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代表委員話兩會|政協委員尹軍:加快航空醫療救援建設 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2024-01-25新聞
湖南省政協委員、衡陽市中心醫院院長尹軍。 人民網向宇攝
人民網長沙1月25日電 「把控黃金30分鐘緊急救援優勢,是提高救援效率、搶救生命的關鍵。」作為一名醫生,湖南省政協委員、衡陽市中心醫院院長尹軍深諳航空醫療救援對於快速救治急重癥患者的重要性,這次兩會他帶來的提案主要聚焦航空醫療救援建設的發展。
近年來,通用航空以其「高頻次、點對點、高時效」的運輸特點,在中國抗擊疫情、地質災害、森林消防等多種緊急救援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航空醫療轉運護送也已成為一種高效、可靠的緊急醫療救援方式。尹軍表示,在醫療層面,航空醫療救護透過直升機飛行方式能夠縮短搶救轉運時間,使病傷員盡快脫離災害或危險,從而達到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據悉,2017年,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與(UIA)聯合國際救援機構簽署航空醫療救援培訓合作協定,共同建設華中區空中醫療救護培訓中心,這也是該機構國內首個「航空醫療救護培訓中心」。以此為契機,湘雅醫院建設湖南省航空醫療聯盟,打造了覆蓋全省乃至華中地區的「黃金1小時」生命救援網絡。
「時間就是生命。」在數年從業生涯和前期走訪調研中,尹軍註意到,近年來湖南大力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和執行機制,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在「空地一體化」醫療緊急救援方面,無論是航空醫療救護點還是參與特殊醫務救護的操作技能均存在短板。
對此,尹軍建議,進一步加大省內應急救援能力的建設,全省各大三級醫院設立航空醫療救護點,規範設立停機坪,方便高速高效轉運危急重癥患者和各類突發事件中的傷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同時,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保障航空醫療救護參與單位正常運轉;針對參與航空醫療救護的人員,要進一步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對醫務人員的身心素質、操作技能和醫療裝備等嚴格要求,從而確保空中轉運途中的醫療安全,不斷提升航空醫療救護急救能力。(人民網湖南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