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林劍澎湃新聞記者:我們註意到,中方在第79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期間同贊比亞共同舉辦「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中方並對外宣布了【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中方為何要提出這個計劃?將采取哪些行動推進計劃的落實?
林劍:當地時間9月25日,由中國和贊比亞合辦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並致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印尼統籌部長盧胡特以及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與會。各方圍繞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中方提出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得到各方積極支持和響應。普惠計劃旨在彌合智能鴻溝和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圍繞各方尤其是全球南方期待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產業賦能、人才培養、數據建設、安全治理等領域合作提出「五大願景」,明確中方將采取的「十項行動」,包括促進人工智能和數碼基礎設施聯通,開展模型研發和套用、語料建設等合作,加強人工智能戰略對接和政策交流,積極分享技術實踐。中方將於2025年底前重點面向發展中國家舉辦十期人工智能領域研修研討專案。為推進普惠計劃落實,中方還倡議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
今年以來,中方先後推動聯大透過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舉辦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和首屆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研討班。這次提出的普惠計劃與上述行動一脈相承,充分體現了中方對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治理的引領作用。我們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切實推進普惠計劃落實,推動各國共享智能紅利,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來。
南韓廣播公司記者: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首次透過台灣海峽,日媒稱此次行動是為應對中國在日本周邊的軍事活動,主張「航行自由」。對此,中國的立場是什麽?
林劍: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針對日本自衛隊艦艇進入台灣海峽活動,中國軍隊已依法依規予以處置。中方對日方此舉政治意圖高度警惕,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日方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就此作出過明確承諾,即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我們敦促日方在台灣問題上重信守諾、謹言慎行,不要給中日關系和台海和平穩客製造幹擾。
塔斯社記者:最近王毅外長在紐約會見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雙方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王毅外長強調,如果仍有人指責中國,就是別有用心,向中國推卸責任,更是別有所圖。請問王毅外長所說的個別國家的圖謀是什麽意思?這些國家到底會有什麽樣的目的?
林劍:王毅外長日前在紐約同博雷利高級代表會見時強調,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立場,致力於推動局勢降溫,不放棄爭取和平的努力。中方所作努力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個別國家一而再、再而三向中國「甩鍋推責」,當然不是出於推動局勢降溫、促進勸和促談的目的。至於他們到底在圖謀什麽,相信世人自有判斷。
W020240926650564807073伊拉克如道電視台記者:第一個問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同中方經貿關系密切,對華友好。中方對該地區即將舉行議會選舉有何看法?第二個問題,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升級,中方會采取什麽實際措施保護中方專案和人員安全?
林劍:中國和伊拉克傳統友好,中方支持伊方維護穩定、實作發展,願同伊方加強交往、深化合作,推動中伊戰略夥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
關於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鑒於當前黎以邊境緊張局勢,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及駐黎巴嫩使館已啟動應急機制,完善相關預案並多次釋出安全提醒。我們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黎巴嫩,已在黎中國公民密切關註當地局勢,搭乘商業航班盡快回國或離境。確需繼續留黎人員請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應急準備和物資儲備,避免前往南部高風險地區,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與駐黎巴嫩使館聯系尋求幫助。我們將為轉移避險及其他有需要的中國公民全力提供協助。
路透社記者:紐西蘭國防部長發表聲明稱,紐西蘭和澳洲海軍艦船於周三過航台灣海峽。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對於外國軍艦過航台灣海峽,中方一貫依法依規予以處置,同時對任何可能危害中方主權和安全的行徑保持高度警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周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