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重慶舉辦的中國新聞獎研討會上,中國新聞獎稽核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宣傳部新聞閱評小組組長曹煥榮回應了很多問題,分享了他的體會。
「新聞是我們擇一業、終一生的職業和事業。」
今天中國新聞獎秘笈,讓我們來看看曹煥榮同誌的分享。
中國新聞獎稽核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宣傳部新聞閱評小組組長曹煥榮:
根據中國記協的安排,我結合參與中國新聞獎稽核和評選的過程,就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從兩方面談些認識。
(一)
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經過嚴密的程式產生的,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稽核。中國新聞獎的稽核程式始於2014年,到今年整整10年。一件事堅持不懈做10年,不那麽容易;反過來說,10年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一定非同一般。我有幸連續參加了8年的稽核工作。
今天,如果有人問,這項工作有什麽必要?我的回答是守護「兩個尊嚴」:最高獎項的尊嚴,新聞職業的尊嚴。
首先,中國新聞獎是國家級獎項。
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代表中國新聞界最高水準,象征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必須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規範祖國語言文字的表率。
如果這種「頂格」「天花板」作品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將愧對「中國」二字。導向正確,表達準確,是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要求,對其中語言文字要求在所有新聞獎項中的基準線設得是最高的,無論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不會變。
如果我們在稽核中沒把作品的差錯找出來,讓帶有瑕疵的作品獲獎,業內會怎麽看,受眾會怎麽看,新聞學子們會怎麽看?將會在社會上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次,新聞是我們擇一業、終一生的職業和事業。
中國新聞獎開始設定稽核程式的2014年,正是中央全面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元年」。10年後回首,這一巧合是偶然中的必然——它們都跟互聯網有關。
10年來,我們見證了人人都有「麥克風」「網絡攝影機」時期的到來,見證了傳播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幾乎無門檻、零準入。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傳播的特性之一是開放性,以及引出的隨意性,似乎誰都能幹,想怎麽幹就怎麽幹,由此產生種種不規範甚至失序和混亂。
面對這種巨大變化,新聞工作者不僅要適應,更要與時俱進。不僅要保持存在感,更要把握主動權、主導權,而保持和把握的前提在於突顯自己的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不出錯,多出彩,拿出更多高質素、有核心競爭力的作品來。
透過這兩個角度觀察,廣大新聞工作者都會充分肯定中國新聞獎的稽核工作,這是一項必要的制度設計、一種有效的制度創新。不只是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在新聞生產整個過程,都要發揮其在守正方面的引領作用。
這些年來,有的新聞界同事也對中國新聞獎的稽核工作提出過一些不解和疑問。盡管我們從來沒有「暗箱」操作,一直在「玻璃房」工作,但資訊不對稱客觀存在。利用這個機會,從個人角度回答幾個共性問題。
有同事問,你們的稽核是不是在「批改中學生語文作業」?
實際上,這把中國新聞獎的稽核工作窄化了。舉個例子,去年稽核中,有篇作品報道某地發展成果,提到「把濕地變成了一塊塊綠油油的莊稼地」,顯然與國家有關濕地保護的法規不符,有違新發展理念。
我們對參評作品的稽核是全方位的,始終把政治標準、輿論導向放在第一位,對於類似錯誤當然不會放過,不會開一點口子。與此同時,準確、規範用字用詞乃至標點符號,無疑是我們稽核的重點。
無論新聞介質、載體怎麽變化,即便是以音影片、直播、圖示等作為報道主要形式,同樣離不開文字或語言作為基本元素的支撐。以最嚴謹、最純潔、最規範的祖國文字語言進行資訊傳播,在這一點上,任何從事傳播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存有任何放松的念想。
有同事問,你們的稽核標準如何設立,是不是一成不變?
我們掌握的標準十分明確、一以貫之,在政治上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規制,以及各種正式口徑。
稽核文字,參照【現代漢語詞典】當年最新版本,關於標點符號使用的國家標準人手一份。毫無疑問,稽核標準是動態的、有調整的。因為新聞實踐並非一成不變,媒體深度融合正在不斷創造新形式、新形態,重塑新聞職業的新規範、新守則。
應該以開放心態擁抱創新。比如,對於現場直播中出現的些許雜音噪音和簡單的、發現後及時糾正的非政治性口誤,前幾年都作為失誤對待,這兩年作了調整,稽核委員還甚至討論過「有些雜音噪音本身就是真實性的一部份」。
有同事問,你們在稽核工作中有沒有出錯的時候?
我的回答「有」,受知識結構限制,受時間緊、稽核量大等因素影響,出錯不可避免,但很少。因為每個稽核委員都秉持一種工作態度——「認真、公正、專業」,都貫徹一個「實錘」準則——「可算錯可不算錯的不算」。
此外,有兩個機制保證:
一是集體研究。對於作品中的每一個錯誤,首先在小組內部,三個人的意見必須一致;然後交由稽核委員會主任會議一一認定;如果組內意見不一致,則增加一個環節,送出全體委員集體討論乃至表決,然後交由主任會議認定。
二是允許解釋。對於稽核中發現有錯誤、有可能被取消參評資格的作品,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會統一發回作品報送單位,允許充分解釋、申訴,最終再次召開主任會議認定。稽核委員會的工作也要經得起被稽核作品報送單位和作者的稽核,我們錯了,發現就改,這方面的例子年年都有。
由此可見,中國新聞獎的稽核工作總體上是有公信力的、是值得大家信賴的。中國記協要求,每年都把稽核情況及稽核例句整理成文,在新聞戰線、中國記者雜誌等處公開刊出,這同樣是增加工作透明度、廣泛接受監督的一種方式。
這些年,各個新聞單位越來越重視新聞作品的全面把關,把它作為自身高質素發展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份,有的也在新聞作品評選中加上稽核程式。去年稽核出的差錯,比前年顯著減少,體現了這種努力的成果。
(二)
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好教材。在整個參評過程中,我一直在學習和思考:自己為什麽要評這一篇,為什麽要評它得高獎?相信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會想,這些作品好在哪?
進一步加深對獲獎作品的認識,應作為我們在評獎後必做的一門功課。原原本本精讀一些作品,從中一定能學到不少東西,推動新聞創新,這能更好發揮評獎活動的長尾效應,也體現了中國記協精心組織、整個新聞界積極參與這一活動的初心。
1.對照獲獎作品進行學習
去年中國新聞獎評選時,我分在第一組,體裁主要是訊息評論,對重慶日報獲一等獎評論【致敬重慶,致敬人民】比較熟悉。前不久,利用到重慶參加培訓班的機會,到報社與作者作過交流,著重談到一個問題,即互聯網條件下重大評論的輕型化表達。這篇署名「俞思平」文章,發出後在重慶風行一時,甚至有點「洛陽紙貴」的味道,讀者稱「讀得讓人激情澎湃,也讓人滿眼淚花」。
分析作品,有兩個創新之處印象深刻:
一是小段+碎句。這篇大型評論讀起來為什麽不覺得長呢,發在平面媒體上為什麽不顯得沈悶呢?為什麽能讓人一口氣讀完呢?一個原因就在最佳化表達,把長文的段落和句子切得很碎。
全文4700多字,光段落就有100多個,有的一個自然段落寥寥十來字,如「什麽是重慶人?」成獨立一段;「重慶人是什麽樣的人」又是獨立一段。不是說當今非得這麽行文,但在新的媒體格局下,適應快節奏、碎片化、輕閱讀,這種探索是可行的。
二是故事+評論。這顯示互聯網條件下評論寫作的一種流變。為提高表現力、可讀性,評論中能不能講故事,怎麽講故事?故事能否分別充當評論中的論點、論據、論證?都可以去試。
重慶日報這篇評論含有多個小故事,還有多個小細節,以此撐起對重慶城市精神的詮釋。盡管有人提出「這不像傳統意義上的評論」,但還是要肯定對於提高評論吸重力、感染力的不懈追求。
同樣,人民日報一些記者編輯也在研討近似的問題,如寫一篇述評,怎樣在評論中說事、在說事中評論,怎麽處理述和評的關系?事實上,他們在考慮是否可以加大敘事部份在全文中的占比,敘事部份有時已經超過議論部份。這些改進、創新值得重視與鼓勵。
2.對照獲獎作品發現不足
獲獎作品是一面鏡子。別人能得獎,我為什麽不能;別人能得高獎,我為什麽不能?這些問題問得好。善於虛心對照、橫向比較,從中發現自己不足,就是出好作品的開始。我們僅從思路的開闊度、題材的多樣性作些比較,就能發現有不少參評作品在這兩方面開啟得不夠,這也從一個側面對映出日常工作的一些短板。
比如,一等獎中的兩篇訊息【鐵路投融資體制破冰 全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通車營運】【小崗牽手北大荒】,並不是單純的經濟新聞,裏面都嵌入重大的政策指向、產業導向,內容是復合的,既是經濟,又關聯政治、社會、文化等。
兩篇報道紀檢監察工作的訊息,都得了二等獎,一篇是【「一校一策」抓出實效】,講述對31所中管高校存在的問題精準畫像,將巡視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另一篇為【海南公開為一名正廳長級幹部澄清正名】。
這類內容以往很少見到。對比這幾篇訊息,有些參評作品從題材看就顯得比較單一、單薄,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有些報社、廣播電視台,訊息這一體裁正在弱化,高質素作品式微。
去年參評的41篇訊息,報道重大工程、科研專案或開工或落成或階段性成果的,至少有12篇。報道同一所高校同一個科研團隊的成果新聞,接連成為一些中央媒體、所在省媒體、所在系統媒體不約而同報送的物件。
比如,這次評選的評論作品進步明顯,一等獎5篇,除上面提到的重慶日報那篇,另外如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玉淵譚天」兩篇直面對美輿論鬥爭和疫情防控難點發表的評論,無論從哪方面看都堪稱精品,在境內外產生不小影響。
但是,也可在比較中看到評論題材過窄的問題。粗略統計,在報送的35篇評論中,至少有10篇是談幹部作風的,不能「作秀」、不能「躺平」、不能「一刀切」、不能「偽創新」、不能「擊鼓傳花」。
還有少些網絡「群裏吼」「不說大話空話」。這些評論都是實際工作的真實反映,談的道理都對,文章寫得不錯,但這麽紮堆,是不是也提示我們的眼界還要再寬一點呢?
比如,比照得獎的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短影片和直播,更可以發現一些問題所在。這兩個品種,如今是各媒體投入最大的、產量增幅最大的,也是占受眾時間最長、影響面最為廣泛的,但真正拿得出手的,還真不多。
這反映了短影片和直播整體質素不高的現狀,也與思路放不開、題材比較窄有關,有些人一提短影片、直播,就好像與主旋律、主題主線隔著一層甚至關聯度不大似的。
另外,主串流媒體辦的一些新媒體所推的不入流短影片和直播時有出現,由一些新媒體作品設定的、帶雙#號的話題帶偏輿論的情況也不少見。這都急待我們去解決。
3.對照獲獎作品開展研究
這是指帶著問題,結合獲獎作品作一些專題研究。在評獎的稽核階段,學習時報報送的評論【對「時時放心不下」來源的追問】就讓人眼前一亮,最終毫無爭議地入選一等獎。
多年來,中國新聞獎獲獎評論特別是一等獎,基本是集體作品,而這篇系個人署名,文內多次出現「我」,不僅有「我」的思考,而且有「我」對習近平總書記參照的「時時放心不下」「搜尋的過程」,進而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主題宣傳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避免「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上面的多」,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服人、入腦入心」,新聞工作者應該結合得獎評論,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因為目前在有些文稿中,固化、公式化、格式化幾乎成為一種流行病、通病。
以我所從事的新聞閱評工作來說,有時收到10篇閱評稿件,有五六篇會采用基本相似的結構:3個段落,3個小標題,一是站位高,主題突出;二是表達好,故事生動;三是傳播廣,融合深入。最後一段,再來幾句「成功實踐」「有益探索」「提供借鑒」「體現擔當」,等等。
不知道千姿百態的新聞實踐,為何變得如此千篇一律?
前些天,學習時報社組織召開中國新聞獎作品研討會,我參會與【對「時時放心不下」來源的追問】作者及該報同事一起,圍繞得獎作品,從選題、寫作到編輯,從立意、表達到風格展開專題討論,有些問題談得比較深實。
比如,因作者當時擔任學習時報社社長,我們就涉及了兩點:
一、作為一個新聞單位的負責人,要不要帶頭寫個人化特色鮮明的文章?
二、是不是因為作者是報社主要領導,所寫的個人化文章才能夠順利發出?
大家就改進文風、尊重寫作規律、最佳化記者編輯創新環境等發表了不少意見,很有啟發和收獲。希望有更多新聞工作者以獲獎作品為物件,加強相關問題的專題研究。
(作者系第33屆中國新聞獎稽核委員會副主任、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現任中央宣傳部新聞閱評小組組長。本文根據作者2024年1月11日在中國新聞獎研討活動中的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