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鋰現貨價格出現企穩訊號。SMM數據顯示,2023年12月29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96900元/噸,單日下跌100元/噸,而此前一個交易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結束49連跌,較12月27日持平報價。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張維鑫認為,碳酸鋰現貨跌勢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盤面在100000元/噸關口企穩。「從基本面情況來看,價格難以獲得支撐,2024年1—2月份是生產淡季,跨年之後采礦證限制解除,疊加新增供應的持續放量,供需總體寬松,使得現貨價格疲軟,貼水執行。不過,期貨盤面卻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從趨勢來看,2023年12月6日以來的反彈趨勢還未打破。市場已對利空因素充分定價,短期內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張維鑫表示,盡管目前倉單量仍然低於LC2401合約持倉量,但進入2024年1月份還有增長空間,且捲動交割開啟,多頭隨時有被動接貨可能。在現貨市場疲軟、現貨貼水期貨的情況下,LC2401合約仍有近1.2萬手持倉。盡管這些持倉還會有變化,但至少目前的情況是指向現貨市場的疲軟不及此前預期,對盤面乃至現貨市場形成了支撐。
回顧2023年,碳酸鋰現貨價格迎來一輪大跌。2023年1月3日,電池級碳酸鋰較高點下跌57500元/噸至510000元/噸。進入2月份之後,碳酸鋰加速下跌,從2月中旬的450000元/噸跌至4月中旬的180000元/噸,跌幅60%。張維鑫認為,此輪下跌,除了2—3月份需求本就疲軟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下遊的主動去庫。實際上,2022年供需緊張的原因就包含了各個環節庫存的擴張。在下遊主動去庫的情況下,需求降至冰點。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上遊庫存增加至6.7萬噸,較2022年年底增加5.3萬噸,增幅386%。
進入4月份,盡管價格還在慣性下跌,但供需關系已經有明顯好轉。供給端,由於價格過快下跌,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倒掛,一些外購原材料的鋰鹽生產企業減產停產,而且此前江西地區迎接環保督察,產量受限,因而年初供給總體出現了減量。SMM數據顯示,3—4月份國內碳酸鋰產量低於3萬噸/月。需求端,經過3個月的去庫,中下遊也陸續迎來補庫。從之後的數據來看,4月份SMM上遊碳酸鋰庫存下降了2500噸。此外,4月份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回升至29.5%。彼時,市場已經關註到正極材料企業的開工率開始回升。受這些因素影響,碳酸鋰價格在4月下旬止跌,進入橫盤振蕩。5月份,隨著需求端持續回升,疊加供給釋放不及預期,多個專案出現延期,價格從低位開始反彈。6月中旬,SMM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最高漲至310000元/噸以上。
進入7月份,市場已對下半年乃至2024—2025年的供給和需求有了較清晰的概念,過剩是大概率事件,價格基本上呈一路下跌狀態。張維鑫認為,彼時,供給釋放預期增強,而需求表現乏力,新能源汽車增長放緩,儲能表現不及預期,市場對供需關系轉向過剩的擔憂有所升溫,因此碳酸鋰價格開始從高位回落。此外,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上市,也增強了市場的定價效率。隨著價格的下跌,中下遊處於謹慎態度,采購愈發按照剛需進行,下遊再度進入去庫狀態,市場實際上陷入價格越跌、需求越弱的惡性迴圈狀態。9—10月份,部份鋰鹽廠減停產,加之市場對「金九銀十」旺季存有預期,期貨價格一度出現反彈,但現貨並未跟漲,反彈僅一周便拐頭向下,回到了150000元/噸的水平。
進入11月份後,碳酸鋰面臨長期和短期的雙重壓力。「短期來看,由於臨近年尾,生產節奏進一步放緩,供給端隨著南美出口增加,非洲礦陸續到港,供給出現穩中有升預期,供需關系面臨惡化可能。長期來看,2024年全球鋰鹽供給增量巨大,並且開啟了邊際成本的下降空間,市場對碳酸鋰合理價格中樞的預期進一步下調。」張維鑫表示,在雙重壓力下,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跌。目前來看,碳酸鋰現貨價格已從11月初的150000元/噸跌至當前100000元/噸的水平。
從期貨價格來看,自2023年7月21日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以來,碳酸鋰期貨合約交投活躍,行情整體流暢波動。在2023年碳酸鋰供需總體維持相對緊平衡的狀態下,盤面維持下跌態勢,主力合約從上市初期的246000元/噸,最低跌至85650元/噸。12月29日,碳酸鋰期貨主力LC2407合約報收107700元/噸,上漲1.41%。
展望後市,市場人士認為,2024年碳酸鋰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廣發期貨分析師林嘉旎表示,鋰鹽供應端在2023—2024年有大量專案集中投產和擴產,2023年全球碳酸鋰供給量約74.3萬噸,隨著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新增專案投產落地,預計2024年全球碳酸鋰供應量將超過90萬噸,鋰鹽專案總供給預計在137.5萬—142萬噸。新能源領域動力和儲能電芯仍有望帶動碳酸鋰需求,但2024年需求增速預期下調,全球鋰鹽需求量偏保守預測值約110.5萬噸,偏樂觀預測值約126萬噸。目前鋰鹽價格加速探底,後續伴隨現貨價格企穩及下遊庫存消化,預計2024年下遊碳酸鋰庫存周期將恢復至20—25天的常態。
「基於目前的基本面分析,2024年碳酸鋰價格中樞將維持下調態勢,盤面交易逐步趨於理性,價格波動區間可能縮窄。」林嘉旎認為,若2024年需求無超預期大幅變動,120000元/噸以上價格基本面支撐較弱,預計盤面價格在80000—100000元/噸振蕩較長時間,若跌至80000元/噸以下,對應現貨市場可能面臨高成本產能出清的局面,供需面或邊際扭轉。不過,林嘉旎提醒,供需測算並非靜態的,平衡始終在動態中演變,當前對遠期基本面較一致的預期建立在階段性供給過剩的基礎上,投資者應關註2024年一季度後高成本專案的實際投產進度,上遊實際產量釋放仍有較多不確定因素,部份海外礦端數據透明度低,也可能出現偏差量。
張維鑫也認為,2024年供給過剩是大概率事件,因而碳酸鋰大概率維持熊市狀態,反轉時點還未到來。2024年碳酸鋰合理價格中樞80000—100000元/噸,高於100000元/噸屬於高估狀態,低於80000元/噸則存在低估現象,均難長期維持。「2024年上半年碳酸鋰還將迎來一輪下跌,在供給釋放、過剩壓力進一步增大的情況下,弱現實主導碳酸鋰的進一步下跌,最低看跌至70000元/噸以下。」張維鑫表示,2024年下半年碳酸鋰價格有望小幅回暖,主要表現為觸底回升,但預計至多回升至100000元/噸左右,超過110000元/噸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