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晉年少將,是陜西人,真漢子,會打仗,膽子也大,是謝子長和劉誌丹的愛將。抗戰時期,他擔任警備三旅旅長,鎮守三北。
1945年10月,鄧寶珊部第11旅在安邊起義,三邊只剩下寧條梁尚不在中共控制下。為此,賀晉年決定打下寧條梁,讓三邊連成一片。
守寧條梁的是敵11旅的2團,十分反動,拒不投降。於是,賀晉年將調集了三個團和一個騎兵大隊調過來,從西、北、南三門攻打寧條梁。
經過一周的準備,萬事俱備,於是,賀晉年決定11月3日發起進攻。
誰知就在賀晉年就要下令的時候,發生兩件事,影響他攻打寧條梁的決心。一是鄧寶珊派人來了,說他要把部隊撤回定邊,不用八路軍用武力解決,賀晉年認為,箭在弦上,沒時間再去等了。可是,在他正要下令時,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從延安給警三旅拍來了一份電報。
電報大意是,紅軍在1936年打過寧條梁,該地利守不利攻,估計很可能打不開,不若鞏固安邊以待時機。這也就是說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意見是寧條梁可能打不開,不如以後再說。
該怎麽辦?賀晉年說:「不拿下寧條梁,安邊是很難鞏固的啊!」
賀晉年仔細看著電報,咕噥說:「也不是完全不讓我們打嘛,毛主席只是擔心我們打不下來啊。」
這個電報正好在下達總攻命令前收到,已是深夜了,戰鬥即將發起。賀晉年立即請來參謀長張文舟說:「紅軍、八路軍的作戰傳統,有一條講的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一定的可行條件下,指揮員可以獨斷專行。」
張文舟說:「問題在於,進攻取勝的把握究竟有多大?」
賀晉年和張文舟馬上召集了連以上幹部會議。在會上,再次檢查了戰前的準備工作,認為我軍完全可以把敵火壓住,戰士們的士氣也很高。這一切,都堅定了賀晉年進攻的信心。於是,他說:「拂曉發起總攻不變。」
接著,賀晉年對張文舟說:「一定要拿下寧條梁,中央軍委的電報並不是命令我們不打。」
隨即,賀晉年與自己最信任的尖刀第8團團長郭寶山通了電話,團政委高維嵩也在旁邊。賀晉年說:「「你們的把握怎麽樣?傷亡可能大一點,要忍得住……」
郭寶山堅定地回答:「請旅長放心,沒問題!」
高維嵩也說:「請旅長放心……」
賀晉年緊握了一下話筒:「那好。拂曉前準備好!」
四點差5分,賀晉年又一次跟郭寶山通了電話。郭寶山向賀晉年報告:「一切都準備好了!」
賀晉年問:「上不去怎麽辦?我把中央的電報都壓下了。」
郭寶山一字一字咬著說:「打不進去,我拿頭來見你!」
「好,四點發起進攻!」
11月3日淩晨四點鐘,只聽見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寧條梁城被爆破,炸出了一個巨大的出口15分鐘後,7團從西門首先帶人打進了城內。又過了三分鐘,8團也從南門攻進了城……早晨七點鐘,賀晉年給毛澤東和黨中央發去了一份電報:
「在全體指戰員做好充分準備後,經過激戰,現寧條梁已攻克,特此報告。」
打下寧條梁後,賀晉年親自去延安「負荊請罪」。在棗園,毛主席見到賀晉年高興地說:「好啊,你還是打下來了,有氣魄嘛!」
劉少奇說:「我們發了電報,擔心你們打不下寧條梁,又得罪鄧寶珊,現在打下來了,好!」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麽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麽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一套)記述了此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為讀者喜愛的紅色歷史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