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aco.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美可玩故事服務號
這兩天,刷到一個影片:一個8歲的男孩,滿臉氣憤地在指責他媽媽......
事情是這樣的,男孩和媽媽在路上看到了一位乞討的老人,男孩覺得老人很可憐,很同情,想讓媽媽給老人一點錢,幫幫他。可媽媽當時因為著急趕車,並沒有理會男孩,拉著他就趕緊上車了。
上車之後,男孩氣憤地「批評」了媽媽:
「就算是不給錢,看他一眼總是可以的吧?是不是人家都沒教養,就你有教養?」事後,媽媽也向男孩承認了錯誤,並和男孩約定,以後遇到這樣的爺爺奶奶會主動幫助他們。
我們常說,養育孩子,不僅要給他們足夠的物質供養,更要給他們豐富的精神滋養,讓孩子成為有教育的人。
什麽是教養?作家梁曉聲說:「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和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大人未必能保持,但是孩子卻可以。我們總說孩子童真,那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帶著同情心。
一、同情心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情感反應。研究表明,其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感染型同情心, 這種同情心產生於嬰兒出生3個月左右,嬰兒聽到其他孩子哭時,會感到不安,產生同情,甚至跟著哭鬧。9個月時,看到其他孩子跌倒,也會因為同情而在媽媽的懷抱裏尋找安慰,好像受傷的是自己。
在這個階段,嬰兒自我意識還沒有萌芽,無法區分自己與他人,喜歡將他人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
2.簡單撫慰型同情心, 2歲開始,孩子可以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並具備減輕他人痛苦的本能。比如,15個月的嬰兒看到其他嬰兒哭,會拿出自己的玩具去安慰哭泣的孩子,以此來表示他的同情心。
但由於認知能力不成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同情心混亂的狀態。比如,哭鬧的孩子被家長抱走,由於失去了安慰的物件,所以他們可能會去哄玩具熊,以此來表露自己的同情心。
3.理解型同情心, 3歲以後,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孩子可以透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同情心,並更加理解他人的悲傷情緒,從而說出不同的安慰話。
心裏裝著別人,體諒他人的處境,做出善意的舉動,孩子的這份同情心實在難得。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小心地保護孩子的同情心,因為一個冷漠的孩子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的。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缺乏同情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位網友講述了她的親身經歷:隔壁家6歲女孩曉曉,經常向身邊的小朋友索要零食,到手後就翻臉不認人,甚至為了搶零食而打人。
這位網友還說,她身懷二胎,有一天帶著女兒在小區散步,正好遇見曉曉跟一群孩子玩鬧,玩鬧的過程中,曉曉幾次對其他孩子拳腳相加,甚至還故意想撞她的大肚子,還好被她制止了。
為滿足自己,年僅6歲的孩子,任意對待身邊的人,對自己給別人造成的痛苦並無知覺,也沒有半點愧疚。
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像曉曉這樣「冷漠」、性格孤僻的孩子並不在少數。他們或許成績優秀,或許身體健壯,但內心卻幹涸而貧瘠。
比如像這位男孩,媽媽艱難地推著電動車上坡,男孩卻只顧著玩遊戲,即便電動車倒地,他也無動於衷,仿佛身邊這個生他、養他的媽媽,跟他毫無關系。
其實,我們不免會發出疑問,為什麽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玩得好、學得好,卻越來越冷漠了?
二、現在有很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沈迷在自己的世界,與父母關系越來越冷淡,甚至拒絕與父母溝通,把父母當成「敵人」。
而這些冷漠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養大的。
很多父母抱著富養孩子的思想,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甚至給予特殊待遇。而習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父母一旦有不如他們意的,便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溺愛,是讓他們心靈冷漠的罪魁禍首之一。 除了溺愛,與之相對應的便是 「嚴厲」。
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嚴厲,試圖掌控孩子的一切,讓孩子成為提線玩偶,這種用「控制和傷害」來表達的愛,孩子是不會接受的,只會逃離。
因為孩子接受到的愛都是畸形的,所以這些孩子自然是無法產生同理心的,更不會共情其他人的痛苦。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 家庭冷漠 。
有很多家長幾乎不跟孩子聊天,當孩子想跟你玩時,你忙於工作;當孩子需要被你肯定時,你在刷朋友圈......
慢慢地,孩子對你的熱情,就在你無數次的敷衍中被澆滅了,而你的冷漠,成為了孩子的冷漠。
有家長在家長群裏吐槽說,孩子放學回家不跟自己打招呼:
「別說像小時候那樣熱情地撲過來迎接你,有時連招呼都不打,繼續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有時感冒生病了,孩子連問都不問,繼續玩他的。」
看著家長們的吐槽,我也反思著:孩子如此冷漠,父母該如何是好呢?
三、對孩子進行「同情教育」,培養他們的同情心,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
1、避免「消極教養」
消極教養,指的是缺乏與孩子互動的教養方式。
有研究顯示,被消極教養的孩子,50%出現了認知發育遲緩,40%出現了語言發育遲緩,而35%有社會情緒發育遲緩。
所以,家長應該多抽時間跟孩子積極互動,跟他們聊天,聽他們分享在學校的發生的事情,做得好的事情,及時給於肯定;做得不好的事情,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去感受對方的心理感受,讓孩子學會跟他人共情。
同時,我們也可以給孩子分享有 關於同情心的故事,比如【美可玩故事】的【花遊記】 ,50集驚心動魄的尋寶之旅, 結合3-12歲孩子的生理、心理、能力發展特點,透過科學系統、循序漸進的音訊課,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Maco和小豬、小蝴蝶、小老虎所表現出了的團結、勇敢、同情心、善良等優秀品格,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性格進行塑造,讓孩子養成好品格。
2、避免「強迫教育」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喜歡強迫孩子去分享,去同情。
要求孩子把玩具給別的孩子玩,要求哥哥姐姐必須謙讓弟弟妹妹,在孩子做的不夠好時,用不恰當的方式批評他們......
我們必須明白,越是強迫孩子,孩子就越是反感和反抗。
因此,家長應該用積極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給他們建立行為規則,讓孩子有選擇拒絕的權利。
3、應該重視「好」榜樣的力量
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教授在談到父親時說:如果說我們家有什麽教育秘訣的話,那就是「不教育」。
我們家要說「言傳」,幾乎沒有,主要靠「身教」。好的教育,就是在「不教育」中,用父母的語言和行動影響著孩子。
作家德萊塞說: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看似和平,其實處處藏著矛盾,有些家庭常年爭吵不休......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整天提心吊膽,處處警惕,怎麽可能學會同情,怎麽可能不冷漠呢?
所以,我們要停止爭吵,停止在孩子面前責罵和冷戰。
比起一個完整的家,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完整的愛。
曾經看過一段紀錄片上海爸爸Nicko在離婚後,獨自一人帶著女兒Angel生活,為了彌補女兒,他也是花盡了心思。
離婚後,他並沒有完全與前妻斷了聯系,每次遇到有關女兒學習上的問題時,他都會約上前妻一起商討。
兩人交談的畫面非常和諧,夫妻間的感情雖然不在了,但他們對女兒的愛一分未減。
Angel雖然沒有和媽媽一起生活,但成長道路上,從來就不缺乏父母的陪伴。她還是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活潑開朗。
親情能把孩子推遠,也能把孩子從遠方拉回來。
不要抱怨孩子冷漠,不懂愛,愛與被愛是百年樹人的本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像孩子學走路,需要父母足夠的耐心陪伴,正確的指引,需要反復溝通練習,才會從爬行到獨立行走。
最後,除了要教會孩子同情,也有告訴他們同情的尺度。
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毫無底線地接受或幫忙,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和諧的人際關系,反之,只會得到別人的輕視。
身為家長,我們要告訴孩子,同情雖好,也要有度;我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劃定底線,讓他們行為有參照,舉止有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