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雅】「媒體真是可恥。」美國特斯拉公司行政總裁(CEO)馬斯克28日發文回擊一篇有關「特斯拉機器人攻擊工程師」的外媒報道。
名為「全火星目錄」(Whole Mars Catalog)的X賬號當地時間27日曬出一張英國【每日郵報】26的報道截圖,這篇報道稱,美國德薩斯州的特斯拉工廠曾發生一起「殘酷而血腥的機器人攻擊工程師」事件。
【每日郵報】說,事發當時,兩名目擊者驚恐地看著他們的同事被一個用於抓取和移動汽車零件的機器人「攻擊」:涉事工程師當時正編寫軟件,一個機器人按住了他,然後將「金屬爪」紮進了他的背部和手臂,工廠裏驚現「血跡」。【每日郵報】獲悉一份於2021年送出的傷害報告披露了此事,這起事件導致這名工程師左手上留下了一個「開放性傷口」。
報道還說,特斯拉在2021年或2022年都沒有向監管機構報告過其他與機器人有關的傷害事件。這起事件發生之際,外界一直對自動化機器人在工作場所的風險存在擔憂。
X賬號「全火星目錄」評論說,「【每日郵報】‘科學’版這篇文章說得好像‘擎天柱’(機器人)決定攻擊一名工程師一樣。但他們實際上談論的是2021年工廠發生的與庫卡機器人相關的傷人事件。雖然(傷者)傷勢比較嚴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機器人要造反」。
一名網友在這則評論下留言說,「‘攻擊’是在暗示,它(機器人)做出了一個決定。但那個機器人完全是按程式行事。顯然工人以為它關閉了(程式),但其實並沒有。」
隨後,馬斯克在該網友賬號下留言表示,「沒錯。媒體挖出兩年前一個簡單的工業庫卡機器人機械臂(所有工廠都有)造成的傷害事件,暗示是現在的‘擎天柱’造成的,真是可恥。」
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原型機於2022年9月30日釋出後引發巨大關註。馬斯克曾表示,人形機器人適合在工廠裏從事「枯燥單調」和「危險」的工作,但他也承認現在機器人並不具備應對真實世界復雜場景的智慧,只能按照明確指令行事。業內對「擎天柱」人形機器人是否真能在特斯拉工廠裏打好工同樣表示質疑。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南茜·庫克就表示,只有展示出機器人具備采取多樣化非明確指令行為的能力,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機器人才可以說成功。
今年11月,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在英國舉行,28個參會國和歐盟共同簽署【布萊奇利宣言】。宣言認為,對前沿人工智能技術有意識濫用或無意識控制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引發巨大風險,尤其是在網絡安全、生物技術和加劇傳播虛假資訊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