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直新聞
7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在天津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會談時表示,中美關系目前陷入僵局,面臨嚴重困難,
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美方動輒拿中方說事,好像不扯上中國,都不會說話做事了。
我認為「假想敵」這個詞,非常好地概括了美國當前對於中國的態度。中國人有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反思。 我們會去思考,為什麽美國人要把中國作為「假想敵」? 某種意義上,中國人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種選擇——美國人可以這麽選,也可以不這麽選,而嘗試接受我們所提倡的雙贏共存方案。
但這個所謂的選擇,會不會從一開始對於美國而言,就根本上不成立?競爭與對抗、沖突與戰爭本身,會不會是美國人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方式? 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究竟是美國社會的一種選擇,還是一種宿命?
我當年在美國讀書期間,曾在魔獸世界美服裏玩過一陣。有次下天空之城漩渦尖塔的副本,隊伍最後被Boss車翻,頻道裏一個美國人就罵個不停。我問他,至於嗎,不就是一個遊戲嗎?而他聽罷,非常嚴肅地對我說:「不,我玩就是為了贏!」
說實話,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在美國的經歷也讓我認識到, 美國的文化其實就是「贏的文化」 。 還記得電影【巴頓將軍】的開場片段嗎?一身戎裝的巴頓走到巨幅星條旗前,說道:
「有些人說美國人不想打仗,美國人愛好和平,這全都是扯淡。美國人傳統上就愛好戰爭,所有真正的美國人都喜愛戰爭……美國人欽佩勝利者,且容不下失敗者,美國人幹什麽事情都是為了贏。」
在巴頓眼裏,競爭和戰爭是劃等號的, 也許戰爭就是美國人和其他國家進行競爭的主要方式。事實上,武力的確是美國塑造並維系當前全球秩序的主要方式。 克勞維茨講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對於美國而言,政治仿佛是戰爭的延續,就像好萊塢電影裏所刻畫的那般,美國總統每當遇到任何危機,問的第一句話永遠是:「我們最近的航母打擊群在哪裏?」
這一方面來自於美國強大的國力,這畢竟是個穩居世界第一長達百年以上的國家,而美國建國不過兩百多年。這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美國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近現代戰爭史,長期處於戰爭狀態自然培養了美國尚武好戰的國民性格。
我們一直說美國人好戰,但究竟有多好戰,大部份人其實缺乏感性的認知。自1776年建國,美國國祚延綿245年,其中有近十分之一的時間處於大型戰爭之中。整個20世紀100年裏,美國在其中的15%處於戰爭狀態;如果只算20世紀的後50年,這個比例更是高達22%。 而進入21世紀,迄今為止,美國則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喬治·弗列特曼在其著作【下一個一百年】中坦誠道:「就歷史而言,美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這個國家在戰爭中誕生,而且以不斷加速的步伐一直戰鬥至今。」
中國之所以會對美國的這種國民性格缺乏足夠的感知,一方面是美國人的宣傳工作的確做得不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中美建交以來,中國長期在國力上與美國有較大差距,美國一直對我們表露出相對和善的一面。但隨著中國逐漸成為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美國人也自然開始顯現出最「放飛自我」的一面。
有一個小例子,不知道外界有沒有註意到,拜登總統自今年3月首次記者會以來,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與中國的競爭是不同社會體制之間的競爭」,需要美國乃至是整個西方世界團結一致。然後拜登每次都會跟這麽一句話,大意是你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會有一天想知道,你當年都做了什麽。
而我在回顧【巴頓將軍】這部電影時突然註意到,拜登此言,大概率是化用了巴頓的這麽一句話:「30年後,你的孫子坐在你的膝上,他問你在戰爭中做了什麽,你不至於說,我在路易斯安那鏟馬糞。」換言之, 拜登就是在動員美國民眾,他在試圖喚醒美國民眾尚武好戰的國民性格。
所以,美國以中國為「假想敵」,某種意義上,根本不是某種基於惡意的、針對我們的選擇,因為美國人對誰都這樣。甚至我毫不懷疑,如果不是中美之間能維持有效的核均勢,美國人早就真刀真槍過來了,根本不會有「假想敵」存在的空間。這就是美國人的國民性格,這種性格讓美國在短短200多年內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讓美國從一場勝利走向下一場勝利, 但也將是這種國民性格,為美國帶去最終的淪陷。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公共債務水平當前已經達到了二戰後的水平,以世界大戰的級別流失血液,美國的軍事霸權又還能撐多久?
中國世界第三的版圖,當然不是充話費送的,但幾千年的文明積澱早已洗去了中國人身上窮兵黷武的性格。不過,如果美國人執意要找茬,中國人也不會刻意回避競爭,甚至更不會介意好好教教美國人什麽叫「國雖大,好戰必亡」。畢竟,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讓美國人懷疑人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對吧?
作者: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
本文章版權屬於「直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回復「授權」
推薦閱讀
▼
更多精彩內容 搜尋微博「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