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假設一下,桃花源鎮是一個大鎮,一共30個公務員行政編,管轄5萬多人口。這行政編制:正科級的3人,分別是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副科級的崗位有副書記2人、副鎮長3人、人大副主席、組織委員、紀委書記、武裝部長、宣傳統戰委員各1人,然後還有派出所作為獨立機構一共4人,不參與普通鄉鎮幹部提拔。
這就多少人了?13+4=17人,那麽普通行政幹部就只有13人(其中還有人有別的職務)。看見沒,基本上一半都帶有領導職務,也就是說,一半都是官,典型的官比兵多,槍比人多。
你說提拔的機會大不大?
那當然是大啊!說句不好聽的,在鄉鎮一直幹,都能混上個一官半職,但是也就是這樣了,並沒有什麽太大的發展空。在鄉鎮所謂的提拔,也就是走向副科級的副鎮長很容易,但是還想再進步,那就難上加難咯。畢竟每隔五年,各地人大開始換屆,當地的幹部結構也開始調整,都會有一批20多歲的年輕人,走向鄉鎮副科級的領導職務。
你該不會天真的以為這些人以後的仕途就會起飛了吧?
很多人對於體制內單位有誤解,誤以為一些基層單位提拔個年輕人當個末尾副鎮長,就是什麽潑天的富貴,是幹部年輕化,尊重人才的體現。
其實也不止再鄉鎮,在體制內的很多地方,多的是20多歲就當副科級領導的現象,提的快不見得走得遠。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會在副科到正科這個坎,兜兜轉轉了20幾個年頭。到50歲了,崗位轉了一大堆,到最後還是一個正科級的幹部。等到57歲,快退休了,縣裏領導也照顧,提了個四級調研員虛職,轉入二線等待退休。
現在有這麽一個年輕人小瓜,22歲大學畢業考了桃花源鎮的公務員,25歲的時候被提拔成為副鎮長,成為當時縣裏最年輕的幾個副鎮長。20年過去了,他轉任過一堆副科級的實職,什麽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律委員一直到副書記的任上,他才成為二級主任科員的職級。他找了些關系和人脈,在42歲的時候,終於調進了縣裏,當了某個局的局長,成為了瓜局長。59歲,縣委書記給他提拔成為四級調研員,退二線等退休。
當他快60歲的時候,開始回憶起自己職場生涯的時候,一定還記得,人生高光時刻,是30多年前,自己成為整個縣裏最年輕副鎮長的那個上午,幾乎所有人都投來羨慕、嫉妒、鼓勵的眼神。仿佛他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仔。
又是一年換屆季,他看見名單裏又有一批20多歲的年輕成為了副鎮長,瓜局能想象到他們春風得意又豪情萬丈的樣子,這個像極了30多年前的自己。突然想起一首唐詩裏的句子: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日誤儒生。
提拔的早,不見得就走的遠。
提拔的快,不見得未來就坦途。
就那麽微小的級別差異,就讓很多人一輩子玩在裏面了。
其實吧,在體制內工作,很多地方的副科級實職,還有實職正科級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官。只不過是聽上去好聽的一個名號罷了,其實他們坐在那個位置上,底下人誰也指揮不動,幹活還得是自己沖在一線。表面上看是個領導職務,實際上只有面子,沒有裏子,責任都是他們背,活都是他們幹,當了領導職務就要承擔相應的職責,就得努力幹活。
還不如說這些個名頭是一道美麗的枷鎖。
因為按照正常的邏輯,你得先當副鎮長、副科長,你才能當鎮長、科長,以後才能當副縣長、副處長,一步一個腳印的升上去。很多年輕就像拉磨的驢,被這更高一級領導職務的「胡蘿蔔」吸引,不停的在幹活。這些年輕人到頭來,也無法成為自己希望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