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推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2024-01-09新聞
原標題:推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習近平主席在致首屆「良渚論壇」的賀信中提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論壇」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促進各國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親。「良渚論壇」是中國支持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為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將「一帶一路」建成心靈相通的文明之路指明了前進方向。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從願景變為現實,從「大寫意」步入「工筆畫」,不僅為世界經貿發展註入了新動能,也為各國文化交流互鑒搭建了新橋梁,成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實踐平台。中國與共建國家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不斷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共同打造優質文化交流專案,深化各國青年友好交往,推動形成了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踐中,共建「一帶一路」匯聚起人類社會進步的文明力量,促進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國際社會攜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了廣泛的思想和價值共識。
進一步加強認同感。「心合意同,謀無不成」。民心相通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邊合作的社會根基,也是增強全人類共同價值感召力影響力的重要基點。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普遍的價值追求,為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基礎和道義支撐,為謀求實作全球共同繁榮提供新思路新思想。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中,共建國家傳承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旅遊合作、教育交流、媒體和智庫合作、民間交往等,推動文明互學互鑒和文化融合創新,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全人類共同價值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同,民心相通基礎更加穩固。實踐充分表明,全人類共同價值聚焦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以人類共同利益為交匯點,引領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因數,是一種超越民族與國家視野的價值觀念和理論形態。
進一步強化交流溝通。「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行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交往中,共建「一帶一路」尊重當今世界各國文明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性,超越「非此即彼」的對抗思維,以平等對話的形式、包容多元的態度、開放博大的胸襟,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管控分歧、緩和沖突,以價值共識代表整體需求和整體意向,凸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現實取向。面向未來,堅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不同國家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更好匯聚起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的強大合力,實作人類文明創新發展。
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心茍至公,人將大同」。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幹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是涵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基本土壤,彰顯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中國智慧與中國立場。全人類共同價值以全人類為價值主體,主張凝聚全人類意誌和力量,共行天下大道,既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也是破解當今時代難題的鑰匙。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共建國家一起搭建國際合作平台,尊重各國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秉持和而不同、互鑒互惠理念,在差異中謀求「大同」,努力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作出表率。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透過「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互鑒強化各國思想連結,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凝聚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契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訴求的行動,必將進一步增強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認同。
(作者:張梅艷,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