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要讓他經歷這3件事|精選

2024-10-21親子

作為父母,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為他擔憂的心就停不下來:

小時候,擔心他的身體是否健康,有沒有吃飽穿暖;

上學了,擔心他能否適應新環境、交到好朋友、取得好成績;

快畢業了,又擔心孩子的就業,工作壓力大不大……

於是,有些家長采取保護型教育,盡量讓孩子在自己的呵護下享受最好的條件,替孩子掃清成長道路上的難題。

結果卻發現:孩子越來越脆弱、能力低下,難以獨立。

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總要一天要離開父母的「羽翼」,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唯有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他才能自信、勇敢地應對人生的各種境遇,收獲充實、幸福的人生。

畢淑敏曾說過: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

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具備這幾種品質,受益一生:

自信,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不會因別人的優秀而否定自己;

擁有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忍受最差的;

情緒調節能力強,不會讓自己一直陷入負面情緒中,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抗挫折能力強,總是懷揣希望,在逆境中也能堅持不懈地努力,改變現狀。

孩子未來內心強大還是脆弱,與父母後天的教育息息相關,做好下面這3件事很關鍵:

0 1

充分的接納和支持

有心的家長可以發現,培養孩子任何一項優秀品質,基本繞不開 愛和安全感 這一話題。

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也是一樣,愛和安全感是基礎。

在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我價值感高,安全感充足,面對挫折時,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扛過去。

而最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建立起安全感的,就是來自父母的接納和支持。

接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

現實中很多家長,對孩子期望很高,要求嚴格,希望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象中那個「完美孩子」的樣子。

平日裏,總是帶著一副挑剔的眼睛去看孩子,只有他懂事聽話、成績優異的時候,才肯表現出自己和善的一面,給孩子認可。

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你只有優秀,滿足父母的期待,才會被愛。

於是,孩子只能不停努力,滿足家長的期望,而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真實的自我卻被壓抑,久而久之,就會缺乏安全感、價值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被接納才會變得成熟,如果幼年期被過度的教育和理想壓迫,自我本來的樣子沒有被接受的話,心理年齡就會停止發展。

不管孩子優秀與否,家長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在這個基礎上,用愛和鼓勵,陪伴孩子慢慢成長、進步。

被充分接納的孩子,才會真正地愛自己、相信自己,內心充滿力量。

接納,還包括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難過、生氣、感到挫敗時,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表示理解。

家長對孩子情緒的關註和疏導,會讓孩子有一種被看見、被理解的感覺,從而敢於展現真實的自己,也從中習得情緒調節能力。

而家長給孩子支持,主要是指情感上的支持,尤其是在孩子犯錯、表現不好、遭遇失敗的時候。

家長能夠陪孩子一起面對,給他安慰和鼓勵,不因他的表現而去否定他整個人。

這樣,孩子才不害怕犯錯和失敗,在一次次的經歷中,磨煉意誌,學會解決問題,練就積極思維。

無論什麽時候,自己都被無條件地愛著、信任著,孩子會更堅定、自信、有勇氣,去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

0 2

充分的嘗試與探索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歷森,把人的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需要完成的任務, 3-6歲的孩子正處於主動和內疚的沖突中。

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表現出的探究行為受到鼓勵,他就會形成主動性,樂於創造和探索;

如果他的獨創行為總是被嘲笑、打擊,內疚感就會超過主動性,導致孩子逐漸失去信心。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很多看上去「調皮搗蛋」的行為,比如拆解玩具、收集石頭、把水玩得到處都是……其實正是他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嘗試和探索行為,是孩子發展能力、認識自我和周圍環境、獲得成長經驗的重要途徑。

家長如果處處保護、限制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和能力發展。

更重要的是,孩子缺乏生活體驗,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內心越來越虛弱,遇事喜歡逃避、退縮,容易被困難打倒。

因此,當孩子開始會說話、跑跑跳跳、愛動手,家長應當在安全範圍內,提供合適的環境,讓孩子嘗試各種想做的事情,得到成長和進步。

踩水坑、抓蟲、登高跳遠、幫家長做事 ……孩子透過自己的實踐、切身感受,獲得的成長經驗越多,就越會對外界環境產生信任感,有膽量、有勇氣迎接各種挑戰。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唯有放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孩子才能在不斷地嘗試和經歷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熱愛,發展出一個內心強大的自我。

0 3

學習自己做決定、 自己 做選擇

很多家長,總覺得比孩子多了幾十年的經驗,可以指導孩子的人生、幹涉他的選擇,卻不管孩子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小到穿什麽衣服、玩什麽玩具、必須吃什麽食物、看哪些書、報什麽興趣班,大到文理分科、選專業、工作、擇偶,都來幹涉,孩子只有被動接受的份。

在這種包辦、安排下,孩子一邊感到痛苦,一邊越來越依賴家長,習慣逃避責任,難以真正長大。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格蘭特·霍爾沃森在【成功、動機與目標】中寫道:

「孩子渴望在歸屬感中獲得幸福,在新事物中獲得成長,在自由選擇中獲得內在動力。」

感覺事情可以自己決定和選擇,這種自主感,是孩子做事積極主動,發展內驅力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

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做事,只能聽父母的安排,會導致孩子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做事被動,責任意識淡薄。

失去了自主權的孩子,缺少掌控感,自信心也會逐漸降低。

這種狀態,自然不利於孩子鍛煉各項能力,獲得成長和進步。

西方有一句諺語: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從小讓孩子試著自己做選擇,並承擔選擇帶來的結果,他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去感受和思考,從而主動調整行為,最佳化選擇。

這樣,在未來需要拿主意、做選擇的關鍵時刻,他才不會慌張,具備做出正確選擇的勇氣和智慧。

比如,在一個大體原則下,讓孩子自己決定什麽時候寫作業、怎麽計劃零花錢、怎麽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等,其實也是在訓練孩子自我負責。

孩子的自覺性、主動性會得到增強,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和自我管理。

家長需要做的,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告知孩子某種選擇可能導致的結果,幫孩子分析利弊,最終還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誠然,做好以上這3件事並不容易,考驗著家長自身的素養和人生智慧。

正因如此,就像那句經典教育名言說的那樣——「育兒先育己」,家長透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煉就一顆強大的內心,心態平糊積極、少抱怨、多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樣,教育孩子也會輕松、高效很多,他會在你的言傳身教中受到正面影響。

本文來源|錢誌亮工作室(ID: qzlgzs)

本文作者|錢誌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

責任編輯|王佳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選上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