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特稿|無限風光在北疆

2024-01-29新聞

從農村牧區到城市社區,從研究院所到田間地頭,從國有林場到工廠車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考察內蒙古,把黨中央的關懷和厚愛灑滿北疆大地。

站在高處遠眺,國營新華林場滿眼蒼翠。(來源:草原全媒)

看林、看田、看水,看發展、看民生、看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深入調研、了解實情、發現問題,深刻思考、全面擘畫,指明了內蒙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指明了內蒙古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努力方向和著力重點,明確了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綱領。

自治區黨委帶領全區各族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守望相助、團結奮鬥,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努力辦好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內蒙古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長期以來擁有「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鞏固和發展了民族團結大局。

2014年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冬季那達慕活動。「總書記同牧民們一起,觀摔角,看賽馬,聽長調,賞歌舞。」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牧民朝魯門說:「在我們這裏,各民族和睦共處,誰家需要搭把手,大夥兒都會去幫。我們心裏牢牢記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各民族要心連心、手拉手。」

赤峰市松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民族融合小課桌活動中,薩仁老師給孩子們講述民族團結故事,教授創意手工等免費課程;民族技藝傳承課堂上,退休居民柳桂霞指導各族群眾制作刺繡編織作品;社區居民歡慶新年活動上,興安街道烏蘭牧騎隊員在給大家表演歌舞,「我站在草原望北京,一望無際國泰安寧」的歌聲悠揚入耳……在這個多民族群眾聚居社區,其樂融融的場景比比皆是。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裏考察調研時強調,社區是各族群眾共同的家,民族團結一家親。要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進社區,把社區打造成為各族群眾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社區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民族融合之家’為載體,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區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構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社區環境。」臨潢家園社區黨委書記吳曉華說。在社區黨委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臨潢家園社區榮獲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稱號。

在赤峰博物館,【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金巴紮木蘇用聲情並茂的說唱向遊客展示民族史詩【格薩(斯)爾】的獨特魅力。2019年7月15日,總書記在這裏觀看了【格薩(斯)爾】說唱展示,並同金巴紮木蘇親切交談。

這幾年,金巴紮木蘇把更多精力用在了文化傳承上,「我們一定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更大作用。」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赤峰市松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在民族融合小課桌開展「巧手剪紙鬧元宵」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統領,緊密結合實際,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讓根植北疆大地的優秀文化在新時代活起來、火起來,為推進內蒙古現代化建設註入強大精神力量。

——「築牢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築牢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

內蒙古是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對內蒙古的生態問題,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每次考察內蒙古,每次參加全國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必談「生態」。「要努力把內蒙古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落實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持之以恒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既統籌考慮,又錨定重點,總書記以科學的生態觀、發展觀,推動內蒙古生態可持續發展。

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實作綠色發展關鍵要有平台、技術、手段,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

「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加大特色種業科研,依托鄉土種源及生態大數據開展草種生產、生態修復,引種馴化鄉土植物200種,研發生產種子生態包、走路草坪等草產品,因地制宜修復草原、荒漠、礦山、廢棄地等3000萬畝。」蒙草公司負責人王召明介紹。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林場,察看林木長勢,同正在勞作的護林員們交流。總書記強調,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凈,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幹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蒙草種業中心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圃。

「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們的幹勁更足了,透過實施退化林修復和森林質素提升工程,全面構建立體、多元的生態防護網絡。」馬鞍山林場場長初光明介紹,馬鞍山林場公益林面積已達1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8.7%。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裏要加一個‘沙’字。」2023年,總書記來到巴彥淖爾,為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進一步把脈開方。

2023年6月6日,總書記來到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新華林場土地面積5.2萬畝,針對這片區域的土地沙化問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等工程,該區域累計造林3.9萬畝。目前,林場森林覆蓋率達到65%。

從以前種樹全靠人力,到如今無人機種植等防沙造林技術的不斷叠代,沙漠生態治理也實作了現代化。內蒙古人民創新探索出的「磴口模式」「庫布其模式」等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將沙海繪成了丹青。

曾經的沙地經過治理已經變成耕地和林地。(來源:草原全媒)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光鎖沙」的系統治沙創新模式,為210萬畝烏蘭布和沙漠披上了綠裝。「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立體光伏治沙新模式,是「庫布其模式」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綠進沙退’的好勢頭,我們要乘勝前進,繼續提高種樹種草、防沙治沙效率。」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吉日嘎拉圖全家在治沙增綠中過上了好日子,「我要把治沙經驗傳授給更多人,鞏固好、保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綠色成果。」

牢記總書記囑托,內蒙古堅持把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定自覺地打主攻、當主力,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誌性戰役,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進展。2023年,全區累計完成造林556萬畝、種草1743萬畝、防沙治沙950萬畝,分別為年度計劃的149%、134%、151%,防沙治沙面積較2022年增加100萬畝以上。

——「要發揮好能源產業優勢,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呼和浩特考察中環產業園時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面內蒙古方向明確、路子對頭、前景很好,大有作為、大有前途。」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對內蒙古工作的8次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有3次提及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足見總書記對內蒙古做好這項工作的期望之高、囑托之重。

內蒙古「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發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得天獨厚。

烏梁素海。

牢記總書記囑托,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內蒙古與時俱進最佳化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向「新」發展,從「新」出發,不斷拓展新領域、開辟新賽道,全力推動自治區能源工作「闖出新路、進入上遊、奮勇爭先」,努力實作「10個全國第一」,即新能源總裝機、新能源新增裝機、新能源發電量,電力的總裝機、電力新增裝機、電力發電量、外送電量,煤炭外運量、煤炭保供任務完成量,煤制氣產能均居全國第一。

蒙能集團包頭發電分公司王武光伏電站。

從為新中國鑄盾立劍到在新時代追光逐綠,包頭緊抓新能源突飛猛進的「風口」,推動科技創新,深耕光伏領域,僅用6年時間就成為全國首批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在新能源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變「光」為寶,足不出戶即可「屋頂生金」。「沒想到安上光伏發電的板板還能有收益呢,2023年我收入了4185元。這還是綠色能源,咱也算為環保盡了一份力!」在包頭市固陽縣興順西鎮紅慶德村「零碳村」試點戶光伏幫扶專案收益發放儀式現場,村民馬雲飛笑逐顏開。

烏梁素海。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光伏新能源形成產業集聚。」固陽縣委書記姚俊傑表示,當前圍繞包頭市做強「世界綠色矽都」目標,固陽縣積極穩鏈、強鏈、補鏈、延鏈,致力打造矽材料「百億產業」,為高質素發展註入綠色動能。

發展新能源,電力是主戰場,電網是排頭兵。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風光資源、蒙西地區電網、首府產業集聚、儲能技術發展等優勢,加快推進「源、網、荷、儲、造」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高度融合的綠電消納示範區。

2023年11月30日,呼和浩特市新能源「1+2+N」產業鏈生態聯盟成立,內蒙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18家產業鏈企業簽署了新能源產業鏈生態聯盟戰略合作協定。

呼和浩特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目標定位是建設能源資源總部經濟集聚區、國家級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透過成立產業鏈聯盟,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讓各企業開展深層次和全方位合作。

蒙能集團包頭發電分公司王武光伏電站。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是中國第一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光伏一體化企業,是全球主要光伏元件制造商之一,元件出貨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前五,全球市場占有率接近10%。

談到此次加盟,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副總裁朱軍表示:「呼和浩特風光資源富集,地理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2023年,我們搶抓機遇,借勢而上,積極投身呼和浩特市新能源產業鏈建設。公司光伏全產業鏈專案迅速落地,深刻詮釋了地企雙方同向共榮、互利共贏的合作願景。」

綠能湧動,「風」「光」無限。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實作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專案投資突破3000億元、新能源總裝機規模突破9000萬千瓦、電力總裝機規模突破2.0億千瓦「3個突破」,力爭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習近平總書記走到哪裏,都惦念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2014年1月,總書記到阿爾山市考察,強調:「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旅遊一定會火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贊譽,讓阿爾山人堅定了依托自然風光持續發展旅遊業的決心。

「原來到阿爾山旅遊的以東北遊客居多,現在北京、上海、沈陽、廣州等地的顧客也絡繹不絕,我真是打心眼兒裏高興。」在阿爾山市經營餐飲多年的由俊麗說。

45歲的由俊麗和丈夫一直在阿爾山開飯店,過去租著不足百平米的店面。隨著阿爾山旅遊越來越火,2017年她買了270多平方米的臨街門面房,開了「小磨豆腐農家菜館」,收入也從原來的一年10萬多元增加到2023年的70多萬元。

說起近年來的變化,她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到了阿爾山旅遊旺季,遊客吃飯都要排隊,等位翻台是我們店的常態。2023年我還買了主街上的房子準備開民宿,預計今年5月開門納客。相信隨著阿爾山建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我們的生意一定會越來越興隆。」

阿爾山自然風光。

進入臘月,阿爾山市白力嘎旅遊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在為迎接龍年春節做準備。速凍赤松茸整齊打包裝進保溫箱,赤松茸醬組合裝發往全國各地,袋裝幹制赤松茸在各大特產店熱銷……

公司總經理劉續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僅赤松茸專案2023年就帶動轄區93人務工就業,發放薪金81.15萬元,人均增收8千元以上。」

白狼鎮村民孔德財高興地說:「采摘赤松茸是我在家門口的一份‘美差’,日薪金200元,每月都能有好幾千元的收入。」

如今的阿爾山市,做強生態旅遊,發展林下經濟,成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綠水青山正在成為幸福靠山。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考察,強調要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

烏拉特前旗新安鎮先鋒村位於烏梁素海西岸,土地長年洇滲,鹽堿化程度較高,一直都是廣種薄收,嚴重制約當地農牧業發展和村民增收。

近年來,先鋒村積極探索環境保護和農民收入增長互惠共贏的多種途徑,走出了一條既要保護又要發展的融合之路。

「這幾年我們村大破大立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專案,大範圍實施了水肥一體化引黃滴灌改造工程。種地澆水算節水賬,現在成了村裏人的習慣。」先鋒村黨支部書記南韓慶說。

「原來澆一畝地需要花費35塊錢,現在只用8塊錢左右。水肥一體化專案切實解決了我們頭疼已久的成本問題。」先鋒村村民田春說。

為進一步減少烏梁素海內源汙染及增加農民增收渠道,該村還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建設烏拉特前旗先鋒村草飼料加工廠,利用烏梁素海水草為原料進行飼料加工,促進畜牧業發展。

透過「支部+企業+農戶」的模式,先鋒村以土地和資金入股分紅的形式,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與農戶特別是脫貧監測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解決了105戶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35000元,實作了產業發展強起來、集體經濟富起來、群眾荷包鼓起來。

隨著一項項惠民舉措見行見效,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全區人民的獲得感顯著提升。2023年內蒙古人均收入38130元,居全國第9位。

親切關懷情暖北疆大地,牢記囑托奮進時代征程。讓我們鼓足幹勁、勇毅前行,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闖新路、進中遊,以實幹實績推動總書記為內蒙古擘畫的壯闊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來源:【實踐】2024年第2期

編輯:董瑩

編審:趙宗傑

終審:李恩廣

總監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