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波動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帶來金融中心競爭格局的持續變化。
一份頗具影響力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顯示,中國有3個城市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十名,其中,香港反超新加坡再次位居全球第三,深圳重返十強行列。
這份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釋出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6)」,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本期GFCI共有121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上海、深圳、法蘭克福。
GFCI 36全球十大金融中心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詳細報告顯示,全球金融中心整體平均得分經過前兩期連續上升後,本期小幅下降0.42%。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外,其他地區金融中心平均得分均出現下降。排名方面,46個金融中心排名有所上升,17個保持不變,58個出現下降。報告指出,地緣沖突仍是金融人士最為擔憂的風險。
頂級金融中心方面,紐約、倫敦繼續占據前兩名,香港在經歷了連續四期排名落後於新加坡之後,本期超越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與新加坡的得分差距擴大至2分,並與排名第二的倫敦僅差1分。與此同時,美國金融中心再次展現趕超優勢,芝加哥、洛杉磯排名分別上升3位和1位。深圳排名上升2位,再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十強行列。
從區域來看,亞太金融中心整體表現不佳,區域整體評分較上期下降0.56%,區域排名前15的金融中心城市僅有香港和新加坡的評分有所上升,有9個金融中心城市排名出現下降,部份金融中心地位被北美金融中心取代。
北美地區整體評分較上期下降0.38%,但該區域14個金融中心僅有2個城市的排名有所下降,多數城市排名保持不變或上升。除紐約和舊金山外,華盛頓、聖地牙哥、波士頓、多倫多的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西歐地區整體評分下降最多,降幅超過1%。該地區金融中心排名分化情況突出,排名前15的金融中心中,除倫敦排名保持不變外,其他排名上升和下降的城市各占6個和8個。
報告指出,中國金融中心整體排名下滑,頭部金融中心面臨競爭挑戰。從本期指數看,香港地區及內地12個金融中心僅有2個城市的評分有所上升,其他金融中心評分均出現下降。從排名看,香港、深圳、成都和武漢的排名分別上升1位、2位、4位元和9位,青島保持不變,其他城市排名均有下降。
GFCI 36中國內地金融中心排名
記者註意到,盡管中國金融中心的整體排名有所下降,但在分項排名方面,香港、上海和深圳在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5個方面仍然整體位居全球前15行列。
GFCI還根據金融科技領域表現,對116個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發展水平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中美各占6席。其中,紐約、舊金山排名全球第一、第四,華盛頓、洛杉磯、芝加哥進入全球金融科技排名前十。深圳排名較上期上升1位,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香港排名較上期提升5位,位列全球第九。
金融科技排名前十的GFCI 36 金融中心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