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積極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2024-01-24新聞
原標題:積極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主題)
——學習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系列談②(副題)
近期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實作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國際上的問題林林總總,歸結起來就是要解決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問題。我們需要不斷推進和完善全球治理,應對好這一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造性提出了體現中國智慧的治理之道,倡導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錯綜復雜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準確把握共商共建共享的豐富內涵。共商,針對「誰說了算」的決策難題,提出全球事務由各國一起商量著辦,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協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應該且能夠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法,要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什麽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共同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共建,針對「誰來幹」的執行難題,提出治理體系由大家攜手共同建設。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把世界各國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越來越多的問題和挑戰不再局限於一國內部,也不再是一國之力所能應對。客觀現實要求各國加強溝通和協調,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世界各國應該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透過對話溝通增進政治互信。共享,針對「誰得利」的分配難題,提出發展成果應由各國人民一齊分享。長期以來,世界經濟的不均衡發展,導致一些國家越來越富裕,另一些國家長期貧窮落後,這樣的局面是不可持續的。「水漲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滿,大家發展才能發展大家。」各國應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共同成為全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在謀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其他國家共同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中國支持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更好發揮作用,擴大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機制影響力,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一帶一路」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新型合作理念的典型實踐。10余年來,「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由各方平等協商、責任共擔、共同受益,歡迎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參與進來。「一帶一路」一貫支持開放、綠色、廉潔發展,反對保護主義,努力建設風清氣正、環境友好的新時代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以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為目標,積極對接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路。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要堅持拆墻而不是築墻、開放而不是隔絕,不搞保護主義、不搞「脫鉤斷鏈」,不斷削減貿易壁壘,推動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場需求。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既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面對當今全球發展的現實挑戰,中國順應歷史潮流,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以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為目標,秉持發展優先,推動實作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中國始終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中國將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於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
[熊潔,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