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北京:明年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專項行動

2023-12-30新聞

據網信北京微信公眾號訊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為貫徹落實【條例】,紮實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切實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健康、積極的網絡生態,北京市網信辦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屬地網站平台開展為期3個月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專項行動。本次專項行動立足廣大網民反映強烈的典型亂象,集中整治內容導向不良、未成年人網絡沈迷、個人私密保護不力3類9個方面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

整治誤導未成年人價值觀問題 1.有害資訊隱形變異、花樣翻新。 透過諧音詞、變體字、表情符號等形式傳播色情低俗、賭博迷信等內容;利用影片剪輯、影視二創、動漫改編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畫面;利用AI等新技術生成涉未成年人色情低俗等資訊。

2.網絡欺淩、網絡暴力傷害身心健康。 使用網絡爛梗對未成年人進行侮辱謾罵,透過惡意P圖、編造謠言等方式對未成年人實施侮辱、誹謗、威脅或者惡意損害形象的行為,給未成年人心靈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3.「飯圈」拉踩引戰誘導無底線追星。 開設以應援集資、投票打榜、刷量控評等為主題的網絡社區、群組、話題,誘導甚至強制未成年人參與「飯圈」粉絲互撕、拉踩引戰、應援集資、投票打榜等,導致非理性消費。

4.宣揚炒作炫富拜金、享樂主義文化。 透過炮製所謂「精致生活」文案等方式,炒作未成年人奢侈著裝、昂貴文具、消費奢侈品等內容,鼓吹價格攀比、拜金主義,誤導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的價值觀。

整治未成年人網絡沈迷問題 1.對未成年人使用者不辨識、難辨識。 平台在申請註冊環節執行實名登入、身份辨識要求不嚴,在日常管理環節透過使用者行為特征辨識未成年人使用者的技術能力不強,導致未成年人利用成人賬號登入使用網絡情況易發多發。

2.演算法推薦無導向、不科學。 針對未成年人個人興趣持續向其推播娛樂化、低俗化等內容,誘導未成年人使用者不斷增長網絡使用時間,導致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沈迷網絡,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3.未成年人模式不管用、不好用。 未成年人模式入口不醒目、技術漏洞明顯,未成年人使用者可透過解除安裝重裝、忘記密碼等方式繞開「時間鎖」功能,或選擇第三方賬戶登入繞過未成年人模式。監護人模式功能設定不夠便捷,缺少時間限制、消費額度管理等基本功能。適齡內容單一,未能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分級分類設定內容、功能,影響使用者使用體驗。

整治侵犯未成年人個人私密問題 1.「開盒掛人」侵犯個人私密。 透過「開盒掛人」「人肉搜尋」等方式惡意傳播泄露未成年人身份、住址、學校等私密資訊,甚至以此對其實施敲詐勒索、網絡詐騙,對未成年人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困擾。

2.不良社交誘騙未成年人。 利用未成年人防騙意識薄弱,打著「個性交友」「招募童星」等幌子,誘騙、脅迫其進行「裸聊」或者發送「裸照」「裸體影片」暴露身體私密部位,甚至實施隔空猥褻。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我們呼籲平台、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參與、協同共治,聚全社會之力織密未成年人用網「防護網」、畫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清新清朗、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向北京市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平台以及各網站平台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

1.北京市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平台舉報網址:www.bjjubao.org.cn

2.北京屬地重點網站平台舉報途徑:

www.bjjubao.org.cn/2023-04/23/content_42964.html

編輯 辛婧 來源:網信北京微信公眾號

值班編輯 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