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為自己而活的。
大概是10年前,一位高人無意間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句話之後徹底的改變了我為人處事的方式。
他說其實大多數人痛苦的根源都在於一直在被社會的標準所綁架,就這麽一句很普通的話,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想一下
如果說你這輩子不談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孩子不內卷,那麽你真正會遇到的困難是什麽?
在中國,真正阻止你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沒錢,真正困難的是害怕周圍人對你的評價,就像學生擔心考試考不好,考不好就考不好,考不好大不了下次再考。
事實上,她害怕的並不是考不好,她怕的是老師家長的失望和批評。
很多人都害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因為他想做的事很可能會讓其他人不滿意。
你可能不想結婚生孩子,但是其他人會說不孝要有三無後為大。
你可能想去詩和遠方,但是其他人會說你的父母尚在茍且,你有什麽資格去適合遠方。
你可能想換工作,想換伴侶,想幹這幹的,但是你不敢。
這些事本身並不可怕,你害怕的是被其他人認為是不負責任的,是不孝順的。
你害怕的事多了,自然就活得累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儒家文化。
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為自己而活的,而是為父母為家人為社會而活的,甚至可以說,人是為自己的社會評價而活的。
所以,身處儒家文化圈中的東亞中日韓人,家庭關要復雜和辛苦一些,而西方就不會這樣,他們認為自己感覺舒適才是最重要的,而外界怎麽看你,其實並不重要。
其實大部份人只要能不在意社會的評價,哪怕一個月掙個幾千塊錢,日子都能過得很舒服。
大多數人痛苦的根源都在於一直在被社會的標準錯綁架。
社會要求男人必須要買房買車。
社會要求女人要瘦要好看,要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一旦接受了這些社會預設的標準又達不到之後,你會很容易變得痛苦。
你想一想,是誰在你的腦子裏給你植入了這些錯誤的觀念?難道不是自古以來儒家思想嗎?不能為自己而活,這是儒家思想的弊端。
現在社會越來越原子化,社會評價是逐漸淡化的,壓力主要還是來自父母,父母他們那輩人是熟人社會,他們很在意社會評價
就拿不結婚生子來說,別人的評價其實沒啥殺傷力,完全無所屌謂,但父母的一句:為了你的事,我愁的整夜整夜睡不著就能讓你妥協。
可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應當是為了當牛做馬還30年房貸,繁衍後代。
最近越來越體會到這樣一段話: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長,只是開始修養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開始。」
和
「當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的時候,你的人生才屬於你自己。」
躺平的本質無非就是:我知道我成不了人上人,所以我選擇簡單安逸的生活方式
而且所謂上進是沒有盡頭的,永遠有人比你更有錢,更有地位。人生在世,如何生活的權利應當握在自己手裏,我命由我不由人。 【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一句話
我之所以寫徐霞客,是想告訴你: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相比,其實都算不了什麽。
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整個明朝,無論朱元璋,朱棣,朱由檢,還是張居正,王明陽等等,這些人都是被時代裹挾著往前走,他們或許在政治上,或許在思想上,占據頂峰,俾倪一切,可是他們在漫漫人生,真的快樂嗎?
至少,徐霞客是快樂的。
當然,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樂趣所在,可能朱元璋,朱棣,張居正的樂趣在於成就偉業,徐霞客的樂趣在於寄情於山水。
我們的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便是成功。
我是@江湖縱橫錄,專註於職場升遷、 人情世故 、社會經驗、個人成長。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紀大了都能會都能懂,但社會比的是誰先懂,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樣的命運。懂人情、知世故、會做人,提前30年改變命運。關註我,讓你少走彎路。
也歡迎各位誌同道合者一起交流,私人號:G37577705,添加即送【職場江湖升遷秘籍】、【 絕密人性天書72卷 】
點贊一定讓你今年暴富,關註狼叔,帶你看透這個操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