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對抗解放軍登島,島內有了關鍵底牌?大陸一招即可制敵

2025-01-10新聞

近年來,無人裝備在軍事領域的套用越來越受到關註。俄烏戰場上,烏克蘭無人艇取得的戰績讓各國意識到:無人艇這種裝備能在非對稱戰爭中發揮奇效,而這也讓島內有了非分之想。

台灣無人艇將阻擋解放軍登島?

無人裝備正迅速改變傳統戰爭的格局。如今,台灣計劃使用無人攻擊艇,對抗解放軍龐大的海上力量。有訊息稱,這些無人艇可能在今年露面。

知情人士透露稱,台灣的無人艇被設計得體積小巧、結構穩定,能夠貼近水面航行,難以被敵方偵測。這種設計顯然是為了應對台灣海峽復雜的水文條件。

(台灣企業制造的無人艇)

據悉,操作者一次可以控制數十艘無人艇,同時對多個目標發動攻擊,這就是所謂的「狼群戰術」。台灣的無人艇模仿的就是烏軍在黑海的戰法,希望以此改變台海的局勢,讓無人艇發揮「不對稱」作用,應對解放軍的兩棲登陸艦隊。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台灣將無人艇視為「制勝王牌」,美國也盯上了這種裝備,提出了所謂的「復制器」計劃,希望透過部署大量無人裝備來阻擋解放軍的收台行動。

然而,想要在台海重現「黑海奇跡」,可沒有那麽簡單。台當局顯然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兩岸懸殊的實力對比。

(美國「復制者」計劃的概念圖)

大陸手段已經備好

對於解放軍而言,應對無人艇並非無計可施。長航時無人機便是破解辦法之一。這類無人機配備了光學、紅外搜尋裝置以及合成孔徑雷達等先進偵察器材,專門針對無人艇這種小型目標,具備不錯的偵察能力。一旦發現目標,長航時無人機還可以直接發動攻擊,小型導彈或炸彈的威力足以重創無人艇。

更重要的是,長航時無人機避免了人力操作,成本極低。對於廣闊海域,只需增加器材數量即可實作大面積即時監控。這種方式不僅有效,而且大幅拓寬了監控範圍,形成了全方位的水面監視網。有了這樣的反制手段,所謂的無人艇攻擊計劃無疑會遇到重大挫折。

(解放軍察打一體無人機——雙尾蠍)

最關鍵的是,比起廣袤的黑海,台灣海峽的情況復雜得多。在這樣一個狹長的海域內,距離成為關鍵因素。即使台灣能夠成功研發無人艇,以兩岸間僅200多公裏的距離,也難以形成有效威懾。

而且解放軍的空中力量,比如殲-16,覆蓋台島簡直輕而易舉。因此,即便無人艇技術再強,面對一支隨時可出動的高機動性空中力量,任何準備都意義不大。

此外,解放軍的航母編隊,包括遼寧艦、山東艦,根本不需要進入台灣無人艇的打擊範圍內就能保持對台的絕對威懾。這就意味著,在台海這樣一個海空力量密集的區域,台灣想要靠無人艇打破局勢平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放軍近防炮開火)

無人艇盡管有其獨特的戰術價值,但在當前兩岸的力量對比下,其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軍事意義。台當局與其希望借助無人艇構建所謂的「不對稱」優勢,不如認清事實,努力推動兩岸和平共處與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