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以奮進姿態書寫民族團結進步華章

2024-10-07新聞

金秋,巴彥淖爾大地瓜果飄香、牧歌飛揚。來到這裏,處處可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

今年以來,我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為抓手,突出政治引領,聚焦凝心聚力,有形有感有效抓實做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

拓展路徑

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

我市不斷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不斷推出新舉措、拓展新形式、搭建新平台。

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示範引領百千萬」行動,印發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重點任務工作方案,持續開展「8+N進」活動,加大公共文化服務場所、重點行業等建立力度,打造「總書記走過的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品觀摩路線2條及示範點位112個,培育「紅色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等教育點位10個。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地區)4個、自治區級示範單位(地區)58個、市級示範單位(地區)380個、縣(旗、區)級示範單位(地區)580個,有全國模範集體11個、模範個人11人,自治區模範集體110個、模範個人150人,市級模範集體509個、模範個人965人。全市選樹培育自治區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2個、市級基地15個,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45個。

深入實施三項計劃,印發【巴彥淖爾市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的工作方案】,與包頭市、烏海市、呼倫貝爾市等地簽訂各族青少年交流合作協定,開展各族青少年「夏令營」「同心營」「交流營」結對、青少年誌願服務、「大手拉小手」對口支援幫扶、「手拉手邊境行」、主題隊日等系列活動120余場次。

利用寶音德力格爾事跡館、川井國防教育基地等場所組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活動,推進「青年大學習」等網上課堂開展,參與人數超5萬人次。

形成以「渡·陰山」為核心的城市文旅品牌,打造自駕遊、烏蘭布和沙漠徒步之旅等7條代表性路線,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場演出、文化旅遊主題活動300余場次。

確定烏拉特後旗塞上社區、杭錦後旗北環社區等20個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社區試點。

創新舉措

構築共有精神家園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裏有源。

我市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全面推進理論強基、文化鑄魂、校園固本、社會宣教4項工程,講好「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五個認同」。

創新建立模式,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方法和路徑。實施「籽籽相擁·同心築夢」「十個一」主線工程(即唱響一首歌、編演一台劇、創作一批數碼文創產品、選樹一批典型事例、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打造一個主題公園、展陳一個主題場館、建設一個傳習場所、建立一條精品路線、共建一條同心創業街區),已完成編創主題歌曲18首、主題劇目12台、文創產品33個,選樹典型人物事例45個,舉辦主題活動141場次,建設傳習場所14處,打造主題公園廣場16處、主題場館20處,掛牌同心創業就業街區10條,推出精品研學路線30條,讓各族群眾在觀賞、體驗、分享、交流中更加由衷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深植厚培忠誠黨、忠誠核心的情感之基、力量之源。

創新組織動員方式,鼓勵全市各族幹部群眾積極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大力開展面對面引領式教育、分享式自我教育、分眾式學習教育、大眾式宣傳教育,采取有效舉措宣傳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經驗做法,擴大社會知曉率。

創新服務管理,深化拓展「五個一」(即「一校」:草原流動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特色產業;「一隊」:誌願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邊疆黨建模式。充分發揮蘇木鎮黨委、嘎查黨支部及邊防派出所等駐邊單位黨組織作用,以組織聯建、生產聯促、活動聯誼、資源聯享、困難聯助、生態聯護「六聯共建」機制為抓手,在農村牧區深入開展「農牧結親」活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全市共成立嘎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138個,帶動8294戶農牧民入股4.54億元,累計分紅1772.5萬元。截至目前,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主題,已組織開展「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各類共建活動400余次。

創新理論傳播模式,高標準舉辦我市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主線」理論與實踐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進行主旨演講,將理論研究工作與實踐成果緊密聯系,著力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融入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全過程。

加強宣傳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我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國民教育、黨員教育、幹部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構建市、縣、鄉三級聯動培訓工作機制,與國家民委直屬文化事業單位合作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3次,發放【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1500冊、【民族畫報】12500冊,刊發稿件、融媒體產品400多篇(條),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線下專題培訓、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事跡宣講等基層行活動600余場次。

不斷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體系,制定印發【巴彥淖爾市2024年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宣傳工作方案】,創新開展「兩月一周」活動,累計舉辦各類活動1070余場次,編印各類讀本1萬余份,印發「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一封信」3000余份,發放系列宣傳海報32萬余張、主題年畫1萬余份、車貼1萬余份,在各級各類媒體上釋出、轉載資訊或稿件10萬余篇(條)。

常態化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同心築夢幾字彎 民族團結宏歌長」「籽籽相擁·同心築夢」等專欄,制作【國家的孩子】【二十四節氣】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叢書7本,釋出【同心築夢幾字彎 民族團結宏歌長】宣傳片,推出【愛的擺渡】MV、【我的家鄉】【烏梁素海】等舞台劇、「周末媽媽」系列融媒體報道和微電影【禮物】。

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精品思政課程征集、思政課教學技能比賽和經驗交流現場會等活動,在教育系統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1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學第一課」,引導各族師生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

如今,生活在巴彥淖爾的各族幹部群眾手挽手、肩並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幸福家園,共創美好未來,描繪出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

文字:記者 楊青

編輯:喬鴻

校對:楊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