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9時,備受關註的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極目新聞記者從參與庭審的相關知情人士處獲悉,公訴機關起訴周某某故意殺人罪,量刑建議為死刑。
公訴機關舉證證明,被害人張某某是因急性秋水仙堿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周某某網購高純度秋水仙堿,投入另一室友的麥片中。其動機系與舍友因瑣事產生矛盾。被害人食用麥片入院後,周某某多次否認投毒。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建議量刑為死刑。
在法庭上,被告人周某某當庭認罪認罰,承認網購並向麥片中投放秋水仙堿。但表示自己不是故意殺人,投放秋水仙堿是為檢測藥性,為自己制作痛風藥物。之所以被害人住院後多次否認投毒行為是因為害怕和恐懼。
周某某表示,希望透過陳述事實獲得家屬諒解。其辯護人也請求法院依法從寬處理,建議死刑緩刑兩年。
中午12時許,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一審休庭,經合議庭合議後審判。
記者了解到,被害人小張是湘潭大學法律系研二學生,2024年4月7日,他開始持續性腹痛,嘔吐、腹瀉十多次,就醫後病情發展迅速,於4月13日下午搶救無效去世。
「我們沒法接受他不明不白死去。」被害人姐姐告訴記者,「我弟弟在ICU那幾天,我們瘋狂找那些毒素,周某某有機會幫助我弟弟,但他沒有站出來,我不能原諒。」她表示,目前家屬未要求民事賠償,希望法院能重判周某某。
小張和姐姐合照
小張家人報警後,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於2024年4月20日釋出通報,稱小張的死亡與同寢室室友周某某相關,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師友評價被害人:
「努力、善良、 負責、正直」
案件發生後,小張的親友、同學和學校老師,紛紛站出來為小張發聲,大量生活細節逐步拼湊出小張生前的模樣:
原本就讀於湘潭大學興湘學院的小張,憑借自身努力,考上了湘潭大學本部法學院研究生,就讀於該校刑法專業。勤奮踏實,溫和善良,樂觀向上,熱心助人,喜歡健身,不管是學弟學妹們考研,還是故友老鄉有事,只要找到他,他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能幫則幫。
記者註意到,警情通報的前一天,熱搜上到處都是「被害人因偷外賣導致中毒」,這一訊息後來被證明純屬造謠。
警方經過抽絲剝繭的偵查發現,與小張同宿舍的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據悉,兩人都是在讀研究生,其宿舍在琴湖十棟。研二的小張今年25歲,研三的周某某27歲。
案情梳理:
犯罪嫌疑人很早就和宿舍的人鬧翻
根據後來的媒體報道,以及當事人同學、親屬的講述,周某某很早就和寢室的人鬧翻了。
2023年6月,周某某搬到了小張所在的宿舍,在此之前,周某某已經調換過三次宿舍了,理由是和舍友產生矛盾,相處不和。
根據小張好友小郭的講述,27歲的周某某來自湘大另一個學院,中途入住進全是法學院研究生的琴湖學生宿舍10棟,在宿舍裏一直有些格格不入。
「周某某不太講衛生,脾氣還沖,會和人吵架。一旦和舍友們發生矛盾,擔任宿舍長的小張就要出來調停。」小郭表示,日積月累,周某某與舍友們關系都不太好。
另一個導火索,可能是小張自費購買了清掃廁所的工具,帶頭在宿舍清理廁所,其他舍友也跟著輪流清潔。但周某某拒絕參與清潔,「叫他他就不理,假裝沒看見。」
小張姐姐接受采訪時也提及此事,證實小張幫周某某刷過幾次廁所。
2024年3月,小張向另一女性好友提起,包括自己在內的3名舍友,已向校方提出申請,要求換宿舍。但最終申請未透過。
小郭懷疑,可能就是小張總是充當和事佬,試圖調停舍友和周某某的矛盾,並帶頭向學校提申請要求周某某更換宿舍,最終讓周某某將矛盾全部轉移到小張一個人的身上。
2024年4月7日,小張因吃了發苦的麥片身體不適,當天去看完醫生後住院了。醫生判定,小張屬於化學物質中毒,內臟器官正急速衰竭,從湘潭中心醫院輾轉長沙湘雅醫院,經過6天的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小張的生命。
「親密」空間摩擦難免
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被放大
學校內的投毒案,過去沒少發生。不論是1994年清華大學宿舍朱令鉈中毒事件,還是2013年復旦投毒案,其背後的原因都出奇的一致,大部份都是由於同學間的摩擦,如何規避、避免投毒案再現,不只是學校、個人要考慮的事情,也是家庭、社會需要同步思考的問題。
「近距離的寢室關系,跟親密關系有相似的地方,因為親密關系的矛盾,很多時候也繞不開生活習慣中的小事情,比如馬桶衛生、幾點起床、開不開燈、聲音大小等,但親密關系還有一個情感或曾經存在的情感做支撐,寢室關系缺少足夠情感支撐的基礎。」四川和光心理學研究院的院長姜啟壯表示,一旦進入宿舍這樣的小空間裏,很多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問題會因此放大,變得尖銳。
從初中到研究生,中國不少學校宿舍都采取集體式住宿,大部份還都是隨機分配,日常相處中的摩擦很難避免,而身為成年人,最終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綜合 | 錦觀新聞、極目新聞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