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影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我看完後卻並沒有感受到二舅的生活環境和人生是有多麽的悲苦,其中可能就是那段二舅應為發燒被村裏的赤腳醫生多打了針,導致腿瘸了。然後來被那個醫生調侃,卻能一笑了之,這種豁達樂觀的心態確實讓我很有觸動和敬佩。因為我也是農村的孩子,讀了大學才走出農村,因此,看了二舅這個影片,我發現這種情況和生活在我們村有很多這樣的「二舅」,大家也都無非是為了努力開心的活著吧!然後看到有人講「二舅」這個影片與余華的【活著】做對比,讓我對這本書起了興趣,想感受下余華筆下「富貴」的人生,因為這所以才有了這樣一篇【活著】讀後感!
該書全文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聽一個當局者在自敘,感覺就像小時候聽爺爺講述他年輕的生活經歷一樣。只不過富貴講述他自己的生活更讓人心情沈重。
富貴姓徐出生在當時的地主家庭,年輕時生活在富裕,溺愛的家庭中,在那樣的環境下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嫖賭,不學無術。最終將祖輩留下的100畝田和房產全部輸光了。逼不得已他們一家搬到茅草屋生活。剛搬到這個茅屋的生活,富貴的母親經常說:「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去安慰富貴。富貴的父親在搬來不久,應為年紀大,身體差以及經過變賣家產這件事導致心理刺激,再一次上茅房中摔下去世了。後來富貴向買它祖產和田地的龍二那租了5畝田去養活全家,再次之後富貴摒棄了以前不良生活,開始種田養家糊口。後來富貴母親生病,富貴為了去城裏找醫生,不幸被國名黨抓去做了幾年的壯丁。後來一次戰爭中被解放軍俘虜,放他回家了。回到家他的發現在他被抓去當壯丁後的幾個月,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大女兒因為一次發高燒沒錢救治導致又聾又啞。富貴回到家才發現「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麽福分了 「。隨著當時生活的繼續,和社會的變革,富貴經歷了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階段。富貴的兒子有慶,為了給校長輸血,被醫生抽血嚴重過多,導致去世了。校長是縣長的女兒,縣長是富貴以前被拉去當壯丁時一起生活的朋友。生活的繼續,大女兒鳳霞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後來鳳霞嫁給了城裏的搬運工王二喜,二喜為人老實憨厚對鳳霞也很體貼不過好的生活不久,鳳霞應為生兒子-苦根,後來大出血去世了。因為出生就沒了娘,所以苦根名字也就這麽來的。富貴老婆家珍應為軟骨病,以及兒女都去世的打擊下也去世了。富貴的女婿二喜在一次搬運中被石板砸中去世。後來就富貴帶著外孫苦根生活。不過在苦根小時候後來應為吃豆子被撐死了。那時就剩富貴一個人了,但是富貴答應了苦根說要買頭牛,而且有了牛也能幫他幹活,所以富貴去城裏買牛時,看到一個屠夫要殺一頭老牛,富貴不忍心就買了那頭老牛。之後就是富貴和這頭也叫富貴的老牛相依的活著。
看完後腦海時常浮現出富貴和那頭老牛在田間耕田的情形,以及富貴唱出的那句:「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來當和尚 」。這情景看著時那麽的充滿鄉間氣息,可誰能知道這老人的生活時承受了壓力。在生活一次次給他帶來不幸,他都挺了過來,以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過每次都是好景不長,命運不幸還是接踵而至。讀完我才覺得「二舅」的生活雖說不幸,但比起富貴算的上是幸福。
在本書的自序中余華面對一個學生提問【活著】為什麽講述的是生活而不是幸存,他的回答是「在中國,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來說,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幣的兩面,它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在於方向的不同。對【活著】而言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另外在在麥田新版自序中也提到「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所以最後我想說:「 生活不管經歷什麽,都要努力活出自己的樣子,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開心就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