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題:讓市場更有效,讓政府更有為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對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中國經濟執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實作高質素發展,必須更好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二者間的關系,激發更大的市場活力和內生發展動力。
讓市場更有效,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重大改革舉措作出系統部署。今年以來,我們以改革消門檻、破壁壘、除阻礙。【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施行、【關於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印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系列舉措不斷完善市場規則、最佳化市場環境,有利於提振廣大經營主體的信心,釋放更多創造力,為經濟執行實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部署明年重點任務,明確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等提上日程,這些新舉措都指向完善「有效市場」,既著眼當下、解決問題,又利長遠、穩預期。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市場不是萬能的,也有失靈的時候。讓市場更有效,需要政府更有為。
應對復雜嚴峻形勢,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顯效,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這充分體現了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對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讓政府更有為,意味著要不斷建設法治經濟、信用經濟,著力矯正市場失靈,維護市場秩序,強化公共服務,在關鍵時候、關鍵領域發揮好兜底保障作用;也意味著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切實最佳化規劃引導,針對經濟執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更好地應對外部沖擊和經濟波動。
政府在堅持有所為的同時,也要堅持有所不為。既不能當「甩手掌櫃」,也不能把這只「看得見的手」伸得過遠、管得過多,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幹預。政府行為越規範,市場作用就越有效。
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既是重大的理論課題,更是緊迫的實踐課題。我們要講辯證法、兩點論,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用好,該放給市場的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讓「兩只手」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推動經濟健康發展,行穩致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