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首家中國創新藥企被跨國藥企收購,一條新的結束路徑被走通

2023-12-28新聞

·過去,Biotech一直秉持著成為Biopharma(集研發、生產、商業化為一體的生物制藥企業)的夢想,而此次亙喜生物被阿斯利康完整收購,表明Biotech的出路不止Biopharma一條,只要臨床數據足夠優異,研發上有特長,能夠獲得國際認可,「牽手」大型藥企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12月26日下午,跨國藥企阿斯利康(AZN.US)宣布收購中國生物技術公司(Biotech)亙喜生物集團(GRCL.US,以下簡稱「亙喜生物」)。這是史上首個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被跨國藥企完整收購的案例。訊息公布後,當日美股收盤,亙喜生物暴漲超60%。

據雙方訊息,如果這筆首付款以及潛在的或有價值付款達成的話,合計交易價值約為12億美元,較之亙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盤價溢價86%,比60天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VWAP)溢價192%。

該交易預計將於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若交易完成,亙喜生物將從納斯達克退市,作為阿斯利康全資子公司繼續在中國及美國營運。

亙喜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曹衛博士表示:「透過整合各自專業能力與資源優勢,我們希望能解鎖充分實作亙喜生物FasTCAR次日生產平台價值的新路徑。相信該技術有潛力極大最佳化細胞療法的臨床表現,有望成為引領下一代自體細胞療法的新標桿。」

為什麽是亙喜生物?

亙喜生物是一家面向全球、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企業,致力於發現和開發突破性細胞療法用於治療癌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021年1月8日,亙喜生物在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交易,成為第4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國細胞療法公司。

利用其開創性的FasTCAR及TruUCAR兩大突破性技術平台以及SMART CARTTM技術模組,亙喜生物正在開發一條處於臨床階段,且涵蓋自體和同種異體細胞療法的豐富產品管線。

據其官網,亙喜目前有5款在研產品——GC012F、GC509、GC502、GC508、GC506,囊括自體CAR-T療法和同種異體CAR-T療法,其適應癥包括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新確診的多發性骨髓瘤、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實體瘤等。

阿斯利康在公告中特別提到,此次擬議的收購將為阿斯利康不斷擴充的細胞療法管線增添一款名為GC012F的潛在療法。GC012F是一款處於臨床階段的創新型BCMA/CD19雙靶點自體FasTCAR-T細胞療法,其原理是透過重新編輯修飾患者自身的免疫性T細胞,使之靶向攻擊致病性細胞以治療疾病。

GC012F是亙喜生物基於FasTCAR技術平台打造的核心產品,也是該公司目前進度最快的產品,有望成為針對多發性骨髓瘤、其他各類惡性血液腫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新一代治療方案。

GC012F雖然仍處於比較早期的臨床階段,但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目前來看頗為亮眼。在今年12月初舉行的第65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亙喜生物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了GC012F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確診(NDMM)患者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IIT)的最新研究結果,截至2023年10月1日,22例符合移植條件的高危NDMM患者在接受GC012F治療後,展現出100%的總體應答率(ORR,一種衡量特定治療影響實體腫瘤患者腫瘤負擔的方法,定義為對治療有部份或完全應答的患者比例)和95%的微小殘留病竈陰性-嚴格意義上的完全緩解率(MRD- sCR,被認為是多發性骨髓瘤治療中能實作的最深入、最理想的治療應答)。此外,僅27%的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均為低階別,患者均在4天內恢復,且無任何患者出現神經毒性。

近一個月,GC012F相繼在美國和中國拿到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適應癥的臨床試驗批準,迅速將適應癥拓展到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

差異化或是阿斯利康選擇「牽手」亙喜生物的原因之一。相比諾華(NVS.US)、百時美施貴寶(BMY.US)、吉利德(GILD.US)等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在CAR-T領域的布局進度稍顯緩慢。目前,阿斯利康擁有治療肝癌的C-CAR031和治療胃腸道腫瘤的AZD6422等CAR-T產品,主要針對實體瘤。此次收購,阿斯利康看中的是亙喜生物的CAR-T候選產品在血液瘤、自身免疫疾病方面的潛力。

12月27日,亙喜生物回應澎湃科技稱,GC012F具備差異化的安全性優勢。此前,阿斯利康已經構建起了針對實體瘤的CAR-T和TCR-T管線。GC012F有望為血液腫瘤患者提供潛在同類最優的治療選擇,同時,雙方還能進一步探索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實作免疫重設的臨床潛力,以及在罕見病領域的潛力。

此外,生產制備過程復雜且冗長是當下細胞療法行業面臨的主要瓶頸之一。FasTCAR次日生產技術平台是其核心差異化技術。亙喜生物表示,FasTCAR平台可將細胞生產周期由傳統的數周時間大幅加速至次日完成,有望顯著縮短患者等待期,並降低疾病進展惡化的風險。更重要的是,與傳統CAR-T工藝制備的細胞相比,由於FasTCAR-T細胞表型更年輕,其具備了更好的體內擴增以及更有效的腫瘤殺傷能力。這恰好能解決現有CAR-T存在的關鍵難題,同時能降低價格。

一條新的結束路徑

對於這「歷史首單」,業內的看法普遍比較積極。當下,生物醫藥行業仍未走出「資本寒冬」,高度依賴市場融資的小型生物技術公司處境更加艱難,不少企業面臨融資難、現金流緊張的困境,叫停、削減專案、大舉裁員已經不是新鮮事。而近日也正值CAR-T行業的「多事之秋」,FDA宣布調查CAR-T療法的致癌風險、CMC問題(指醫藥產品的開發、特許、制造和持續行銷中的化學、制造和控制流程)頻發,使許多CAR-T研發企業「如履薄冰」。

有觀點認為,CAR-T療法成本高昂,而亙喜生物的產品又均處於早期,難以完成國內外的臨床試驗,此次被收購,解決了潛在的現金危機。據亙喜生物2023年第三季度季報,其研發費用從去年同期的1.33億元縮減至9010萬元人民幣。

對此,亙喜生物回應稱,公司資金儲備寬裕,截至2023年9月30日,賬上現金為2.34億美元,可支持企業日常營運至2026年下半年;今年8月,完成私募配售融資交易後,首批融資金額達1億美元,認股權證行權後還將進一步募集5000萬美元。

據雙方公告,作為擬議交易的一部份,阿斯利康將獲得亙喜生物資產負債表上剩余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

亦有觀點認為,過去,Biotech一直秉持著成為Biopharma(集研發、生產、商業化為一體的生物制藥企業)的夢想,而此次亙喜生物被阿斯利康完整收購,表明Biotech的出路不止Biopharma一條,只要臨床數據足夠優異,研發上有特長,能夠獲得國際認可,「牽手」大型藥企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此次交易也被認為是對中國創新藥行業實力的證明,使業界對未來跨國藥企收購中國Biotech潮流產生遐想。關於此次交易將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帶來什麽樣的影響,亙喜生物向澎湃科技表示:「暫時不方便回答,需要等到交易在明年一季度正式完成後再來討論。不過,相信這一案例會為行業帶來積極正面的意義,時間會給出更多的答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