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終究會離開家庭,步入成長之路。在達到一定年齡後,他們將走出家門,開始上學,迎接更多的成長經歷。
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可能會開始與其他小朋友交往。若不幸遇到品行不佳的小朋友,孩子可能會遭受欺負,甚至遭受打擊。
「給我打回去!」孩子遭到其他小朋友毆打,爸爸卻教孩子這麽做
鑫鑫是一名小學生,每天放學後,他的爸爸都會準時來接他回家。
這天,爸爸來接鑫鑫,卻見鑫鑫淚流滿面地走出校門。爸爸立刻關切地詢問發生了何事。
鑫鑫哭泣著告訴爸爸:有個同班同學打了我。
之後,父親詢問了事情的詳細經過。得知對方是欺負鑫鑫的人後,他情緒激動地對鑫鑫說:你去打回去!說這句話時,父親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幾乎是怒吼著對鑫鑫說道。
鑫鑫原本因被人欺負而感到委屈,接著又遭遇了爸爸的舉動,讓他瞬間感到迷茫,哭聲更加響亮。
爸爸看到這一幕後,怒氣更甚,沒有立刻帶鑫鑫回家,而是決定和鑫鑫一同在校門口等待,直到那個欺負鑫鑫的孩子出現。
鑫鑫很快看到了那個孩子出來,隨後鑫鑫的爸爸便帶著他走過去,攔住了那個孩子。他指示鑫鑫自己解決,並在一旁觀察。
鑫鑫起初並不願意前往,但爸爸嚴厲地要求她要勇敢些,最終鑫鑫還是鼓起勇氣走了過去。
那個孩子顯然看到了鑫鑫和他的爸爸,看到鑫鑫的家長在場,他也隨即停下了腳步。
鑫鑫走近那名孩子,面對爸爸的斥責,他伸手欲打孩子。然而,孩子雖停下腳步,卻不願忍受打擊,便將鑫鑫推了一把。
鑫鑫不僅未能擊中對手,反而不慎失去平衡,險些摔倒。
這樣的場景讓鑫鑫的爸爸愈發憤怒。然而,他並未打算親自介入,因為這是孩子們之間的事情。鑫鑫的爸爸之所以鼓勵鑫鑫自己去應對,實際上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勇氣。
看到鑫鑫現在的狀態,確實顯得有些膽怯。
鑫鑫的爸爸再次大聲責備了他,看到這一幕,孩子似乎覺得鑫鑫的爸爸並不支持鑫鑫,於是膽子變大。在鑫鑫站起身來時,孩子毫不猶豫地將鑫鑫再次推倒。
正當鑫鑫的父親再次情緒激動時,鑫鑫的老師恰好下班,走出校門目睹了這一情景。她立刻跑過來,將鑫鑫拉到一邊,並嚴厲地制止了鑫鑫父親的過激行為。
那個孩子見老師到來,便趁機迅速離開了。
鑫鑫爸爸看到老師阻止他教育孩子的舉動,心中感到不快。於是,他便向老師詳細說明了事情經過。然而,老師在聽完之後卻表示:孩子遭受了打擊,不能簡單地教導他反擊。
孩子被打,千萬不能盲目讓孩子「打回去」,否則後果更嚴重
許多家長在孩子遭受他人攻擊時,普遍感到憤怒。
家長們雖然都希望對那個欺負人的孩子進行懲罰,但一方面因為自身是大人,不便直接對孩子動手,另一方面則是想借此機會培養孩子的勇氣。
因此,人們常常會無意識地鼓勵孩子自己還擊,期望這樣能讓孩子顯得不易被欺負,進而減少被他人欺淩的情況。
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可能會讓孩子二次被打
許多孩子實際上並不具備較強的打人能力,因為打人不僅要求擁有強健的體魄,還需要有打人的動機。
很多孩子本性善良,他們並不具備主動攻擊他人的意願,即便身體強健,也不願意使用暴力。若要求他們反擊,他們很可能會遭遇對方的再次攻擊。
而那些體質較虛弱的孩子,若選擇打回去,往往因為不敵對方而可能再次遭受被壓在地上摩擦的境遇。
可能會讓事態升級
原本,孩子遭受的打擊可能並不嚴重,甚至可能連明顯的傷痕都難以察覺。
然而,若家長鼓勵孩子打回去,則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使孩子間的沖突加劇,導致互毆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可能發生受傷等不良後果。
可能會導致孩子由「受害者」變為「施暴者」
有些孩子在經歷了打回去的經歷後,可能會因為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而傾向於使用武力來解決沖突。
孩子一旦意識到自己可以透過武力來保護自己,便可能逐漸在處理各種事務時也傾向於使用武力,這可能導致他們轉變為施暴者。
孩子遭遇欺淩,明智的父母會這樣應對,以智取勝
當孩子遭遇被打的情況時,家長應當教導他們采取更加有效、理性和可靠的方式來應對。
采取恰當的措施能夠幫助孩子有效防範他人的欺淩行為,並減少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
首先,教育孩子學會在遇到困難時及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孩子若遭遇他人欺負,應及時向成年人尋求援助。
在學校期間,若遇到需要幫助的情況,可以及時向老師、學校保安或其他工作人員尋求協助。
這樣可確保自身權益不再受到持續侵害。
其次,提高孩子自身的自保能力
通常,性格較為內向、身體較為瘦弱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欺淩的物件。因此,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應當註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我們應註重培養孩子強健的體魄,使其展現出自信和堅定的氣質,給人以不易被欺負的印象。
最後,教導孩子理解明智之舉不急於一時的道理
當孩子遭遇欺淩而發現對方實力與自身相當時,應鼓勵他們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在面對實力遠超自己的對手時,若無法有效抵抗其施暴,明智的做法是適時示弱,以最大程度避免自身遭受更嚴重的傷害。
結語
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家長們無疑會感到非常心疼,許多家長甚至會產生強烈的憤怒情緒。
在這種時刻,我們更應保持冷靜,避免讓孩子盲目反擊,而是應教導他們正確的應對策略。
面對孩子遭遇欺淩,您更傾向於指導孩子反擊還是教導他們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