.3克,並且要註意這個數量是增加攝入量,因為孕媽媽本身還需要足夠多的營養成分,每天多吃一些小魚幹、蝦、芝麻、海藻等富含鈣質的食物。
另外,這個階段同時形成的還有齒槽神經和牙神經,還需要攝入大量的各類維生素。孕媽媽的食欲在這個階段也會大大的增加,不過要註意多吃蔬菜,對於糖分和脂肪的攝入要註意適量。特別是糖份,攝入過量的糖分會導致牙齒與骨質變得疏松脆弱,同時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血液中的糖含量會增加,導致口腔內的環境也更適宜細菌繁殖,所以這段時間可能會提高牙周病和齲病的患病機率,一定要註意口腔衛生,做到勤刷牙。
如果有條件建議在懷孕前,備孕期就要做好口腔檢查,排查口內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孕期和哺乳期治療手段和探查手段受限,減少因口腔問題而帶來的各種風險。
從成年人牙齒的切片圖中可以看到像樹木年輪一樣一層一層逐漸包裹的,好像一顆洋蔥的形態。那是因為從胎兒時期形成牙胚開始,以小小的牙胚為核心一層一層生長,如果在牙齒形成過程中出現了重大的環境變化(比如生了重病),那麽牙齒的切片結構上就會留下能清晰辨識的紋路。所以想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健康耐用的牙齒,各位準媽媽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哦。在口腔行業裏兜兜轉轉了十幾年,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大咖醫生、兒牙、全科、口內、口外、牙周、正畸……也從這些醫生口中聽到學到了大量的專業知識,非常希望開一個專題欄目,來系統聊一聊從-2歲(備孕期)、到-1歲(胎寶寶)開始關於牙齒的各類知識。所以想到啥就幹啥,今天我們先來聊聊預備役媽媽應該關心的牙齒那些事!
各位預備役媽媽們在備孕期都容易忽略對於自己口腔問題的檢查,今天我們就從專業牙醫的角度來談談在備孕期我們要做哪些關於牙齒的檢查和治療。
備孕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齲齒和牙周疾病
關於齲齒,特別是一些沒有疼痛感的齲齒,往往得不到重視,但對於準媽媽們來說,這樣的齲齒才是必須在備孕期要及時處理的隱患。
孕期很多準媽媽的食欲會變得更好,需要經常加餐,吃些小零食,容易讓口腔衛生環境下降,從而造成齲齒的加重。一旦齲齒發展到近髓,並產生疼痛感,這樣對於很多準媽媽來說就比較困擾。雖然懷孕期間並非完全不能進行牙齒治療,但是會有很多的限制,檢查手段也會受到限制、很多藥物無法使用。這樣一方面疼痛感會有機會引起宮縮,增加先兆流產風險,同時持續的牙疼也會影響準媽媽的日常攝入,從而可能影響胎寶寶的發育。
另外由於孕吐和孕期食用精細化食物(蛋糕等高糖的食物)的關系,口腔內部經常有細菌孳生,再加上孕期會出現的血糖變化,通常可能導致孕媽媽出現嚴重的牙齦炎或牙周炎。這些都會對孕媽媽的營養攝入、休息、心情等產生負面的影響,而受限於孕期的特殊情況,很多治療手段也無法展開。
待到生產後,月子期間不方便看診,新晉媽咪的主要關註點又在孩子身上,有些媽媽甚至拖延到牙齒松動脫落的情況。
所以,在備孕期間,一定要提前完成對於口腔內齲齒的治療以及牙周隱患的排查和處置(洗牙、齦下潔治、牙周上藥治療等)。
這些檢查和治療不僅僅對於準媽媽們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對於胎寶寶的牙齒發育也非常關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乳牙的牙胚在懷孕7-10周時就已經開始發育了,懷孕第四至六個月,則開始逐漸鈣化形成牙齒堅硬的牙釉質部份。這些都與孕媽媽的營養攝入密切相關,而孕媽媽的口腔健康則決定了營養攝入的數量和質素。所以在備孕期給自己的牙齒做個系統檢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