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美國說出「不」之後,石破茂主動給中國送出一封信。隨著日本執政黨代表團即將開啟訪華之行,中日關系又有了新的說法。
作為接替岸田文雄的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他在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矛頭對準了美國。此前,他曾公開表態,美日兩國應該保持平等地位,所以需要對【日美地位協定】進行修改以及對日本自衛隊部署進行調整。按照他的設想,日本自衛隊可以在美國軍事基地部署,與美軍一同訓練,增強美日同盟關系。 不過,在外界看來,石破茂試圖對【日美地位協定】的修改,是想要改變美日兩國的從屬關系,從而尋求一個「獨立自主」的狀態。如此一來,這等同於是在公開對美國說「不」。
有分析認為,石破茂之所以會選擇在上任之後就采取如此大的動作,很大程度上是與當前日本所面臨的政治局勢有關。 美蘇冷戰期間,日本被美國視為在遠東地區對抗蘇聯的「橋頭堡」。而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日本則被美國塑造成為遏制中國崛起的「反華急先鋒」,為此美國還加強了在日本的軍事部署,儼然要讓日本成為未來對抗中國的一線「主戰場」。只是隨著中國實力的飛速發展,中美實力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也選擇了從日本撤走部份作戰部隊,縮小駐日美軍規模,擺明了是打算讓日本獨自面對中國。這一情況也讓日本政府大為惱火卻也無可奈何,他們不願直面中國的壓力,但也不能抗拒美國的施壓。
而在石破茂上台之後,這一尷尬情況出現了緩解。他為了日本自身的利益,先是向美國說「不」,然後又主動緩和中日之間的緊張關系。 日前,他就中國西藏自治區發生地震一事致信中方表示慰問,並祈願災區早日完成重建。透過這一情況也可以看出石破茂對於中日關系的重視,希望可以在任期內有效緩和雙方的緊張關系,讓中日關系重新回到健康發展的軌域上來。 而對於石破茂所釋放的友善訊號,中方自然已經看懂了。 近期,中方邀請日本執政黨代表團訪華,雙方將共同舉行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這場時隔7年再度舉行的對話交流,也被不少人視為中日關系發展的新篇章。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這支日方代表團以外,石破茂也打算在不久之後開啟訪華之行。
在談及中日關系的時候,石破茂表示「必須保持穩定。無論怎麽說都是鄰國,將建立信賴關系,探索彼此的利益。」 能夠讓石破茂對中日關系有新說法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正是前面所提到的日本所面臨的政治局勢。第二,未來亞太將會取代歐洲和美洲成為全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中心,中國作為亞太的核心存在,日本自然需要提前與中方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第三,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日本最主要的貿易合作夥伴,與中國關系交惡,對於日本來說,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