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就是,要相信未來。
這兩年給我的最大感觸是什麽呢?
人類都是二極管,都會被眼下的形勢蒙蔽而去做選擇,大家都愛講什麽不要被市場的恐慌情緒所影響,但到頭來發現自己才是那個恐慌情緒的制造者,高情商講叫後知後覺,低情商說就是前倨後恭、人雲亦雲了。
比如說2020年的至暗時刻,有人在看美聯儲的降息擴表,準備投了,有人看了網上資訊說再投是智障,還有最近這段行情吧,有人說經濟遇冷故事藥丸,還有人看北上廣深康復就開始投資了。
於是結果也很明顯:
有的人,反應快一點,就吃到了紅利,而反應慢的人,就吃不到。
如果大家12月中旬那會兒開始投資,買啥賺啥,但反而這兩天回過味再來投資,那就可能遇到了後撤,但再看年後的行情,也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看了互聯網的貼文,你會覺得經濟不行,開年沒啥希望了,但實際你縱觀歷史規律,明年行情反而可能是有希望的。
快一步,步步都快,慢一步,步步都慢,這就是市場的認知差異。
但有個前提是什麽?
大家的情緒很容易波動,就像最近政策的最佳化一般,實際看下來就是兩種時代的變化了,我們本以為會很難適應,但實際走的很順暢。
而且普通投資者很難準確感知到市場的變化。
能堅持每天看盤的投資者,少之又少,能準備回答出最近那些板塊是熱點的投資者,幾乎沒有,大多數投資者是什麽樣呢?
看市場的訊息來判斷。
一有「牛回,速歸」,就趕緊沖進去買一波,再一看「市場沒啥訊息」,就默默調倉跑路,沒錢了就割,有錢了就套,賺錢與否全看天意。
普通投資者接觸資訊面偏窄,而且往往還不夠精確。
這個時候,大家可以透過找基金經理的看法來了解市場,他們的觀點不一定就是對的,但一定是能反應一些問題的。
每天時刻接觸市場的他們對市場敏感程度都是很高的,他們離市場最近,是市場情緒最精準的反饋者,即使有再小的行情,他們也會反應到位,來判斷這波是輪動還是大行情的開始。
他們不一定都是市場的贏家,但他們一定是市場的全勤者。
為了在開年這個時間節點,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行情,支付寶理財直播「開年基民十問」,向網友征集了十個今年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並邀請基金經理線上解答。
我去看了直播,覺得還是蠻有助益的。
其中我最喜歡國泰梁杏經理面對基金虧損的態度。
如果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確實不行,跑不贏基金產品的這個業績基準,也跑不贏大部份的同行,那確實就是基金經理,也是基金公司的這個責任了
相較於那種賺了說自己牛皮,虧了就談暫時性調整前倨後恭的態度,我反而比較是欣賞這樣的態度:
賺了是應該的,基民有利潤,基金管理者有分成,但虧了就沒啥了。
虧損的時候,連呼吸都是錯的,這是每個投資者都該有的態度,畢竟對基金管理者來講,他們只是工作不順利,但對廣大基民來說,那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虧掉了。
然後是「關於防疫政策調整後,明年市場會如何?」這個問題。
我註意到開年十問裏,支付寶理財討論區基民關註問題裏就有疫情後市場行情這個事,另網友也希望格外講講這個點,這也挺符合投資邏輯的:
過去的事已經成了既定事實,還是看未來會好點。
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家都很關註的事。
按照財通易小金的說法,2021年、2022年的實體經濟執行狀況對市場其實有很大的一個影響,尤其是對線下的這個實體經濟、服務業造成了較大影響,但預計隨著政策的調整,2023年線下消費、交通出行整個的復蘇是非常快的。
整體來看,基金經理對整個這個問題是比較樂觀的,還是傾向於2023年會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我的看法也很簡單,2023年行情應該不會差。
不為別的,就是信心兩個字,外資流入就很好反應了這塊指標。
就這段時間,外資流入市場的額度已經超過了過去一年,外資套路也不復雜,就是認準了買買買,然後拿著等上漲就好,集中突出了一個一力降十慧,而這段時間在外資的加持下,市場已經向好不少了。
外資素來有最聰明的資金之稱,跟著他們買,出問題的可能性不大。
再說今年基民普遍關心比較多的一個「買基」問題:
為什麽買了中低風險基金還會虧?
不是說這些基金都是低風險的債基,理論上都能賺的嗎,為什麽還會跌個不停呢?
這裏實際牽涉到了理財產品的凈值化改革。
在這塊,銀華王浩經理也給出了解釋,往年的這個中低風險產品,是很少發生虧損的,因為過去會透過一個利潤的蓄水池把它調整成一條穩步上漲的直線,但現在不行了,現在理財產品必須透過實際情況算出來並體現在這個每天的凈值報價上,必須是每天都有波動的。
即使偶爾碰上一些意外情況,它階段性的短期的實作了下跌也是有可能的。
但需要的註意的是,只要是不出現極其惡劣的這個金融市場動蕩,還是很快就會透過一段時間恢復凈值上漲的。
這種模式和過去實際差距不大,只是過去這一塊是被掩蓋了被保護了,現在則是把事實的真相告訴大家了。
這塊的邏輯實際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說白了,就是過去市場整體向好,有些許風險也能被覆蓋,現在為了規避系統性風險情況發生,就把這些細微的風險給披露出來的,但整體看下來,問題都不會大。
因為底層邏輯沒變。
一般低風險理財構成都是90%債券、10%權益,只要那個90%債券不跌,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而10%權益部份的波動是很容易被債券收益給覆蓋掉的。
而對大家比較關註養老金問題,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我認為養老金前期是不會虧的,千金市馬骨,現在不賺錢,吸引不到人,所以這塊是有機會的。早期個人養老金一定不會虧。
大家來細想這裏的邏輯就好了:
上面費心費力弄了個個人養老金,想的是大家沒事都把錢投到這裏,那麽靠什麽來吸引人?
銀行拉指標?
不可能的,錢在大家手裏,這樣搞沒用的,最後走的只能是先讓一些使用者拿到好處,賺到一筆,達到千金市牛骨的效果,來激勵其它人一起來投資。
所以這塊我是不擔心的。
還有其它的投資問題,大家可以支付寶搜尋「開年十問」進行觀看,去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資訊。
就我個人而言,關註我時間久的朋友都清楚,我的路還是比較穩妥的,不喜歡咋咋呼呼的亂調倉去做短線,而是喜歡做長期。
目前自己的持倉很簡單,大倉位的中國平安,已經有了一定的投資回報,看短期的線來說,可能會有一個小振幅的調整,但無所謂了,硬抗就好了,我還是比較看好這只票未來表現的,然後我接下來可能會看好2023年牛市的可能,會適當配一些券商ETF,然後再看看預期表現。
當然,我要說的是,我並不是看近期券商表現向好而做的決定,就從技術面來說,這種表現不過就是短期的,我看的還是一個長期牛市的訊號,以及看看配資會不會放開。
最後還是想跟大家說點什麽。
市場上從來就沒有什麽別人恐懼我貪婪的說法,說白了大家還是要比市場絕大多數人要想的深一步才可以,不要深太多,就是深那一步。
深太多,苦等行情,往往等不到,不夠深,就會錯過,甚至套牢,而對2023年的經濟形勢來說,我還是整體看好的。
我覺得真金白銀的持倉比寫什麽要有說服力多了。
不過,以上都是我個人對於今年經濟走勢的一些小預測,不能直接作為大家投資的指導方向。具體的實際情況可能還需要大家擦亮雙眼好好判斷,無論是投資還是理財,都需要有自己更獨到的分析與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