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日軍九路圍攻,劉帥伏敵16小時,不成改打追殲戰,陳賡斬敵二千二

2024-01-25新聞

1938年4月,日本大本營糾集三萬多兵力,兵分九路,圍攻晉東南抗日根據地。

4月10日前後,從東、西、北三面進犯的敵軍,相繼進入根據地。但是,八路軍主力已跳出包圍圈,劉伯承率領129師集結於晉冀豫三省邊境的涉縣北部待機。

日軍輾轉尋戰,處處撲空,不斷遭遊擊隊襲擊,於是行動十分謹慎。劉伯承原先準備在武安到涉縣之間打一個伏擊戰,主力部隊埋伏了16個小時,敵人沒有來上鉤。

true

怎麽辦?

劉伯承改於在武鄉和榆社之間打個殲滅戰。

4月14日,機會來了。日軍主力苫地米旅團由襄垣分兩路竄入沁縣、武鄉、遼縣、榆社,連日曲折奔馳,已經饑疲不堪。其中的一路柏崎聯隊附騎炮輜重三千余人,14日由武鄉進到了榆社。這股敵人原擬再往遼縣。但榆遼之間的公路已被破壞,大車不能通行,又因群眾早已「空舍清野」,無人、無糧,只得又向武鄉回竄。

劉伯承大喜!

這正是他希望的,甚至可以說,這正是他布置的。他立即派出一個連,搶在敵人前面攻占武鄉。這個連出發不久,又得知一股敵人押著很多牛車在山上向八路軍預期方向運動。劉伯承一邊聽著報告,一邊看著地圖,不禁歡呼起來:

「鬼子要向我們靠攏了,馬上就有大仗打了。」

他下令771團派兩個營,立即出發,連夜追擊這股敵人。

true



14日夜,劉伯承等人守在電話機旁。副師長徐向前說;「鬼子一天內,從武鄉到榆社,跑了個來回,有150裏路,夠他們受的。」

參謀長李達說:「榆社搞得好,給鬼子來了個空城計,鬼子是餓著肚皮跑路的。」

劉伯承說:「鬼子撲來撲去,搞不清楚我們在哪裏。我們卻一直盯著他們。今晚讓部隊好好休息,明天上午分配任務。」

第二日,師部率主力由涉縣北面向武鄉挺進,傍晚到達武鄉縣城西北。晚上九點左右,劉伯承得到報告,到達武鄉的日軍又已棄敵人又跑了,於是問李達:

「我們現在離武鄉縣城多遠?」

「只有十幾裏路了。鬼子輜重多,還有牛車,估計這時走不出二十裏。」

劉伯承當機立斷:「追!」

true



當即,他用電話給陳賡旅長下達追擊的命令,令他夾濁漳河兩岸並進。加撥689團歸他指揮;769團為後衛,沿武襄大道跟進。一共是四個團。陳賡在電話裏問道:「我們是不是見到鬼子就打,還是趕到鬼子前邊截住打?」

劉伯承說:「現在鬼子急於找我們。只要你們追上就打,他肯定要回過頭來打你的。」

接著,他又給另兩個團打電話,可惜電話線斷了。結果,那兩團遲到了約五個小時,使戰鬥受到了很大影響。

陳賡親率一個團先行,高速度行軍,果然追上了敵人。偵察報告,敵人主力已過長樂村,後面還有輜重和後衛部隊。這是好機會,正好揪住敵人這個尾巴,予以殲滅。

可打不打呢?這時陳賡手裏只有本旅的兩個團,比原定兵力少了一半。另外兩個團沒有趕到。機不可失!陳賡斷然說:「不等待後續的兩個團到來,立即實行突擊。」

他這個決心下對了,結果打響了有名的長樂村之戰。這一仗斃傷敵軍2200多人,騾馬五六百匹。129師傷亡四百余人。但這是關鍵的一仗。經過這一仗,敵人的九路圍攻,便以失敗而告終了。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劉伯承指揮長樂村之戰的前後過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