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從「生態短板」到「金字招牌」——峽山水庫蛻變記

2024-12-15新聞

在濰坊,峽山水庫正經歷著一場令人矚目的蛻變,從曾經面臨水質不穩定、周邊生態遭破壞等諸多難題,到如今成為生態與發展相得益彰的典範,讓每一個見證這一變化的人都贊嘆不已。

改變的背後,是濰坊市蹚出的一條依法管護新路子,凝聚著政府、民眾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守護水源地,刻不容緩

峽山水庫作為山東省第一大水庫,承載著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山東省省級戰略水源地和膠東地區調蓄樞紐的重要使命,在全省水安全保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然而,前期受面源汙染、中水入庫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水庫水質未能穩定達到飲用水Ⅲ類水的目標要求,總磷、總氮等指標時常超標,同時,周邊環庫村莊村民法治意識不強,破壞圍網、非法采砂、非法捕撈等現象屢有發生,給水庫水利工程安全、漁業資源以及水生態環境都帶來了諸多風險和隱患。

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濰坊市水利系統從「固本強基、創新監管、提升能力」依法治水管水的三個維度出發,全面提升峽山水庫水資源安全、水生態健康和水經濟效益水平,努力探索出一條懲治違法、改善生態、擴大效益「三效統一」的水事執法新路徑,為守護好峽山水庫這一寶貴的生態資源築牢根基。

多措施推進,築牢防線

濰坊市水利系統積極踐行「水利行業強監管」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依法治水管水理念,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規範執法水平,縱深推進法治水利建設。

組織保障上,成立以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為組長的峽山水庫環湖水環境綜合執法領導小組,構建起屬地街道、水庫管理服務中心、水上警務中心協同的一體化巡查閉環管理體系,確保監管無死角。

機制保障方面,印發7項制度,像【關於提升全市水行政執法質素和效能的實施方案】等,提升執法質素與效能,出台【峽山水庫及上下遊水環境綜合執法實施方案】,成立相關領導小組,為水庫水生態環境築牢制度根基。

安全保障也不遺余力,投資29.16億元實施峽山水庫戰略水源地水質提升保護工程,調水入中心城區,年最大調水能力達2.37億立方米。構建環湖生態安全隔離帶,建設入庫濕地、環庫防護網,還防治藍綠藻,多舉措守護水質安全。

監管方式不斷創新,運用高新技術,搭建全市水利一張網,借助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發揮數碼孿生作用,提升治水綜合能力。創新部門聯動監管,組建聯合巡查執法隊伍,落實聯勤工作機制。近年來,累計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行政處罰3起、非法偷采砂資源行政處罰案件2起、非法取水案件4起,移交公安機關辦理違法破壞峽山水庫圍網設施行政處罰案件1起,勸離侵水行為15000余人次,同比下降30.67%。創新司法銜接模式,建立「檢察官、法官+執法巡邏」工作機制,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5起,行政案件深挖轉刑比83.3%,賠償漁業資源損害修復費用共計50余萬元,用於購置魚苗進行增殖放流,恢復生態。

與此同時,濰坊市水利系統還構建起水質綜合毒性生物預警監測網絡體系,24小時線上監測水質,整合諸多監控、監測器材至綜合監管平台,即時掌握水庫情況。提升執法裝備助力執法,並開展執法演練,打造專業過硬、執法公正的執法隊伍,為濰坊水利高質素監管保駕護航。

濰坊市水利系統透過多措施推進,全方位築牢防線,在組織、機制、安全等多方面下足功夫,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構建起了一套科學、嚴密且高效的水利管理體系,為濰坊的水利事業高質素發展築牢更為堅實的壁壘,讓水清河暢、生態良好的美麗畫卷在濰坊大地長久鋪展。

生態大煥新,發展共進

經過一系列積極探索與實踐,峽山水庫如今已煥然一新,水事環境穩定有序,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曾經的生態「短板」如今已成為峽山區的「金字招牌」。

這一變化讓周邊的人們感觸頗深。騎行愛好者小王興奮地說:「現在峽山水庫水質比以前提升了很多,騎著車,吹著風,看著好水好風景,動力十足,感覺生活都變得更美好了!」小王說,他將和騎行朋友們一起保護弓境,做一名綠色騎行者,讓峽山水庫一直美下去。

峽山區王家莊街道村民欒先生也感慨萬分:「峽山水庫現在可真是大變樣,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水庫邊上,以前水庫的水看著可沒那麽幹凈。現在水清亮亮的,看著就舒服。我沒事就在水庫邊溜達,心情都跟著好起來了。」

峽山水庫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帶來的成效廣泛且深遠,不僅讓這片水域煥發出新的生機,更是對整個峽山區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如今,峽山區依托峽山水庫的水資源優勢,盤活沿庫530余畝閑置土地,吸引了北京大學農業研究院等諸多企業入駐,水文旅產業更是全面啟用,串聯開發了康成書院、拾光驛站、熱帶雨林生態科普館等20余個專案,打造出12條特色環庫路線,年綜合效益達20億元,峽山生態風景區還榮獲全國首個「全域零碳景區」稱號,峽山區也獲得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雙榮譽」稱號,實作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在綠水青山間繪就出一幅高質素發展的絢麗畫卷。(桓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