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樂觀人士條件反射地認為這是「居民存款都拿去買買買」,但顯然4月CPI環比下降 0.1%的事實無法支持這點。而這種片面認知的背後,可能是對現代貨幣體系基本運作原理的不了解。
現代信用體系下是「貸款創造存款」,信用擴張過程中貸款和存款兩方面是同步的。你去銀行辦理房貸,銀行給你發放貸款後你的賬戶上直接多了一筆錢(當然之後要劃入開發商的賬戶), 但沒有人少了這筆錢。一筆等額的貸款和存款,同時誕生了 。反過來,如果你去結清貸款,倒是 在世界上消滅了這筆錢,你和銀行一起「縮表」,資產和負債同步核銷 (貸款對於銀行是資產,存款對於銀行是負債,你則相反)。
利率下行周期很容易出現大面積的「縮表」,因為存量貸款往往是在之前利率相對高位時發放的,比如前幾年的房貸現在迎來了提前還貸潮。雖然政策性降低利率的本意是為了鼓勵信用擴張,但這也取決於市場主體(包括居民個人)加杠桿的能力。貨幣政策並不是一用就靈,其最終效果仍然受經濟基本面的影響。就像特效藥的療效也會因為個人體質而產生差異,而 當下的中國經濟顯然已「耐藥性」越來越強,「藥效」的邊際效用不斷衰減,大劑量可能也只有微小的效果。
住戶和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財政和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加,說明一方面 居民和實體經濟的資產負債表受到破壞, 信用擴張的能力下降,甚至被動縮表 ,另一方面 「放水」的力度並不低 ,政策面仍然是寬松的導向(甚至不斷加碼),但 流動性瀦留在財政和金融體系內,並未充分、高效地滲入實體經濟的迴圈,也沒有充分、高效地成為居民的收入 ,經濟內生動力虛弱,需求疲軟。在學理上講就是「乘數「出了問題,而體現在CPI上則是通縮。三月份數據出來的時候「通縮」還是一個頗受爭議的結論,但在四月CPI環比下降的背景下,通縮成了越來越清晰的現實。
然而,中國社會有某種 通脹PSTD ,而對通縮的危害認知不足。這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
西方社會在貴金屬本位時代經歷過完整經濟周期,特別是慘烈的衰退和通縮(貴金屬供應不能滿足實際經濟需求就很容易通縮),對相關後果和危害有切身體會。比如需求萎縮和供給過剩的螺旋迴圈,實際債務負擔加重導致的大範圍破產,大規模失業和階層固化—— 通脹同時稀釋存量債務和存量財富,對old money不利,而通縮則完全相反,肯恩斯所謂的「工人更容易接受由於價格水平上漲而引起的實際薪金下降,不易於接受由於名義薪金下降而引起的實際薪金的減少」實際上是一種理性經濟人選擇。
通縮的經濟環境會引發大量社會問題,甚至導向制度性危機。馬列經典作家觀察到的資本主義的「垂死、腐朽」等末世特征,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金本位的制度缺陷。當然,隨著20世紀30年代以來肯恩斯主義等反危機政策理論的發展實踐成熟,特別是70年代金本位徹底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後現代信用貨幣體系塑造了全新的宏觀背景,資本主義不但沒有滅亡,反而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並贏得舊冷戰。
但新中國的整個經濟體制,從誕生起就是建立在信用貨幣體系上,從未經歷過貴金屬本位。同時,由於前朝的崩潰和惡性通脹有很大關聯 (「金圓券」甚至成了簡中網絡的meme,和「錢變廢紙」同義), 體制對於高通脹對穩定性乃至合法性的影響,有極其深刻的認知和刻骨銘心的記憶。
計劃經濟年代長期伴隨短缺 ,是需求過剩,供給不足,需要用票證來對需求端進行嚴格管制,造成「物價平穩」的表面現象,和資本主義的需求不足、供給過剩完全相反。後者,在馬列經典作家的語境裏叫做「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被視為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源。而指令性計劃體制天然消滅了這種矛盾。
到了轉軌年代,特別是價格雙軌制並軌、搞「價格闖關」的階段,隨著需求端管制的松動,真實的供需形勢浮出水面,並體現為價格這樣的市場訊號。 中國在該歷史階段經歷了很大的沖擊,父母輩的人對那個年代的物價失控和搶購風潮有深刻印象。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通脹高潮期,一度出台「保值貼息」——辦理保值儲蓄者,銀行除按規定的利率付息外,還要按保值貼補率(同期CPI和同期存款利率牌價的差額)付一筆錢給儲戶,以保證存款不因物價上漲而貶值。並且,保值貼補率也由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每季度進而變成每月公布一次。但盡管如此,這種高息儲蓄還是不能防止貨幣實際財富價值的「縮水」。80年代「萬元戶」還是富人的代名詞,經過那幾年的通脹,到了90年代中期以後,萬元財產就一點都不稀罕了。
90年代改革後,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極大改善了供給側,另一方面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制度建設壓制了「亂印鈔」, 長期的短缺和高通脹在90年代中期告一段落 。而緊接著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國企下崗潮,在90年代末中國一度進入通縮。
此後幾年成了很多人(當然,是那些沒有在經濟不景氣中丟飯碗降收入、甚至購買力還變相提高的人)懷念的「物價不漲」的年代。某新概念作文大賽出位的公知在10年左右(具體時間我忘了)說物價和生活成本,「2004年是中國人最後的好日子,大排還是3元一塊」(大致意思),實際上就是90年代末通縮的繞梁余音。
但這個時間只有短短幾年。加入WTO後,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化、城鎮化開啟,中國經濟進入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二十年景氣繁榮,大家日常聽聞的好像只有「通脹」,各種漲價,資產漲、物價漲、生活成本漲,當然,薪金也漲。很多人忘了世界上還有通縮這回事,「放水」、「錢毛了」、「貨幣貶值」成了永無止境的宇宙真理,對相關經濟數據有了膝跳反應式的條件反射。
從決策層到老百姓,對通脹時代的生存法則都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刻骨銘心的記憶,合力成就強大的制度慣性和路徑依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也成了人人喊打的政治不正確。比如08年的「四萬億」,其實有巨大的正面意義,說是挽狂瀾於既倒也不為過,但直到今天各方面輿論對其仍然惡評不斷。
現在很多方面的感覺,其實和90年代末有點像。一方面,目前和90年代末同樣面對的強美元周期,從90年代中後期,美元指數從80多一路漲到120,拉爆東南亞金融危機。同期美國對華政策也各種咄咄逼人,台海危機、炸大使館、南海撞機……;另一方面,當年的國企大破產、銀行大壞賬、職工大下崗,嚴重破壞了彼時中國經濟的資產負債表。
新冷戰時代的「脫鉤斷鏈」塑造了新的全球宏觀基本面。這對西方是導向通脹(供給不足),而對中國卻是導向通縮(需求不足)。同時,過去幾年國內居民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也嚴重受損——同時影響新增就業崗位、收入增長,以及「老錢」的「信用擴張」意願。
實際上,只要不是兩位數的嚴重通脹,一般的通脹對經濟是有一定好處的。 通脹可以提升名義GDP,稀釋債務,降低宏觀杠桿率,而債務恰恰是主要經濟體面臨的核心問題 。這也是美國寧願通脹高企也要堅持「脫鉤斷鏈」的利益考量之一。
反過來, 通縮則會使企業和居民收入減少,失業率上升,資產價格下跌,導致大範圍的經濟衰退,甚至透過前述負面因素的螺旋式的正反饋迴圈,導致真正的系統性風險,誘發金融危機甚至「失去的N年」(資產負債表型衰退) 。90年代以後的日本就是這個狀況,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都很難扭轉。
而面向未來,國內人口斷崖的基本面擺在那裏,短短五年時間出生人口腰斬,這種世代人口「螺旋式通縮」的結構,必然導致 從需求到投資的全面萎縮 。在這個大背景下,治理通縮而非通脹,才是中國經濟最需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