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雄師湮滅大別山中原1縱2旅5團被打散後,現在還有770團的余脈嗎

2024-01-03新聞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擁有三師六旅十三個團,其中十二個團在抗日戰場和解放戰爭中叱咤風雲,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唯有129師385旅770團一直默默無聞。人們能查到的公開資料是770團改編的中原軍區1縱2旅5團,在中原突圍後進入鄂西北,為鄂西北軍區第二軍分區的主力團隊,之後,則語焉不詳。

許多人透過查閱資料知道,5團最後被打散。那麽,紅四軍紅十二師改編的770團難道真的沒留下血脈,到底發生了什麽?

我軍歷史上曾經有過3支紅四軍,在軍史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後來發展為三大方面軍,實際上就是分別在這三個紅四軍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第一支紅四軍就是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後成立的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工農紅軍隊伍。1930年6月紅四軍編入紅一軍團,1932年底番號撤銷,一共存在4年半時間。

第二支紅四軍是賀龍、周逸群、賀錦齋領導的紅軍。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敗後,賀龍等回到湘西組織遊擊隊,1928年3月遊擊隊人數達3000余人,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旗號,比井岡山還早了一個月。之後在敵軍圍攻下遊擊隊損失慘重,賀老總在桑植鶴峰邊界帶著91人在山上打遊擊,收集舊部,招收工農擴充紅軍,兩個月後恢復到1500人。7月,接上級指示改編為紅四軍。1930年7月,紅四軍東征,與鄂西周逸群領導的紅六軍在公安縣會師,組建紅二軍團,因與中央蘇區紅四軍重名,紅四軍改稱紅二軍。

第三支紅四軍就是鄂豫皖根據地的紅軍隊伍,是建軍時間最晚、成軍時規模最大、存在時間最長(7年零7個月)的紅四軍。

紅四方面軍是一支誕生並行展於大別山地區、鄂東南地區,壯大於川陜地區的紅軍主力部隊。

從1927年11月始,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領導了黃麻、商南、六霍、鄂東南等一系列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起義,起義部隊先後組建了紅一軍、紅十五軍。接中共中央指示,1931年1月,紅一軍、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余篤三,參謀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駿。紅一軍第一師與紅十五軍第一團合編為第十師,師長蔡申熙,政治委員陳奇,副師長劉英,下轄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三十團;紅一軍第二師與紅十五軍第三團合編為第十一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副師長周維炯,下轄第三十一團、三十二團、三十三團;活動在皖西的原紅一軍第三師第七團改為軍獨立團,肖方任團長。全軍12500余人。

4月,由鄂豫皖蘇區紅軍中央教導第二師(紅四軍獨立團發展而來)和鄂東警衛第二團合編為第十二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1931年5月,紅四軍警衛師與紅10師第28團、麻城獨立團合編為紅13師。10月紅十二師擴編為紅二十五軍,下轄紅七十三師(原紅十二師)。原紅十三師成為新的紅四軍紅十二師。

當年11月7日,紅四軍與紅二十五軍在湖北黃安(今紅安)七裏坪共同組建紅四方面軍。

鄂豫皖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後,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川陜建立根據地。在打破了四川軍閥三路圍攻後,紅軍部隊獲得較大發展。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進行整訓和擴編,以第10、第12、第11、第73師為基礎,每師充實部份地方武裝,依次擴編為第4軍、第9軍、第30軍、第31軍。8——10月,為擴大蘇區,紅四方面軍發起了三次進攻戰役,與堅持當地鬥爭的川東遊擊軍會師,隨後,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33軍。

此時的紅四軍當屬第二代,主要由紅十師擴編而成。反四川軍閥六路圍攻後,為加強領導充實隊伍,紅十一師撤銷,人員分別編入10師、12師。

三大主力會師後,紅四方面軍總部率紅9軍、紅30軍、紅5軍(紅五軍團與紅33軍合編)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由於渡口被國民黨軍封閉,紅四軍、紅三十一軍被隔在了河東,隨一方面軍部隊打了山城堡戰役後進入陜北。至紅軍改編時,兩軍共1.1萬人。

1937年8月,紅四方面軍部隊與陜北紅軍第29、第30軍、紅十五軍團騎兵團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其中,紅四軍改編為第385旅,紅10師改編為769團,紅12師改編為770團;紅三十一軍改編為第386旅,紅91師改編為771團,紅93師改編為772團。

各部的發展沿革如下:

129師386旅772團:紅31軍93師 → 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 → 太嶽縱隊386旅772團 →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十旅28團 →13軍37師109團。該團是陳賡兵團的絕對一號主力。

129師386旅771團:紅31軍91師 → 129師386旅771團 → 43年,新編第4旅771團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四旅771團 → 西北野戰軍六縱新四旅771團 →6軍17師49團。為掩護黨中央撤離,該團參加了激烈的延安保衛戰。

129師385旅769團:紅四軍十師 → 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 → 太行3分區769團 →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七旅19團 → 11軍31師91團→ 12軍31師91團→12軍36師106團(百將團)。上甘嶺戰役最後就是由該團收尾。

1938年,769團4個連和129師騎兵營合編為東進縱隊,在陳再道的指揮下挺進冀南,後編為386旅16團。1944年奉命調到陜甘寧邊區,為新四旅16團。1949年全軍整編,為6軍17師50團。【亮劍】中李雲龍打鬼子的戰地視察團即出自該團戰績。

17師是一野頭等主力師,1953年駐疆部隊紛紛改為農業師,僅保留了國防第四師。49團(1個營)、50團(2個營)被編入四師十二團。該團是紅軍團,為新疆軍區戰備值班部隊。

那麽770團呢?

1937年8月以紅12師為主體組建了385旅770團,全團約2600人,張才千擔任團長,胡巫師擔任副團長,袁淵擔任參謀長,蕭元禮擔任政訓處主任。第770團共有三個營,三個營長分別為:蔔萬科、張學文、張德發。

770團首任團長張才千、副團長胡巫師

八路軍開赴前線後,第385旅旅部帶770團留在了陜北,擔負起保衛陜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的重任。

先說說385旅(前方在38年2月成立了新385旅)。該旅歸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建制,下轄770團和警備2團(原129師特務營)、警備7團(原129師工兵營),主要負責保衛邊區西南大門,長期駐守隴東地區。

1938年12月,旅長王宏坤調任冀南軍區副司令員。

1942年6月,385旅劃歸陜甘寧晉綏聯防軍。

1945年6月,副旅長陳伯鈞率385旅600余名幹部和老戰士組成支隊開赴冀熱遼,配合抗日大反攻。

1946年3月,385旅與警備第三旅合並,首任副旅長王維舟率旅部連以上幹部返回延安。非常遺憾的是沒能保留下385旅番號,且旅長、政委也是警三旅的人。

解放戰爭時期,警一旅、警三旅等部整編為解放軍四縱(即後來的四軍)。西府戰役時四縱表現不好。先是為保存實力沒能堅決阻擊,放胡宗南部隊沖到寶雞城下,後又未能占領掩護陣地(怯戰馬家軍?),導致馬家軍突入截斷我主力退路。若不是359旅拼死守住了荔鎮,六縱教導旅橫出屯子鎮擋在馬家軍前,西野的後果不堪想象。

戰後四縱受到彭總嚴厲批評,主要領導不久被調到後方,警三旅旅長則被撤職。換了能打仗的人上來,四縱和警三旅(11師)在1949年的蘭州戰役打得非常好,具體可看我以前關於十一師的文章。

再來說說770團。根據張才千的回憶,第770團奉命駐紮在甘肅慶陽。團部駐紮在驛馬關,第一營先後駐紮在寧縣縣城、白馬鋪、孟壩鎮、驛馬關等地,第二營和第三營長期駐守在白馬鋪、夏澇池、驛馬關、孟壩鎮一線。

副團長胡巫師很快被調走,後來去了山東,【大決戰】中有精彩表現。蔔萬科升為副團長,張學文病逝於1942年。蕭元禮和宋景華先後擔任過團政委,後來,袁淵、張德發、滕海清等人先後被調走。到了1944年,第770團的營以上指揮員主要有:團長張才千、團政委宋景華、副團長蔔萬科、參謀長李迎希、政治處主任曹傳贊、營長郭應春、王厚安、江賢玉。

1942年秋,770團進入大風川墾荒,不僅主副食自給自足,還向邊區上交余糧。只是,大生產運動中三五九旅的名氣更大。

1944年10月,770團被一分為二。

留在陜北的部隊:

770團2營6連與3營7連互換建制和番號,營長郭應春帶3營編入警5團為3營,即後來的西野四縱警三旅5團3營。旅長是黃羅斌,團長是郭應春。1949年,警3旅改稱解放軍第11師,5團為11師31團。1955年郭應春授大校,最後職務為裝甲兵副司令員。

蘭州戰役時,31團在團長王學禮指揮下主攻沈家嶺。這是蘭州戰役最激烈的爭奪戰,是一場硬碰硬的廝殺,從淩晨殺至天黑,終於摧毀了馬家軍的戰鬥意誌攻下沈家嶺。馬繼援在看到沈家嶺守不住後下令撤退,我軍遂全線占領東山陣地。夜晚,第三軍從沈家嶺、狗娃山突入,沖到黃河鐵橋切斷了敵軍退路,我軍全線出擊,蘭州宣告解放。

1953年4月全軍整編,10師30團調入11師為31團,原31、32團改稱32、33團。1962年,11師飛兵貝利小道,攻至提斯普爾,切斷印軍退路,為戰役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十一師是解放後作戰時間最久,行程最遠、作戰地域最廣的部隊。經歷年整編,第3營僅存一個連,即11師32團9連,追溯淵源當為與7連互換建制番號的原770團2營6連。這也是可考的770團僅存的成建制血脈。

關於南下的770團戰鬥歷程:

1944年10月,770團編入河南人民抗日軍建制,團部改為豫西抗日遊擊第4支隊支隊部,張才千任司令員兼政委,李迎希任參謀長,劉健挺任政治部主任,第1、第2營分別擴編為第10團、12團,全支隊共1200余人。隨即,4支隊東渡黃河,入晉西北,經太行、太嶽南下,再渡黃河,於1945年元月進入河南。

1945年2月,河南軍區成立,第4支隊兼第4軍分區,下轄第10團、12團和密縣、禹縣獨立團,活動地區為密縣、禹縣、新鄭、郟縣等。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前夕,4支隊解放了密縣(今新密市)。

1945年9月,4支隊隨河南軍區撤出豫西抗日根據地,南下桐柏山與新四軍5師和八路軍359旅會合。10月底,中原軍區成立,以4支隊主力和冀魯豫軍區8團(原水東8團,沿革為115師晉西支隊2團、115師教3旅8團)、新四軍5師14旅41團合編為第1縱隊第2旅,原4支隊主力(即原770團)編為該旅第5團。

1946年6月底,5團隨旅參加中原突圍,屬南路突圍部隊,30日夜,在湖北殲滅衛家店車站之敵後,勝利沖過平漢鐵路。

1946年9月1日,以中原軍區南路突圍進入鄂西北房縣上龕地區的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2縱隊15旅和江漢軍區部隊合並組成鄂西北軍區,王樹聲任司令員兼政委,劉昌毅任第一副司令員,羅厚福任第二副司令員,張才千任第三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劉子久任第一副政委,文敏生任第二副政委,呂振球任政治部主任。

鄂西北軍區共設5個軍分區及李人林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江漢遊擊支隊。1縱2旅為第二軍分區,楊秀坤為司令員,劉健挺為政委,轄4團、5團和6團1營。6團在強渡襄河時與3旅8團、縱隊警衛團等部擔任掩護任務,完成任務後被敵軍截斷無法跟進主力,後由3旅旅長閔學勝率領,輾轉北上,於8月初進入伏牛山區,與河南軍區部隊會合,參加開辟豫鄂陜根據地。

我軍剛剛突出重圍,尾隨的敵兩個整編師即追蹤而至。鄂西北軍區部隊一邊開展對敵鬥爭,一邊緊張地開展根據地建設。鄂西北地區山大人稀,敵情嚴重。此處為「國統區」,無群眾基礎,部隊給養無法供應,無宿營之地,無人員補充,在敵人的前堵後追下,戰鬥異常慘烈。

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鄂西北根據地形勢日益惡化,敵軍兵力由8個團增至20多個團,第1、3、5、2軍分區部隊和機關相繼撤至荊門、當陽地區與第4軍分區匯合。鑒於敵情嚴重,鄂西北軍區決定除留少數部隊堅持原地鬥爭,主力分路轉移到外線作戰。軍區將撤至荊門、當陽的部隊編入第4團和第5團,並南渡長江與李人林部匯合,組成江南遊擊縱隊,在湘鄂邊開展遊擊戰爭。

此前,1946年10月,根據上級指示,由5團江賢玉團長(開國大校,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和沈甸之副團長(民航總局副參謀長)分別帶領第5連和第7連單獨行動,負責開辟興山、保康、南漳遊擊根據地。這裏要註意的是,由於在44年11月770團的1營、2營分別擴編為兩個團,後來又合並為1縱2旅5團,這已經是一個完整的建制團,因而,這時的5連和7連並不能確定就是原770團的5連和7連。

鄂西北軍區轉入外線作戰的主要是劉昌毅及張才千、李人林兩部份武裝。其中5團7連與7團3個連,江漢警衛團、江漢2團各一部千余人突圍進入皖西地區,途中收容了5團被打散的少數人員,共保存約800人槍。在連續打跨了國軍保安團數個營後順利進入皖西與鄂東獨二旅余部和當地遊擊隊匯合,組成皖西人民自衛軍。與劉鄧大軍三縱會合時部隊發展到4300人。最後,皖西一支隊(主要是原劉昌毅率領的南下6支隊36團即1縱3旅7團)編為三縱隊七旅三十七團,即11軍90團;皖西二支隊編為皖西一分區基幹團。然而7連及5團被打散人員在皖西人民自衛軍的番號不可考,很大可能是隨7團一起編入三縱隊,畢竟都是正規八路主力部隊。

江賢玉帶領的5連突圍後僅余30余人,編入張才千部中原獨立旅(原江南遊擊縱隊)1團,具體番號亦不可考。

5連和7連是5團成建制突圍成功的部隊。除了5連和7連,5團主力則在突圍中部隊被打散建制。

5團遭遇了什麽?

2月13日,張才千率第4團、軍區警衛團一部約1200人南渡長江。

2月24日,張才千所部與李人林所部會合,合編為江南遊擊縱隊,下轄兩個支隊,共1600余人。

1947年6月,江南遊擊縱隊進入豫皖蘇軍區與張國華司令員會合,部隊改稱中原獨立旅。後隨劉鄧大軍南下,恢復為江漢軍區獨立旅,解放後整編為湖北軍區獨立1師。

5團的情況:

2月9日,軍區參謀長張才千電令五團向四團靠攏,爾後兵分兩路南進,原擬定五團為東路,經當陽淯溪河,直插沙市以西渡過長江;四團為西路,由宜昌以東南渡長江。

2月12日,楊秀坤、劉健挺率領第5團和江漢部隊一部800余人經過三天急行軍趕來。這個時候,指揮人員犯下了一個大錯。據說,鄂西北軍區領導顧惜戰士們的身體,決定5團休息一天並函告楊秀坤、劉健挺,讓張才千先率4團過江。

這個現在已是無頭公案了,不過,鄂西北軍區固然因敵情嚴峻、條件艱難而未能堅持住,然而1縱的3個旅都是老八路,戰鬥力強,三個旅長都是很能打的戰將(皮定鈞、張才千、劉昌毅),如果應對得當,即便不能在鄂西北站穩腳跟,也不會失敗得這麽快。因而,軍區主要領導在指揮上確實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估計是經歷過西路軍失敗,變得不會打仗了。

當5團休息一天後趕到江邊,偵察發現敵軍一個旅已匆匆趕來封鎖了沿江一線,渡江已無可能。北、南、西面都是敵人,5團決定掉頭向東搶渡襄河。

17日,5團在鐘祥以南的石牌消滅敵一支運糧船隊奪得船只,夜渡襄河。部隊前腳剛剛渡過襄河,後腳敵軍追兵就趕到了。

渡過襄河後,四周的敵軍又聚攏過來。楊秀坤司令員決定,日夜不停,調轉方向北上,搶在敵軍合圍之前進入大洪山、桐柏山,準備經伏牛山、澠池、新安一帶北渡黃河到太嶽解放區。

經過一天一夜180裏急行軍,部隊進入大洪山。然而,很快敵軍又追了上來。部隊邊走邊打,3月中旬來到確山西北,此處已近平原,敵情更加嚴重,北上道路被堵死。楊、劉部即轉向東,準備由信陽過平漢鐵路東去進入大別山,再轉到豫皖蘇解放區。

3月16日,當部隊進至信陽西南白廟子附近時,遭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五師一部堵擊,敵軍越打越多。5團陷入包圍,楊秀坤,劉健挺指揮五團英勇抗擊,戰鬥異常激烈。從白天戰至夜晚,部隊傷亡100多人,5團突出重圍。團政委舒烈光在戰鬥中英勇犧牲(也有一說法重傷,擡到黃安縣最後遇襲時方才犧牲),指揮8連殿後掩護主力撤退的副政委秦忠重傷,後寄養在老鄉家,1949年2月歸隊,解放後任湖北省經委副主任。

五團在白廟子戰鬥受挫後,旋即轉戰到平漢鐵路,沿淮河向東挺進。3月下旬,在安徽金家寨附近,又與敵遭遇。經過浴血奮戰,五團終因敵眾我寡而失敗,被迫沿原路返回。

4月上旬,當部隊到達湖北黃安(今紅安)七裏坪以北郭家河附近一條狹長山谷時,又遭國民黨光山縣保安團伏擊。

此處的地形對5團極為不利,敵人用火力封鎖了山谷的出口,部隊被壓在山谷中。經過數月奔波、戰鬥,戰士極度疲勞,彈藥不足,且經連續失敗,士氣不高。敵人雖然只是保安團,但是非常兇悍。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後的減員人數遠高於在淮海戰役的傷亡人數,而在大別山區的減員,大部份是由保安團造成的。關於大別山裏的小保隊,可看我先前介紹宋埠殺匪的文章。

楊秀坤帶病坐在擔架上指揮部隊戰鬥,與敵展開了一場肉搏戰。這次戰鬥,五團損失慘重,傷亡300余人,被打散100多人,電台遺失,楊秀坤與劉健挺亦失去了聯絡。戰後,楊秀坤收攏失散的部隊,乘隙向東轉移。當該部抵達立煌縣(金寨縣)北面的西渡山準備過淮河時,敵人聞訊趕來。結果部隊又被打散。至4月中下旬,該部只剩下二三十人。由於電台遺失,無法和上級取得聯系。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決定分散轉移。楊秀坤化妝成商人,只身去武漢,經南京、上海,後進入山東解放區。

劉健挺的情況與楊秀坤類似,遭伏擊後帶領30余人,突破敵軍的重重包圍、艱難跋涉,向東進入皖西地區。經立煌縣進至霍山縣文家店,決定分散轉移,並伺機尋找部隊。後來,劉健挺返回老家霍山縣夏鋪橋鎮,化裝轉移到蘇北解放區。

5團的失利,固然有敵情嚴重的因素,但是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原因。

抗戰時期,由於長期留守陜甘寧,未經過敵後抗日戰爭的洗禮,戰鬥力的恢復與提高是比較緩慢的。原本基礎和戰鬥力非常好的770團去中原,359旅南下華中、北上東北,作風疲塌,懶於進步,只憑勇敢不講戰術等弱點在解放戰爭初期暴露無遺,都曾遭到過嚴重挫折,是比較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