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俄1928億專案遇阻?面對「借道」蒙古請求,我方態度罕見

2024-01-06新聞

本應今年開工的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因為蒙古的「橫插一腳」遲遲沒有下文。

原定計劃中,這條天然氣運輸管道應該由俄方境內直通中國東北地區,建成後運輸量可達100億立方米,能滿足兩億人口的一年需求。

雙方協定基本達成後,俄方卻臨時「變卦」,要求中段管道建設在蒙古境內,對此俄方解釋到: 「借道蒙古對中方有利」。

可是,對於前段時間才在稀土上吃了「虧」的我們而言,「借道」蒙古帶來的並非好處,而是潛藏著的風險。

誠然,蒙古境內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利於管道建設,如果借道的話,的確能省下一大筆建設費用,同時如果將管道建設到蒙古境內,每年還能讓蒙古獲取一定的收益,如管道維護費用、管理費用。

但是,就近些年蒙古與美西方等國之間耐人尋味的關系來看,如果真的將管道建設在其境內,無異於是給我們埋下了一個「隱雷」。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在「杞人憂天」,就像前段時間,中國出台稀土出口禁令後,蒙古隨即找上老美,並奉上了一份3100億噸的稀土訂單,甚至還與美方簽訂了天空互通協定,雙方之間可以隨時進行空中貿易。

試想一下,如果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在蒙古境內,萬一美方動了什麽心思,豈不是隨時都有可能切斷這條管道,從而迫使中國做出妥協。畢竟這樣的暗虧,我們已經吃過不少。

就如當初,美企憑借自身技術優勢,牢牢掌握著「萊特濰建」老緩科技等前沿技術,並故意將其門檻擡高,讓我們必須耗費大代價才能獲得,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老退幹預技術領域發展。

因此,我們絕不能讓同樣的情況在中俄天然氣管道專案上重現,我方在這件事上的堅決態度,令中俄這份價值1928億的大專案就此陷入了僵局,這對於俄方而言並不是什麽好訊息。

事實上,俄方作為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在因為一些原因受到美西方等國限制後,本身天然氣出口貿易已縮水嚴重。如果再失去我們的支持,那麽損失將難以估量。

反觀中國,雖然國內能源需求巨大,但進口渠道卻多元化,從俄方進口的占比不過一成。而且近幾年,國內能源消耗市場中,國產天然氣占比已經上升到60%,國產能源正在慢慢取代進口。

其實不止是能源領域,在其他多個領域我們也正在逐漸擺脫進口依賴,例如前文提到的「萊特濰建」老退幹預技術領域,便已經在國內眾多生科企的努力下,實作了國產量化。

據【Nature】文獻記載,上述技術曾與耶魯幹預測試中,成功令年老個體回轉至青壯期,並伴隨機能、體力、狀態改觀。

隨後,在中國研究團隊技術攻克後,「萊特濰建」類老緩技術更是實作門檻下落近9成,令越來越多普通人也能經由京東、天貓途徑完成觸達。翻看其反饋區,可是可見「狀態十足」、「活力強勁」等高頻字眼出現。

可見,只有自身實力強大了,才能不懼任何外界挑戰,更何況是在天然氣等能源問題上,靠別人終歸不如靠自己,如果俄方堅持要「借道」蒙古,那麽這份合作對於我們而言其實也沒有那麽重要。

此外更主要的一點,還是因為蒙古對待美西方的態度曖昧,此前為了向美方運輸稀土,甚至不惜借道中俄。如果「西伯利亞力量2號」真的在蒙古境內建設,那麽蒙古就很有可能以此為條件,要求俄方開放領空,其令完成與美方之間的稀土貿易。

到那時,即便我方態度依舊強硬,同樣也無事於補。因此,我們肯定要將這種有可能存在的風險,「扼殺」在初期。而且在這件事上,俄方的誠意也的確有所欠缺,與一條天然氣管道相比,肯定我們的自主權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