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理朱镕基從不輕易給人題字,但他曾給薄一波同誌送過一幅畫,並在上面題字:「九十已過,百歲可期」。
這幅畫掛在薄一波家裏客廳的墻上。
不過,2007 年 1 月 15 日,還差 38 天才滿 100 歲的薄一波在協和醫院,平靜地走了。
沈痛哀悼後,這位開國元勛、富國功臣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他的墓前常年有鮮花環繞,雖然他已經逝世 16 年了,但國家和民族從未忘記過他。
就跟其他為國家、民族做貢獻的人一樣,他也在國家和民族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https://img.jasve.com/2024-9/e347e88aea4203fbc67f21338a5653b5.webp)
【薄一波同誌的告別現場】
薄一波同誌的墓在八寶山呢。
2007 年 1 月 21 日,他的遺體被運往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來為他送行。而這樣的場景,在 4 天前,也就是 1 月 17 日,也曾出現過。
當時,經過一番商議,大家決定在中南海不遠處的解放軍 305 醫院舉辦薄一波同誌的遺體告別儀式。
幾十年前,有一部份領導人,比如宋任窮、胡喬木,他們都曾在這裏度過自己的最後時光。
大家都覺得,在這兒給薄一波同誌辦告別儀式很有意義。
![](https://img.jasve.com/2024-9/3a24b60a7303584fdc6b06408bda2d33.webp)
靈堂位於解放軍 305 醫院後面,這裏除了播放【國際歌】和【在太行山上】等紅歌外,再無其他聲音,氣氛安靜又肅穆。
在候見廳和畫廊的墻上,掛著放大後的薄一波的照片。
人們走過時,還能看到他笑模樣,就好像他不曾離去,仍站人群中,跟大家一樣盼著國家越來越好。
早晨 8 點了,薄一波的家屬才強忍著悲痛開始迎客。
門口有個解放軍將領在幫忙迎客,參加告別儀式的賓客們已排起長隊,在 305 醫院的胡同裏挨個等著呢。
![](https://img.jasve.com/2024-9/b79717df92c372e47339455f602ce02d.webp)
他們開的車,車牌多是京 V 和 WJ,京 V 是中央軍委直屬車,WJ 是武警專用車。
這會兒,靈堂門口都放了上百個花籃了,它們的敬獻人來頭都不小。就像卓琳,一大早就過來了,獻上花籃後,還是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才進了靈堂。
後趕到的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他那時也已很老了。
在不少元老走進吊唁廳後,還有很多「紅二代」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他們大多是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班子的後代,所以他們敬獻的挽聯中,多數都稱薄一波為「伯伯」。
![](https://img.jasve.com/2024-9/12b7796d9f95ded3b7a1b34e4aa7b955.webp)
現場迎賓的人裏有薄一波的孩子們。
他們是薄一波的大兒子和三兒子,作為薄一波子女的代表參加了這場吊唁活動。
薄一波的其他兒女沒在現場。
![](https://img.jasve.com/2024-9/b7443b894be9a4579c82691b35cfbc2c.webp)
薄一波靈堂上懸掛著的一副挽聯,上聯是「一生革命傾心奉國浩氣長流天地」,下聯是「百歲勛勞竭智為民高風永貫春秋」。當問及薄一波之子對此的評價時,他表示,老同誌送來這幅挽聯時,他「猶豫了一下要不要掛起來」。
不過,他也了解他父親的為人,理解他父親的本意。他知道,如果他還在世,絕對不會允許他們為他掛這樣的挽聯。
因為薄一波覺得「盡心盡力未必盡職」「任勞任怨不能任功」。
![](https://img.jasve.com/2024-9/e62ce6967949c14168bf045ff7cc6e9b.webp)
他認為,作為黨員,只有黨、國家和人民才有資格對他的行為作出公正評價,別人包括他自己的評價都不算數。
薄一波很謙遜。
他一直覺得黨內有很多人比他有本事,他能出頭,是因為別人都犧牲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94ace950ff520c98d74cc4d4239c0baa.webp)
【薄一波的最後一天】
薄一波同誌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老革命,他也是一位難得的長壽老人。
他的一生很坎坷,但只要有機會為黨、國家和人民奮鬥,他都會堅定勤勞地工作。
他 80 多歲了,上午下午都在辦公,晚上也不休息,睡前還在談工作,簡直就是「日夜三班倒」。
陳雲還專門給他寫了一個條幅,上班就寫著「多做等於少做,少做才能多做」。
為了能讓他時刻警醒,陳雲專門讓他把條幅掛在洗臉盆架子上,就在寫字台旁邊,這樣他工作時一擡眼就能看見,就能意識到要多休息休息。
![](https://img.jasve.com/2024-9/84a2d992b6cb83c434c82184e53656e0.webp)
嗯,薄一波呢,他是看到了,但實在是忙得離不開手頭的工作啊。
李力安是薄一波的同鄉,曾與他在中顧委有過較長時間的合作。他在追憶薄一波的文章中特別提到了這件事。
李力安勸薄一波,要聽陳雲同誌的話,少做些工作,不要夜以繼日地幹了。
但薄一波「理直氣壯」地表示,自己做不到,就連陳雲同誌自己也做不到。
薄一波說自己時間有限,得抓緊時間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https://img.jasve.com/2024-9/47e2f4fef4a0a602224bb1913172ee0d.webp)
結果,李力安沒能勸他休息,反而陪著他接著忙工作。
2005 年,97 歲的薄一波身體抱恙,住進了北京協和醫院。
安安專門陪在醫院照顧他。
當時滕代遠的夫人林一,聽到這個訊息後,還帶著兒子,拿著兩本為紀念她丈夫誕辰 100 周年而寫的文集,趕到醫院去看望他。
薄一波寫了兩篇回憶滕代遠的文章,都在裏面。
![](https://img.jasve.com/2024-9/310e1b7f605b2836e8af03e2d1e8844b.webp)
這一次見面,林一看到薄一波面色紅潤、精神也好,就沒太擔心他的健康狀況,還誇他「一點都不像 97 歲的老人,看著還年輕些」。
薄一波被這麽誇贊,還幽默地說:「不像 97 歲?那像多少歲?79 歲嗎?」
在場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就連薄一波的女兒安安也在旁邊搭腔,說她父親的額頭連皺紋都沒有,「看起來一點都不像 97 歲的老人」。
可以說,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薄一波這點困難很快就能過去,他很快就會恢復元氣。
才過了不到兩年,這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就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https://img.jasve.com/2024-9/3686e73469569abf5a97400d6f35590b.webp)
薄一波在 2005 年 10 月患癌癥住院,5 個月後陷入昏迷,逐漸喪失表達能力,因此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他也未能給兒女或任何人留下只言片語。
2007 年 1 月 15 日,薄一波在醫院去世,聽到這個訊息,很多人都震驚了,接著就悲痛不已。
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舞蹈演員們連夜排練了三個舞蹈,分別是【太行山上】【五月的鮮花】和【國際歌】,準備以此來送別薄一波。
![](https://img.jasve.com/2024-9/dcc981294e30377f2e7465d50e5005f3.webp)
好多人從各地趕來,有不少白發老人,都去了北京 305 醫院悼念薄一波。
薄一波的老鄉們也念著他為家鄉做的事,趕忙跑來給他送行。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 1 月 17 日,就算天氣冷,告別大廳外也排起了 6 人一排、長達 300 多米的隊伍。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陸續趕到靈堂。
靈堂裏,薄一波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身上蓋著黨旗,臉上是放松下來才有的安詳。
他的靈柩旁和靈堂外,家屬、故交、友人的後輩以及群眾們悲痛不已,不少人已泣不成聲。
![](https://img.jasve.com/2024-9/e4d9100b90d0cbd365b9e4cf5435bdc9.webp)
【薄一波同誌的墓地】
薄一波逝世後,人們都會到北京八寶山公墓紀念他。
那兒有個薄一波的墓。
薄一波去世後,與妻子胡明合葬。
後者早走了四十年,結果兩人同月同日一塊兒沒了。
可以說,薄一波等了 40 年,才等來和妻子重新享受的一天。
薄一波和胡明是一對恩愛夫妻,也是一對患難夫妻。
![](https://img.jasve.com/2024-9/139cc331e4e4c800fa503e85f9756405.webp)
1967 年,胡明死了,薄一波根本不信。他手裏的鋼筆「啪嗒」一聲掉地上了,可他就跟沒感覺似的,啥也不想了。
80 年代,有人勸他再找一個,他卻直接拒絕了,說就算再找,也找不到一個像胡明那樣的了,找了也沒意義。
晚年時,薄一波在與兒女聊天時常常會提到胡明,還寫了一篇短文,講述了他與這位「女同誌」從相識、相知、相愛到分離、相思的全過程。
最後,薄一波署名「愛想閑事的老人」。
薄一波對胡明的情誼,孩子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https://img.jasve.com/2024-9/aec418cea13bb05dc4ea25776fb5551d.webp)
這也是薄一波去世後,兒女們促成這對夫妻合葬的原因。
所以,薄一波也是胡明。
每年來這裏悼念他的人,也都在悼念胡明。
他們有的人是專為薄一波來的。
這些人都很感激薄一波,感激他為黨、國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也都很欽佩他的功績。
胡明 16 歲就投身革命,建國後,他先後在中財委人事局、建工部勞動薪金司、機械施工總局、技術情報局、第二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局工作,或挑大梁,或當副手。
![](https://img.jasve.com/2024-9/bf7e0560a3204f7f06578eba57e997ad.webp)
她也是個對黨、對國、對民有貢獻的前輩。
哎,就是因為一些原因,她沒機會施展更多才華了,這讓等著和她一起做貢獻的薄一波也留下了很大的遺憾。
當然,除了這兩類,還有第三類人也會來。
他們就是被薄一波和胡明之間感情感動的普通人。
胡明年幼時就聰慧過人,心懷大誌,心懷大我,於是她敢以女子之身,投身艱苦的革命事業。
和薄一波相識、相愛後,她與薄一波之間的步伐保持一致,始終堅定地走在為黨、為國、為民奉獻的前沿。
後來薄一波歷經波折,胡明始終是他的依靠,且毫無怨言。
![](https://img.jasve.com/2024-9/ef0ed4468f6524f4078cac9c02a5399a.webp)
即便後來丟了性命,心裏也只有遺憾,沒有後悔。
然而薄一波在妻子離世後,40 年來一直沒有停止對她的思念。
他這輩子都沒想過再娶,不想讓任何人破壞他倆純粹的感情,也不想弄臟他和她之間的感情。
這樣深情的人,肯定有很多被感動到。
這些人可能不相信人有下輩子,也不相信人能再世為人,但還是帶著美好的祝願,盼著他們合葬到一起後,真的能夠重逢。
![](https://img.jasve.com/2024-9/13a839cb6e2eb3c7cb3ff40d9a36cd06.webp)
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祭奠薄一波和胡明。
他們大多會帶一束精心挑選的鮮花,然後端端地放在薄一波和胡明的墓前。
在鮮花的環繞下,就像春天從未離開過一樣。
大家都想把最美的風景,分享給這兩位令人尊敬的前輩。
零八年初,薄一波同誌的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卓琳同誌和喬石同誌都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