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切都是國家給的,國家需要時,我可以全部捐出」,這番「義正辭嚴」的話,出自曾經的許家印之口。 距離許老板事發已經有一段日子了,目前雖沒有更多的訊息傳出,但可以肯定的是:許家印開了一個很壞的頭,一旦沒處理好,只會讓更多的人抱有僥幸心理。
當初,許老板義正辭嚴的說道:「必要時,會將自己的一切全部捐出」,可誰也沒想到許家印這話是竟是「真假參半」,捐是捐了,但不是捐資產,而是「捐了」整整2.4萬億的債務。 而且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更過分的是許老板一邊將債務留給國家,一邊卻想著自己怎麽獨得利潤。
甚至在其公司暴雷之初,許老板首先想的不是怎麽還清債務,而是趕緊與妻子丁玉梅「技術性離婚」,且有傳聞稱丁玉梅靠著離婚分得500億資產,並已完成海外轉移。 另外,據傳離婚後的許家印,曾在債務徹底控制不住後試圖悄悄溜走,效仿當年賈躍亭的「下周回國」。只可惜,這一次好運並沒有眷顧許老板,最終被有關方面徹底控制。
毫無疑問,許老板的結局給國內地產圈敲響了「警鐘」,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許老板能捅出這麽大的「窟窿」,絕非他一人之力能夠做到的,這背後肯定還涉及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當然,對於如今的許老板而言,要想獲得一個好下場也只有一條路可走:坦白交代所有問題,並將之前得到的好處一一吐出。
事情也的確是這麽發展的,據市場訊息,本月22日,許家印個人持有的位於香港山頂布力徑的兩處豪宅已經被債權人申請接管,經初步估算,許老板的這兩處豪宅總價值已經超過15億港元。 不過,就許家印的贖錯之路來說,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那麽可能有人要問了,許家印位於國內的資產還好說,可已經被丁玉梅帶走的500億又該怎麽辦?
坦白說,對於許老板的這一手「移花接木」,目前還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可以解決。參考潘石屹,此前也是靠著這一手完成了近300億資產的轉移,不過相比於許家印,潘石屹的辦法要高明許多。 早在SOHO上市之初,潘石屹就已經開始了他的布局,先是讓妻兒嫁入美籍,然後以捐款為由,將國內資產轉移到妻子賬戶名下,同時還透過大量購買海外房產來分攤風險。
緊接著,潘石屹又借交流為由,斥巨資入場當時已在歐美具備一定規模的老退幹預市場。不過後來潘石屹逐漸膨脹,不僅在個人賬號上公開炫耀其所接觸的前沿成果(「萊特唯建」類技術前代),更是略帶諂媚的誇贊道:「感覺指甲長更快,國內有錢都買不到」。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潘石屹的嘚瑟很快就被人狠狠打臉,有網友扒出,潘石屹口中的「萊特唯建」類前沿技術,雖然在牛津作證中的確令年老個體回溯青年樣狀態,可卻並非如他所言:國內有錢都買不到。
原來早在2015年,港富李氏曾親赴北美,並將這類令其發出「又回後生仔」感慨的前沿技術,納入到了旗下商業版圖。而在李氏的推動下,「萊特唯建」類物已落地國內多年,檢索亰東、天錨等相關反饋區,更是不乏「狀態更好了」、「不易疲憊」等高頻字眼出現。 再反觀潘石屹,雖然最終並未落得與許老板一樣的結局,但和「過街老鼠」也並無區別。再說回被丁玉梅帶走的巨額資產,雖然目前沒有辦法解決,但只要人還在,總歸是能想出辦法的。
不過說到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如果許老板的這些海外資產真的被成功追回了,那麽又該怎麽處置呢?是優先賠償給債權人,還是用於保交樓呢? 站在實際角度出發,如果真的能追回這筆錢,那麽最應該完成的還是「保交樓」。畢竟,許老板的債權人都是一些海內外資產方,這些人雖是有所虧損,但早年間投資許家印的時候也同樣沒少賺。
但對於那些買了「爛尾樓」的業主而言,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努力奮鬥了半輩子,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於情於理,這筆錢如果真的被追回,那麽最應該還是優先保證「保交樓」。對此,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