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嘉彤】12月14日,以「合作前行:中國與世界的價值共鳴」為主題的2025環球時報年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學者就「探索大國相處之道:差異與共識」的議題展開討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美國過去是世界貿易體系的重要驅動力,但當下中美「雙核驅動」對世界經濟更加有利。
經貿關系堪稱中美關系的基礎,是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屠新泉表示,過去的多邊貿易體制能夠運轉主要以美國市場為核心,但當下美國市場和經濟自身出現了問題,曾經的核心已無法單獨帶動世界經濟,中美「雙核驅動」才更加有利於世界經濟發展。在屠新泉看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仍然主要是作為生產者,作為消費者的地位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屠新泉表示,全球貿易體系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協調各個生產者的經貿利益沖突。對此,他提出兩個途徑:一是要透過吸引新成員加入、技術進步、制度改進等方式創造一個更大的國際市場;二是在生產者之間創造一種更加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