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央視獨子!中視傳媒,股價大起大落,業績堪憂

2024-02-09新聞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作為央廣總台(實際控制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組建後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中視傳媒 (600088)可謂央視獨子,一直備受市場關註。近日,在央企概念以及2023年業績預估由盈轉虧等眾多訊息的推波助瀾下,中視傳媒股價大起大落。

來源:東方財富網—中視傳媒 (截至2024年2月7日)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2024年1月23日以來,中視傳媒股價先是一路狂飆,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最高翻近 3倍 。但緊接著(2月2日開始),股價開始大幅回落。股價大起大落的背後,是互聯網沖擊下堪憂的業績。一句話,基本面根本撐不住這嗨爆天的股票漲勢。

一、背靠央廣,不好乘涼

從股權結構來看,中視傳媒的控股股東為中央電視台無錫太湖影視城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4.37%,而無錫太湖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100%控股子公司,因此央廣總台為中視傳媒的實控人。

來源:同花順

背靠央廣總台的資源,中視傳媒形成了電視節目制作及銷售、影視技術服務和器材租賃、影視劇拍攝業務、影視劇拍攝地經營、媒體廣告代理及基金投資等多業務發展格局。

其中, 影視業務 主要是央視各頻道,提供影視制作和技術服務等。但從業績來看,背靠大樹也不好乘涼。

2022年,公司影視業務創收約6.28億元,同比下滑約9%;2023年半年度同比漲幅僅為0.5%,幾乎零改善。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結構上來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實作收入3.05億元,其中影視業務收入創收約0.86億元,廣告業務創收約1.27億元,旅遊業務(無錫和海南影視基地旅遊)創收約0.91億元,占比分別為 28% 42% 30% 。曾經占據半邊天(2022年,影視業務營收占比約 55% )的影視業務,占比已不足三成。

根源就是,隨著互聯網及流動互聯網的發展,看電視的人數越來越少,而中視傳媒的下遊投放則主要是 電視

二、廣告業務,一言難盡

除了影視業務, 廣告業務 也是一言難盡。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最近兩年,廣告業務增速幾乎都在零以下波動。2023年上半年,廣告業務創收僅 1.27億元 ,按此推測2023年也是一個明顯下滑(2022年,廣告業務創收 4.68億元 )。

中視傳媒所在產業鏈的賺錢邏輯為:投放優秀的內容,從而吸引流量,提高播放量,進而透過廣告等進行流量變現,變現所得再進行內容再創造的閉環。其中,優質的內容是一切的起點。

而現實是,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第三方的優質的內容自然不會選擇在電視投放。沒有優質的內容,自然沒有流量,自然也就沒有廣告。中原證券數據顯示,對比2022年1-9月,2023年同期廣告投放花費明顯降低。

來源:中原證券

沒廣告,自然沒錢可賺,更沒能力自創內容。

三、投資布局,成效難說

綜上分析,中視的閉環,已瀕臨斷裂。受困於此,2020-2022年間,中視連續 三年虧損

來源:同花順iFinD—凈利潤

主營業務日子不好過,中視從2018年開始涉足文化產業基金及 投資 業務。據中視財報披露,截至目前,中視已參與兩只專項基金(只單一投資一個專案)和兩只產業基金的設立和募集工作,主要聚焦於融合媒體產業和IPTV等特色細分行業的投資和布局。

來源:中視傳媒2023年半年報

更加可喜可賀的是,2023年中視參投基金投資的海看網絡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已經 上市

海看網絡的上市,表面看確實給中視帶來了收益。根據公司公告的業績預估公告:2023年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約25,850萬元-29,850萬元,其中22,651-26,482萬元為海看網絡的 浮盈

來源:公司公告(2024年1月31日)

但本質上講,中視只是投資,並未延伸自身業務。投資就有兩面,一面是收益,一面就是風險。作為海看股份(301262)上市前股東, 釘選期 為三年。也就是說,要到2026年6月才能結束。東方財富顯示,2024年以來海看股份的股價已經在下行,三年後到底如何,實在不好活。此刻的收益,未來能否成功落袋,一切均懸而未決。

中視的故事,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的縮影。

在互聯網尚不發達的年代,憑借央視的資源,吸引一眾流量。但伴隨互聯網的崛起,整個文化產業大洗牌。曾經的資源,成了轉型的掣肘。主業轉型困難,轉頭向投資。首先,在流動互聯網等激烈競爭,且頭部資源非常集中的當下,新專案真能虎口奪食?此外,投資本身存在天然的資訊不對稱,把成敗押註在別人身上,風險難免有些大。進退兩難,是此刻中視最大的困局。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