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淮海戰役越打越大,最關鍵的一招,為什麽是打宿縣?

2024-02-11新聞

1951年2月,陳毅在南京的一次座談會上說。

「淮海戰役原來設想的規模很小,只打算由華東野戰軍在徐州和海州之間消滅黃百韜兵團後解放淮陰、淮安。後來,中原野戰軍進展快速,攻克鄭州、開封。中野由開始的配合作戰,發展到攻克宿縣,直接參戰。兩個野戰軍合起來越打越大,越打越奇,我們也越打越高興。」

其中,他特別提出了攻克宿縣一仗。

為什麽?

因為,這是淮海戰役得以擴大,達成殲敵55萬大戰的關鍵一招。

最初,華野代司令員票裕向中央軍委建議,華野主力攻克濟南以後,即行南下,攻占兩淮(淮陰、淮安),乘勝收復寶應、高郵,然後攻占海州、連雲港。按照這個目標,他稱之為淮海戰役。中央軍委復示同意。

其實,按照粟裕的建議,淮海戰役遠遠沒有後來那麽大,只是打黃百韜一個集團。後來為什麽大戰範圍擴大了呢?

源自於劉伯承的決策。

在淮海大戰打響前三天,11 月3日,劉伯承提出了攻取宿縣、斬斷徐蚌之計。

這是在中原軍區的作戰會議上提出來的。劉伯承說:

「蔣軍重兵守徐州,它的補給線只有一條津浦路,怕被我軍截斷,所以令孫元良兵團到宿縣,今天已經全部到達。昨天陳、鄧預料,劉汝明可能放棄商邱東逃,邱清泉也可能移到徐州附近。從今天得到的情報看,有這個趨勢。所以,只要不是發生重大不利的變化,陳鄧主力應力求首先奪取宿縣,截斷徐宿間鐵路,造成隔斷孫兵團,會攻徐州的形勢。這就是說,從我軍會戰的西南面,斬斷敵軍中樞。用這個打法,定能收到極大的效果。這樣打,不僅孫兵團可能撤離宿縣北援,便於我在運動中給以殲擊。邱兵團也可能因而被迫南顧,減輕他東援黃百韜對我軍的壓力。這對整個戰役必定大有幫助。」

會上,大家贊同這個主意。劉伯承叫李達立即擬好電稿,向中央軍委和陳、鄧建議。

早在半個月前,中央軍委提出過「直出徐蚌線」的戰略構想。那是打下鄭州的前一天。毛澤東電示陳、鄧:在攻克鄭州之後,「迅速全軍東進,相機攻占開封,或者不開啟封,直出徐蚌線,不但鉗制孫元良、劉汝明,並日鉗制邱、李兩兵團各一部」。劉伯承這一著,不但完成了毛澤東的這一戰略構想,而且大大擴充套件了它;不只是直出徐蚌線,而是道它截斷,不只是起鉗制作用,而是把徐州蔣軍包圍起來,不讓他們南下逃跑。劉伯承的一盤棋,是一步活躍全域的高棋,立即得到了陳、鄧和中央軍委的同意。

但是,中央軍委遠離戰場,還是不很放心。毛澤東於11月5日致電陳、鄧,提出兩個方案請他們考慮:「第一方案,你們到永城後不停留,繼續東進,完成對宿縣的包圍,然後看情況,好打則攻殲之,如敵援甚快不好打,則打援敵。第二方案,以一部破徐蚌路,以主力打蒙城,得手後大破宿蚌路。」

陳、鄧根據戰場情況,決心打宿縣。

於是,11月10 日,劉伯承趕到前線,與陳、鄧會合。劉伯承說:「戰機稍縱即逝,必須決戰速決!」

11月12日,三縱和九縱各一部發起戰鬥,15 日17時開始總攻,激戰至15日24時結束戰鬥,全殲守敵1.2萬余人。把蔣軍這條中樞生命線,攔腰斬斷了。

中央軍委十分高興,對劉伯承的氣魄和智慧極為贊賞。毛澤東後來在電報中說:在「淮海戰役發起前,我們估計可能消滅敵人18個師。但對隔斷徐蚌線,使徐敵完全孤立這一點,那時我們尚不敢作這個估計。"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劉伯承打宿縣決策的前後經過以及劉伯承的征戰奇謀。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