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解放軍抵近美菲艦隊,美航母溜號,歐盟成犧牲品,印度讓中國報恩

2024-01-05新聞
  • 美菲南海演習,中方軍艦出動。

  • 美航母從南海溜號,並取消了開炮的演習計劃。

  • 美國不顧一切打壓中國,對歐盟的傷害更大。

  • 印度外長扯舊賬,似乎是在暗示中國報恩。

  • 美菲聯合軍演,解放軍針鋒相對

    原本是一場給菲律賓壯聲勢的聯合演習,結果美國人竟然先慫了,面對嚴陣以待的解放軍,美國航母果斷選擇「溜號」,留下了一臉懵逼的菲律賓人。

    1月3日,美國五角大廈方面高調宣布:美國派出了3艘軍艦與菲律賓在南海進行演習,其中包括美國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美軍大有一副幫菲律賓在南海占山為王的架勢,讓菲律賓那邊是歡欣鼓舞,仿佛仁愛礁、黃巖島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面對美菲的聯合挑釁,中國方面第一時間作出回應,既然是演習,那麽解放軍同樣有權在南海組織演習與巡邏。 1月3日,解放軍南部戰區宣布:組織海空兵力在南海進行例行巡航,戰區部隊保持高度戒備,任何攪局南海、制造熱點的軍事活動盡在掌握之中。

    菲律賓想玩一場狐假虎威,結果卻發現自己請的老虎竟然沒到場,自己反倒成了應對解放軍的主力。1月3日,當菲律賓船只抵達演習區域的時候,解放軍已經出動了一艘052D型驅逐艦、一艘054A,對舉行聯合演習的美菲艦隊進行抵近監視。

    菲律賓軍方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薛西斯·特立尼達也承認: 演習遭到了解放軍兩艘軍艦的跟蹤監視。

    美航母放菲律賓鴿子,演習取消開炮計劃

    然而更令菲律賓無法接受的是,原本美國答應派出1艘航母、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來幫菲律賓撐場子,結果演習開始後,美軍只派出一艘導彈驅逐艦,說好的航母艦隊壓根就沒出現。

    菲律賓的原計劃是美方4艘軍艦壓陣,再加上菲律賓3艘小軍艦,面對現場的解放軍兵力就形成了7對2的絕對優勢。結果美國人臨陣退縮,演習現場變成了美菲聯軍1艘驅逐艦、3艘小軍艦,面對解放軍1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直接從絕對優勢變成了劣勢。

    而美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行動需要」,原計劃參加演習的1艘航母和2艘護航軍艦另有其他任務。

    美國人這個解釋的確說得通,畢竟中東那邊兵力吃緊,福特號航母都在地中海數次延長部署時間了,美軍手頭上的航母數量那麽緊張,臨時放菲律賓鴿子也情有可原。

    更令菲律賓感到憋屈的是,美軍的不但航母「溜號」了,甚至連演習時間與科目都縮水了。原計劃3天的演習變成了2天,美軍還在演習中取消了進行炮擊演練的計劃。 等於是一場備受期待的聯合演習,變成了幾艘軍艦「過家家」一般的巡航,附近還有2艘解放軍的軍艦即時監管,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就連菲律賓西方司令卡洛斯中將都無奈的表示:美軍沒有給出任何活動被取消的理由,只是通知菲律賓因為任務需要,必須將部隊分配到其他地區。

    要不是因為事先已經對外釋出了參加演習的計劃,美軍恐怕連1艘驅逐艦都不願派過去,畢竟解放軍這次的回應具有非常強的指向性,軍艦早早就在預定演習區域等著,要是己方的航母被中國軍艦一頓近距離跟拍、模擬打擊,那美軍的老臉更沒地方擱了。所以與其在南海丟人,還不如找個借口「溜號」。

    別看解放軍在現場只布置了2艘軍艦,看起來兵力不足,但別忘了南部戰區這次是「海空兵力」集體出動,表面上只有2艘水面艦艇,但是天上有多少轟炸機、海底有多少艘核潛艇?解放軍2艘水面艦艇沖在前台,身後卻是一整套完整的反航母作戰體系,僅憑1艘航空母艦根本沒勇氣跟解放軍硬杠,既然沒勝算,美軍索性就放菲律賓的鴿子,只派一艘驅逐艦意思意思就行了。

    不管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如何表態,至少從這次演習來看,美軍在解放軍面前還是露怯了,目前美軍不願意在南海跟解放軍發生沖突。所以菲律賓也應該認清形勢,在南海玩狐假虎威沒用,別說目前這頭老虎壓根就不敢幫菲律賓出頭,就算美軍航母真來了,在中國領空與領海周邊,美軍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

    美國打壓中國,歐盟成犧牲品

    菲律賓自認為是美國的盟友,就以為在南海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們應該看看美國是如何對待盟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是美國對待盟友的慣用手段,一旦利益產生沖突,美國就會毫不猶豫地對盟友落井下石。比如美國當年逼迫日本簽下廣場協定、發動伊拉克戰爭破壞「石油使用歐元結算」的協定。而現在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正準備將歐盟變成犧牲品。

    1月4日,俄羅斯媒體發表了題為【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崛起,但會削弱歐盟】的文章,認為美國不顧一切試圖遏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對美國盟友的傷害比對中國的傷害更大。

    以半導體為例,美國政府的戰略目標就是摧毀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進而阻止中國科技崛起,但是礙於中國的國力,美國無法采用簡單粗暴的「物理摧毀」模式,或者像當年打垮日本半導體那樣簽訂不平等條約,因此美國政府選擇「小院子、高圍欄」的手段:既然不敢打你,也嚇唬不住你,那就拉著小夥伴一起孤立你。

    在這種手段下,歐盟遭到了美國的暗算,美國強迫荷蘭的阿斯麥公司停止向中國出口先進光刻機,導致荷蘭公司平白無故損失了一大筆訂單,該公司的股票也跟著一塊下跌。 美國政府的做法,就是逼迫歐盟企業切斷與中國市場的聯系,以達到美國限制中國高科技崛起的目的。

    要知道光刻機這些高科技器材,是歐盟目前少數依然能夠吸引中國買家的產品,歐盟2022年的對華貿易逆差已經達到了4000億歐元,歐盟高官正絞盡腦汁扭轉這巨大的貿易逆差,結果卻等來了美國的落井下石。要知道僅去年11月份,中國就從荷蘭進口了16台光刻機,價值接近8億美元,而這塊大蛋糕,荷蘭以後很難吃到了。

    光刻機僅僅是美國犧牲歐盟利益的一個縮影,隨著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無法順利出口中國,歐盟對華貿易逆差進一步增加幾乎板上釘釘。可憐的歐盟已經因為俄烏沖突而損失慘重了,強行與俄羅斯能源切割的後果就是帶來了嚴重的通脹問題,美國則借機搶占歐盟的能源市場。

    而歐盟遵循美國的意願主動與中國市場切割,也無法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除了中國,歐盟的這些先進器材還能賣給誰? 印度和越南連完整的工業化都未完成,半導體更是處於萌芽狀態,根本無力幫歐盟填補訂單損失。而當中國憑自己的實力搞定光刻機等高端器材的技術後,歐盟就不是損失一個重要客戶那麽簡單了,歐盟需要跟中國競爭所剩不多的國際市場。

    就如同當年的盾構機、光伏產品一樣,中國一旦攻克某樣技術,歐盟就會迅速在該領域敗下陣來,損失掉一個躺著數錢的生意。而現在的美國,就是在變相逼迫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加快技術攻關,讓歐盟錯失最後一段向中國出口高科技器材的視窗期。雖然美國也明白這樣做只會短暫延緩中國的高科技崛起,但依然不影響美國以犧牲歐盟的利益來這樣做。

    想「入常」,印度暗示中國報恩

    如果說歐盟是美國打壓中國的犧牲品,那麽印度則是這種局面的暫時既得利益者了。這幾年印度沒少從西方那裏獲得各種各樣的好處,經濟上西方加大對印度的投資力度、科技上對印度各種技術扶持,政治方面更是力挺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在2023年,印度在「入常」這件事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美英法俄政府均表態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五常之中只剩下中國仍未正式表態,莫迪距離實作自己的「入常夢」似乎只差一步之遙。

    可考慮到最近幾年的中印關系不是很穩定,尤其是兩國邊境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想讓中國支持印度「入常」,難度肯定不小。在這種情況下,莫迪政府開始對中國打起了感情牌,談到了過去印度對中國的「恩情」。

    1月3日,印度外長蘇傑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印度早期處理與巴基斯坦、中國和美國關系時的做法「非常有爭議」。 在談及尼赫魯的時候,蘇傑生透露當年尼赫魯支持中國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並聲稱尼赫魯的做法是首先讓中國在安理會有一席之地、將中國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在印度忙著「入常」的時候,印度外長說出這樣一段歷史,很明顯有「道德綁架」中國的意味,其言外之意,就是「印度當年幫助中國恢復常任理事國的席位,現在輪到中國報恩了」,如果中國現在不支持印度入常,那就是「忘恩負義」。

    而印度外長說出這樣的話後,很容易在國際上誤導許多人,讓外界以為中國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是印度起到了關鍵作用。 事實上,中國當年恢復了五常席位,是因為中國為二戰勝利付出了數千萬軍民傷亡的代價,中國的國際地位是自己打出來的。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當年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是水到渠成的事,哪怕印度帶頭反對,也無法改變這個結果,所以當年尼赫魯政府選擇了送中國一個順水人情。 但後來尼赫魯政府對中國的政策發生改變,挑起中印邊境沖突,造成中方軍民傷亡,印度當年的人情早就被自己敗光了,哪來的資格對中國道德綁架?

    而印度若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實力,一個在21世紀連溫飽問題都未解決的國家,又有什麽資格跟五常平起平坐呢?而且鑒於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不負責任的表現,中國也不可能支持印度「入常」,若是同意這樣的國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才是對國際社會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