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軍地合力 軍民團結 無往不勝

2024-10-10新聞
【長城走筆】
作者:盧鵬好 陳英濤(均系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近期召開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軍政軍民團結是我軍勝利法寶」。這一重要論斷以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為理論依托,植根於黨領導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歷史行程,著眼於對新時代政治建軍的戰略思考,實作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軍政軍民團結蘊含著關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和鮮明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聚焦軍政軍民關系,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論。毛澤東同誌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戰爭理論,作出「兵民是勝利之本」的重要論斷。鄧小平同誌明確指出,軍民一致的原則不能變,並倡導開展了軍民共建和建立雙擁模範城(縣)活動。江澤民同誌要求,把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作為重大的政治原則緊緊抓住不放。胡錦濤同誌強調,雙擁工作要圍繞形成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機制,不斷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軍政軍民團結的豐富內涵、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軍政軍民團結是中國共產黨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軍政軍民團結的核心內容和時代價值,在精神實質上高度契合、理論內涵上一脈相承,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繼承和發展。
回顧人民軍隊97年的光輝歷程,我軍在黨的領導下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軍民同心合力凝聚磅礴力量,共同譜寫了彪炳史冊的壯麗篇章。建軍初期,毛澤東同誌就向紅軍官兵講「軍隊與工農群眾如魚之於水」的道理,制定三大紀律六項註意,並明確提出紅軍要將宣傳組織群眾、幫助群眾建立工農革命政權作為主要任務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誌明確把「軍民一致」作為黨的政治工作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一。1943年起,各抗日根據地踴躍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形成了軍民團結、共禦外侮的生動局面。解放戰爭時期,黨的雙擁工作更加深入,在經濟和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的人民群眾踴躍參軍、奮勇支前。新中國成立後,廣大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勠力同心、艱苦奮鬥,在恢復國民經濟、抗美援朝、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以及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行程中,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歷史充分證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人民軍隊與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魚水之情,是我軍不斷發展壯大的可靠保證和重要歷史經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軍民團結的偉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軍政軍民團結,強調要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為實作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軍政軍民團結是全面推進強國復興的必然選擇,是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政治保障,也是打贏未來戰爭的時代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我們就一定能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只有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才能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關鍵是要在一體化上下功夫。要想實作各領域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就必須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軍地雙方密切配合、協同發展,全體軍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在「軍地一盤棋」中落地見效。未來資訊化戰爭涉及的領域更為寬廣,戰場的形態更為復雜,實力的比拼更為立體。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要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內容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只有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時刻做到與人民血脈相連、生死與共,不斷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才能掌握制勝之本、獲得力量源泉、打贏未來戰爭。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10日 1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