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中的上海愚園路人頭攢動,850米長的主街上,路人感嘆「熱鬧得想掏出手機拍張照片都不容易」。此番場景並非節日專屬,2023年以來,消費火熱已成為這條百年老馬路的新常態。數百米的街區、百余家的小店,緣何吸引來巨大的流量、帶動消費的增長?記者一線走訪尋找答案。
2023年12月30日,愚園路上裝飾一新的法蘭咖啡館吸引遊人駐足打卡。新華社記者王默玲 攝
「2023年我們單店客單量一天最高有6000多筆。」法蘭咖啡館主理人圓圓對愚園路的「大流量」感觸頗深。
流量為何如此之大?「2023年3月的時候,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名單公布,愚園路成功入選。從那時起,我們就能切身感受到遊客一下子湧進來了。」圓圓說,「政府把台子搭好、牌子掛好,成功幫我們吸引來了‘原始’流量。」
但僅有「原始」流量還不足以造就如今的新氣象,「如何把流量的雪球越滾越大,如何把流量池轉化成消費力,我認為馬路上的每個店家也都鉚足了勁,腦子特別‘活’!」負責愚園路整體營運的長寧區社趣更馨營造中心相關負責人許引蘭說。
這個「活」字,圓圓也深有體會。「本來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咖啡甜品店,2023年春天的時候我嘗試著對店鋪所在建築進行了全新裝飾,吸引了很多人來打卡,這些喜歡新鮮事物、愛拍照、愛分享的年輕人也帶動了線上的流量。」圓圓說,「於是,我們從賣咖啡甜品也開始兼做品牌行銷。」
2023年年中開業的另有奇物,已然是愚園路上的「流量擔當」之一。臨街櫥窗靈活多變、內部陳設皆可移動、視覺色彩活潑跳脫,「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只做一個簡單的店,而是希望能透過一家店的空間來孵化更多的商業可能性。目前,我們櫥窗、店鋪空間與品牌合作的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的70%以上。」另有奇物主理人高駿說。
「愚園路很少有連鎖店,每一家小店氣質各異、與眾不同,這些小店老板還特別愛‘折騰’,每次來都有新變化,所以我沒事就愛來逛逛。」常來愚園路的白領章女士笑著說。
采訪中,很多店主都提到了「街區合力」。「如果一條路上只有一家‘網紅店’,一家店的流量總有用完的時候。但如果一條路上的小店都鉚足了勁做好自己,就能不斷給街區帶來新話題、新活力。一個開放共贏的小馬路,百花齊放,自然會越來越好。」高駿說。(記者王默玲、張夢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