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礦業既要過冬也要備新糧!紫金礦業並購不停:前青海首富控制企業或易主

2025-01-12新聞
近十天之前,國內礦業巨頭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的掌舵者陳景河剛剛呼籲,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礦業需做好「過冬」準備。然而,這絲毫不影響這家正在向全球礦業第一梯隊邁進的企業不斷擴大規模的野心,2025年的第一樁並購已呼之欲出。
1月9日深夜,前青海首富、近年來負面纏身的肖永明家族控制的藏格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藏格礦業」,000408.SZ)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西藏藏格創業投 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藏格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林吉芳女士,以及第二大股東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新沙鴻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沙鴻運投資」)的通知,正在籌劃股份轉讓事宜。
藏格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轉讓比例預計占公司總股本的17.51%、新沙鴻運投資股份轉讓比例預計占公司總股本的7.21%,合計股份轉讓比例預計占公司總股本的24.72%。藏格礦業稱,該事項可能涉及公司的控制權變更。
而此次交易對手方正為近年來不斷「買買買」的紫金礦業。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紫金礦業全資子公司紫金礦業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已持有藏格礦業0.85%的股份。
這也意味著,如本次交易順利進行,紫金礦業及其子公司持有藏格礦業股份比例可能超過25%。1月10日起,藏格礦業已經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1月10日開盤前,紫金礦業釋出了相關公告,提醒公司正與藏格礦業第一大股東藏格創投及其一致行動人、第二大股東新沙鴻運投資就潛在收購事項進行商討,潛在收購事項可能涉及藏格礦業的控制權變更。紫金礦業同時提醒,本次收購尚需等待公司董事會的批準及收購協定的正式簽署。
藏格礦業成立於1996年,從青海察爾汗鹽湖起步,隨後進軍西藏銅礦、鹽湖,於2016年借殼金源谷完成上市。創始人肖永明的身家也隨之暴增,2016年,胡潤百富榜肖永明家族以265億元位列全國第64位元,成為青海省首富。
從目前股權架構來看,藏格創投及其關聯方肖永明、林吉芳(肖永明配偶)、永鴻實業合計持有藏格礦業股份比例為37.51%,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肖永明。新沙鴻運投資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17.21%。新沙鴻運投資則由國內民營鋼企龍頭沙鋼集團全資控股。
藏格礦業下屬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擁有察爾汗鹽湖開采面積724.3493平方公裏,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現已成為國內氯化鉀行業第二大生產企業。此外,藏格礦業在2017年成立全資孫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銷售和技術咨詢,電池級碳酸鋰產能一年達1萬噸。
不過值得關註的是,作為藏格礦業的實控人,現年60歲的肖永明近年來負面不斷。就在2024年4月,公司曾公告披露,肖永明因涉嫌刑事案件被自貢市公安局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近半年後,自貢市公安局解除對肖永明的監視居住措施。而在此之前,肖永明還因財務造假、陷入稅務風波等引起公司震蕩。
根據西藏礦業旗下業務來看,紫金礦業此次收購意在加強公司鋰板塊。
30年成立的紫金礦業近十年來在銅、金板塊上的表現極為搶眼。就在過去的2024年,該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和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去年前三季度,紫金礦業礦產金54噸、礦產銅79萬噸,分別同比增加8%、5%。實作營收2303.96億元,同比增加2.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3.57億元、同比增加50.68%。
截至2024年年末,紫金礦業總市值4019億元,同比增長25%,居A股市值第26位。
盡管鋰價下行,但紫金礦業並不想錯過這一和新能源產業息息相關的資源布局。該公司自2021年開始布局鋰資源,在之前披露的2024年中報中該公司提及,公司強化了鋰產業領導小組的職能,並積極推進「兩湖兩礦」鋰板塊建設,即阿根廷3Q鹽湖、西藏拉果錯鹽湖、湖南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剛果(金)馬諾諾鋰礦。
就鋰板塊的發展,紫金礦業此前也明確表示,現階段鋰行業供應過剩局面未得到明顯逆轉,鋰價跌勢短期還將持續。但公司認為,價格的快速下跌有助於供需兩端盡快實作再平衡,而中長期全球新能源汽車、儲能行業需求空間仍大,預計2030年全球碳酸鋰需求將超過300萬噸。
紫金礦業稱,隨著本輪庫存、產能出清周期的完成,未來需要相對合理的鋰價來刺激鋰供應釋放從而響應需求的增長。紫金礦業此前釋出的【關於未來五年(至2028年)主要礦產品產量規劃的公告】顯示,將力爭提前2年(至2028年)達成原定至2030年實作的主要經濟指標,屆時主營礦產品年產量將形成銅150萬-160萬噸、金100-110噸、鋅(鉛)55萬-60 萬噸、銀600-700噸、鋰(LCE)25萬-30萬噸、鉬2.5萬-3.5萬噸的規模,主要經濟指標有望進入全球前3-5位。
實際上,對關鍵新產業礦產的加碼是當前全球礦業巨頭的共同舉措,紫金礦業也不例外。
陳景河在2024年最後一天發表的新年致辭中寫道,礦產作為工業和能源的「糧食」,供應安全成為大國重大關切;逆全球化及資源民族主義思潮湧動,供應鏈、產業鏈將面臨嚴峻考驗。中國工業化對礦產需求造就的超二十年「全球礦業超級周期」落下帷幕。中國需求變化對全球礦產供需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傳統大宗礦產將步入低增長甚至負增長時期。
陳景河同時強調,能源革命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催生大批新技術、新產業,關鍵新產業礦產需求大幅增長,但市場過度「內卷」及價格戰,給業內企業帶來極為嚴峻挑戰。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礦業作為原材料產業恐怕難以獨善其身,需做好「過冬」準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紫金礦業在「雙迴圈」大變局的大背景下,也在戰略性微調加大國內及周邊國家的投資布局,其中西藏板塊正是紫金礦業的重點。而紫金礦業和此次潛在交易標的藏格礦業之間此前在西藏已有交集。
此前,藏格礦業參股巨龍銅業實作對銅礦資源的延伸布局,目前是巨龍銅業的二股東,持股30.78%。2020年7月,紫金礦業宣布完成對巨龍銅業51%股份的收購,交易對價合計為人民幣38.83億元,成為巨龍銅業第一大股東。正是因為紫金礦業的入主,彼時因資金出現短缺而處於停建狀態的巨龍銅業旗下礦區才重新迎來生機。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