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 ——著名史學家柳詒徵
孔子常言:「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誌不廣。」 時代變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正如魯迅所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或遠在天邊,卻千絲萬縷,如近在眼前。
孔子,名丘,字仲尼。 名字的出現就把我們的思緒拉到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作為華夏思想之光,孔子與山丘就有著不解之緣。傳言道,孔子父母曾在尼丘山上祈禱,所生孩子腦袋中間居然勻稱凹陷,儼然尼丘山,因而取名「孔丘」。
一、時代背景
孔子,字仲尼 ,魯國陬邑人。生於公元前551年,逝於公元前479年。出生正是春秋末年,中國社會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社會正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大約在孔子的前三四代就沒落,失掉了貴族的地位。由於宋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傾軋,孔家避難流落到了魯國。
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者,儒學教育理論的奠基人。
孔丘生活在春秋末期 。當時, 在經濟上, 土地私有已得到確認,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向封建生產關系變革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在政治上, 王權已經衰落,政權的控制在逐級下移,舊貴族的沒落和新勢力的興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周禮遭受嚴重破壞,社會動蕩不安。在思想意識上,一些傳統觀念已經動搖,另一些適應時代變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賢」思想都有發展。時代變化給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響。
孔丘生長在魯國, 魯國的社會變革開始較早。公元前594年實行 「初稅畝」,標誌著經濟變革的開始,新舊勢力的矛盾逐步趨於尖銳。 魯都曲阜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著西周的傳統文化,這種社會環境和歷史文化,給他留下較深的烙印,是他在政治觀、教育觀上存在 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復古 這種兩重性矛盾的重要根源。
二、孔子生平
孔子, 三歲失去父親,在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長大,又在17歲時失去母親 ,獨自尋找生存發展的道路。日後成年的孔子一直提倡「克己復禮」,無疑與他早年的生活經歷是有著密切關系的。
年幼的孔子,可不只是光知道玩耍,孔子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孔子的母親顏徵從鄉下遷到了魯國都城。生活的清苦、地位的低下不但沒有消磨掉孔子的意誌, 反而是讓孔子更加堅強 。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吾十五而誌於學」。因為,此時的孔子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正是因為如此,此時的孔子才如此的愛好學習並善於學習。
在困苦的環境中,孔子慢慢長大了。窮困生活的磨煉,使孔子身體很健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豐富,他的性格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他一改過去的靦腆內向而廣交朋友, 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 他的知識越來越廣博。 17歲那年,相依為命的母親又不幸病逝,孔子悲痛欲絕。
失去了雙親的孔子曾一度悲觀失望,成天無所事事,在街上閑逛。有一天,他正閑得無聊,聞知魯國的貴族季氏宴請名流,便跑去了,想擠在人群裏混碗飯吃。誰知還穿著孝服的孔子一去就被看門人認出來了,他對孔子喝道:「我們今天請的是有地位的人,不是請叫花子,你趕快走吧!」孔子當著眾人悻悻地退了出來。這件事對孔子打擊很大。他認識到,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無所作為,將永遠沒有地位,永遠被人瞧不起。從此以後,孔子 閉門思過,發憤讀書 。沒過兩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方面的知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為遠近聞名的博學多才的人。
大約在30歲(前522年)左右時 ,正式招生辦學,開始他的教育生涯。他招收學生,對年齡不予限制,以個別教學為主,集體講學為輔,有時也在戶外開展教學活動。他的私學,產生了社會影響,不僅吸引了平民出身的學生,也吸引了個別貴族學生。 辦私學,雖不是孔子首創,但是孔子辦私學的影響之廣之深是空前的 ,是中國教育史上同「學在官府」相對立的「學移民間」的劃時代的標誌。
他一面為師,一面繼續學習,向一切有知識的人學習,還利用機會出去遊學。為了教學需要,他註意對歷史文獻進行整理研究,編成【詩】、【書】、【禮】、【樂】等教材。
大約在40歲左右, 他形成了自己的學說,並透過講學活動擴大宣傳,爭取信徒,在私學組織的基礎上,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對魯國產生政治影響。
大約50歲(前501年)時 ,獲得從政機會,魯定公任命他為中都宰(中都在今山東汶上縣西),頗有政績,後提拔為管理建築工程的司空,再提拔為管理司法事務的司寇,曾參與國政 3個月,因與執政者季桓子政見不一,終於棄職出走,學生也隨之而去,他的私學也即成為流動學校。
公元前497年,孔子帶著一批學生,乘著馬車開始了他 長達14年之久的流浪生活 。他們來到城外的十字路口,往哪裏去呢?往東是對自己不懷好意的齊國,去不得。往西是衛國,魯衛兩國是「兄弟之邦」,關系比較密切,當權的衛靈公執政已經38年,國內政局也比較穩定,到衛國可能會有所作為。於是,孔子便選擇衛國作為存取的第一站。
孔丘離魯周遊列國,同行的弟子有數十人,一面進行政治遊說活動,一面進行教育活動,先後到過衛、陳、宋、曹、鄭、蔡、楚等國,奔波14年,走到哪裏,都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只有在衛、陳稍受禮遇,其他則受冷待, 甚至遭到武力威肋和圍困。在累受挫折的情況下,他仍不消極,還是講誦弦歌不衰。
三、著書立說
在現實中處處碰壁之後,孔子認識到應該轉變努力方向,整理典籍,傳播文化,以待將來。離開魯國十四年後,孔子返回故地, 68歲那年,他受禮聘返魯,被尊為國老。
孔子走訪列國14年,備受艱辛,屢屢碰壁,雖然政治上一無所獲,但他卻利用這個機會,實地考察了沿途十幾個國家的風俗民情,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回國後,他對這些資料進行了鑒別、分類、分析、綜合,終於 整理出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第一次系統清理了中國古代文化典籍,成為中華民族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
孔子晚年非常喜歡【周易】,對之反復研讀,以至於連線簡冊的繩子被他翻斷了多次,所謂「韋編三絕」即來於此。孔子寫了【彖辭】【系辭】【象辭】以及【說卦】【文言】等內容,相當於給【周易】編寫了若幹篇闡釋論文,有助於後世對易經的全面深入了解。此外,還必須提及孔子寫作【春秋】。孔子透過【禮】【詩】【易】等著作表明了自己與周文王等聖賢一脈相承的價值觀念,如何在現實中有效運用,則需要透過實際史例來加以示範說明。由此也可以說, 孔子的【春秋】算得上典型的案例教學 。孔子以道統為準繩,透過歷史書寫來校正時世。對歷史人物的褒貶,都是利用簡約的文辭來委婉表達。【春秋】弘揚了正道的標準,天下的亂臣賊子感到害怕。
孔子從30歲開始收徒講學, 一生從事教育活動,成果累累 。特別是他晚年回國後,更是集中精力,把晚年余熱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他總結歸納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如啟發數育,舉一反三:因材施教,發展個性;聯系實際,褒貶時事;學思結合,相得益彰等等。這些數育方法直到現在還有很大的影響。晚年的孔子,除對自己整理歷史文獻、培養學生而快慰,日子過得並不舒暢。孔子回國的前一年,他的妻子不幸病逝。回國後的第三年,惟一的兒子孔鯉又去世了。老年喪子,人之大哀。孔子忍受營生活給他的種種磨難。接著,他心愛的學生顏淵、子路也一個個先他而去。打擊一個接著一個,至此,孔子再也沒能振作起來。公元前479年,夏歷二月十一日,孔子終於走完了他漫長而又坎坷的一生,在家鄉病逝, 終年73歲 。
孔子在教育領域大獲成功, 兼通六經的七十二人,弟子數量多達三千 。孔子死後,弟子們按照禮制,服了三年之喪。子貢對老師的感情尤其深,服喪前後達到六年。在此期間,孔子弟子以及魯人陸續前往墓地附件安家,多達一百多戶,形成孔裏。再往後,人們開始建廟,對孔子進行祭祀,這就是 孔廟的發端。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我們都以為孔子教學,是把學生們聚集到一起,講深奧的治國安邦的大道理。其實不然,孔子 教學的內容分為六部份:禮、樂、射、禦、書、數,總稱六藝。 每一部份,又都有系統而詳盡的分支,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知識體系,從理論知識到實踐運用,幾乎無所不包。而孔子 僅憑一己之力,完成了的全科教學。
孔子被後世尊為 萬世師表 ,不僅僅因為他是個優秀的老師,更重要的是他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他的觀念裏, 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應對方法,以及針對不同的人,傳授不同的知識。
同樣是問怎樣才能把天下治理好的問題。
齊景公問,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父子子。」只要君王、臣子、父親、兒子都各自有各自該有的樣子,待在各自應該待的位子上,天下就得到了治理。
蔡國的葉公問,孔子回答說:「最重要的是讓遠方的人來歸附,讓近處的人服帖。」
魯哀公問,孔子說:「最重要的是選對合適的人來治理國家。」
冉雍問,孔子說:「待人要謙恭有禮,使用民力要謹慎。」
子路問,孔子說:「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和表率。」
孔子以後近四百年的時間,儒家思想被官方確定為唯一的官方指導思想。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孔子更是被尊為萬世師表。
下篇結合教育學考研的內容講孔子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