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相隔3100多公裏,可我的心始終向著瀾湄和青藏高原,從沒覺得自己離祖國的西南邊陲遠。
清華大學水利系的龍笛教授是位青年科學家,他在水文科學、社會影響等不少方面都作出了很突出的貢獻。在他看來,瀾滄江 - 湄公河雖然距離北京有3100多公裏,但他對這條河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龍笛及其團隊一直都在搞遙感水文學基礎理論與套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對瀾湄徑流有啥影響,還有怎麽調控這些影響。他們研究出來的成果呢,在瀾湄流域的水文監測預報、水資源管理方面都用上了。
我們對瀾湄徑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做了研究,這能給瀾湄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水資源和能源短缺問題的緩解,還有全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參考。
用科學研究成果表明美方數據有誤。
近些年來,國際河流跨境水資源怎麽合理利用、公平分配、協調管理還有可持續開發這些事,在很多區域都引發了不少爭議甚至爭端,這成了影響國家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
即便這樣,還是有一些國外的國家和沒有責任心的人,借著「研究」的名義去傳播錯誤訊息。美國國務院出錢資助的一個叫湄公河大壩監測的專案,老是釋出不真實的數據,就想弄出個「中國在瀾湄流域建的大壩給下遊地區帶來不好的水文影響」這種話題。龍笛表示,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他特別吃驚。
我挺驚訝的,美國的相關機構釋出的數據和結論,跟我們長期研究、掌握的情況差得挺多。我們雙方都是拿衛星遙感當基本的研究工具的。就我這麽多年做相關工作積累的學術知識和經驗來說,當時我就特別想跟他們比一比、瞧一瞧,到底是什麽讓兩邊結果不一樣呢?
龍笛稱,他跟團隊靠著科學的方法與先進的衛星觀測技術,得到了可靠的研究成果,有憑有據地指出美國方面數據存在重大錯誤,還原了客觀事實。在這一過程裏,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一過程也是從被動變為主動,把交鋒變成交流的過程。
要是沒有水庫來調節水量,流域裏的水旱災害就會變得更厲害。
全球氣候變暖,讓瀾湄流域經常鬧幹旱。在過去的5年裏,東南亞有70%的土地、60%的人口都被嚴重的旱災影響了。
龍笛及其研究團隊預估了2020年到2050年瀾湄徑流演變以及氣象、水文幹旱的發展趨勢。在2020年到2050年期間,瀾湄流域極端幹濕事件的發生頻率會不斷增加。那中國大壩在瀾湄流域的水資源保護方面到底起著什麽樣的作用呢?龍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通常來講,建水電站和大壩是有好有壞的,不過在瀾湄流域,好處更多。瀾滄江的水庫到了雨季能把大量的水存起來,這樣下遊發生洪災的可能性就變小了,到了旱季就放水,減輕幹旱對農業和河流生態的影響。要是沒有水庫來調節水量,流域裏的水旱災害肯定比咱們看到的還要嚴重。
特別是氣候變遷之後,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會明顯提高,那水庫發揮積極作用就變得更加重要了。而且,中國也在大力推進大壩所在流域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所以,只要我們把科學調研、規劃和設計的工作做好,發揚長處、避開短處,就能最大限度地讓水庫和大壩這些水利設施發揮積極作用,給流域發展增添新動力,達成流域內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堅守平凡、堅守信仰。
瀾滄江 - 湄公河是發源於青海的,還流經西藏、雲南,在西雙版納出境後就被叫做湄公河了。
2018年9月,龍笛從雲南麗江啟程,開始了源頭之旅,對流域內氣候、地貌、水文等基本情況進行了考察。
龍笛表示,行程裏不少地方都能用「一日有四季,十裏不同天」來形容,科學考察可不像別人所想的那樣是有趣又浪漫的旅程。不過,這4000多公裏行程中的所見所聞讓他有了些感觸。
這一路啊,我們看了山,看了水,也看了湖。我們還看到不少援藏的工作人員,還有基層水利單位的工作人員呢。在這世界最高的地方,他們用自己特別的方式,堅守著平凡,堅守著信仰。這對我來說呀,更是對我精神世界的一種凈化和昇華。我盼著以後能給這兒的江湖山水的長久延續和生態文明出點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