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胡宗南25萬大軍進攻延安。毛澤東與周恩來等撤出延安率領三四百人的精幹小隊伍,在陜北的溝溝壑壑中轉戰,與敵人周旋。俗話說,朱毛不可分。而這一次,身為解放軍總司令的朱老總卻沒有留在陜北。
這是為什麽?
在胡軍總攻延安前,3月16日,朱德和劉少奇、任弼時率中央機關部份人員率先撤出延安,向瓦窯堡、清澗一帶轉移。隨後,毛澤東也趕過來與他們會合。29日,中央政治局在清澗縣棗林溝開會,討論中共機關是否留在陜北和領導人誰留下來的問題。
會上,大家都表示願意留在陜北。但是,經過激烈爭論,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留在陜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工作,劉少奇、朱德等東渡黃河,前往華北,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擔負中央委托的任務。
為什麽中央決定朱德東渡黃河,不留在陜北呢?
一是朱老總年紀大了,過了60歲,如果留在陜北,萬一打起仗來,則行動不便。
二是在陜北轉戰,毛主席有周恩來等人協助,就足夠了。
三是毛澤東等人做好了萬一被敵人抓住的準備。若是如此,朱老總與劉少奇等人一起,他就可以為劉少奇的軍事助手,甚至繼續為解放軍的主帥。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朱老總沒有留在陜北。4月31日,他和劉少奇等人率部從陜北綏德縣石嘴驛出發,東渡黃河去了。而毛澤東與周恩來等則轉向了陜北的山區。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朱老總的軍事傳奇及其個人性格,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