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問題下面的絕大部份回答看,知乎遊戲內容被人指責「不專業」也沒啥冤枉的。
商單,宣發這些行業向內容本應是知乎這個地方的長項,現在開啟回答一看,這說的都是啥啊。
剛才已經發了一條想法,現在就趁著這個問題的機會,好好講一下商單裏面的邏輯。
首先,我們需要搞明白一件事,商單的目的是什麽?
不同的商單目的不同,以UP論,我們可以粗疏地分成這麽幾類:
1、曝光——目的是產品露出,找固有使用者群以外的熱門UP。
2、內容——目的是解釋清楚產品的長板,弱化產品的短板,找內容向,評測向UP。
3、形象——目的是增加產品美譽,不一定和銷售掛鉤,找聲譽好,甚至別的領域的UP。
4、輿論——反駁負面訊息,降溫極端風向(吹的極端也是極端),找信得過的UP。
具體的例子就不舉了,這太得罪人了,大家多觀察,多領悟,看出商單不難,一些深度合作那真是從外側看不出,只能加入行業才能知道了(滑稽)
另外,目標復數的商單也很正常,比如1+2,或者2+3,或者3+4,但1+4這種就很少見,畢竟把輿情推到一幫不清楚這件事的人那裏, 這不是自己花錢給自己拱火麽。
其次,STN之前給追放做的那一單,算哪種?
總體上算1,這就得從STN現在的定位說起。
很多人對STN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那個「水平不精的遊戲評測UP主」。我雖然幾乎不看STN,但人家的確早就轉型了。各位點幾個影片進去看看就知道了,就算是打著「行業快報」的旗號,他們做的也不是真的「行業快報」,而是——
借著行業新聞講脫口秀。
現在STN這個號和什麽號的風格最接近呢?是:
把STN劃到「搞笑」、「脫口秀」、「情景喜劇」都比把他劃到「遊戲」更合適,遊戲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講笑話的工具」,明天換成別的行業也一樣能講笑話。
一個這樣定位的UP,他的主流使用者是什麽? 是找樂子的人。
這件事STN自己知道,甲方也知道。
一般來說,甲方甚至會故意放開,讓這種UP調侃,惡搞。否則——你還找他做商單,給他錢幹啥呢?
這是STN所謂的「背刺甲方」和過去我們熟知的一些「真背刺甲方」的行為最大區別。有些賬號他背刺他真的再也接不到單,而另一些賬號,就比如STN這種,他這麽幹(符合賬號「人設」)幾乎對他的接單量沒啥影響(PS:我粗略看了看,STN好像接單也不多)。
最後,這件事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現在STN的例行嘲諷,而是——
12月19號追放找STN做這一單的決策,就非常失敗。
這不是說STN不適合發手遊商單,單純從那一單的數據效果來說,遠超他們自己的同類單,算是成功。
可是,我們復習兩個內容:
也就是說,透過這個商單,追放成功做到了如下的效果——
讓很多原來不熟悉追放節奏的找樂子的人,明白了追放的節奏關鍵點,並且開始關註這裏面的節奏。
也就是,他們在一個本應主要做「曝光」的單子裏,做「輿論」,就是我上面說的1+4。
本來追放的種種節奏也就核心玩家討論得多,破圈度沒那麽強,結果這麽一搞,成功在遊戲開服前給自己的節奏宣傳了一把。
如果公測都改得好,那自然也無所謂,當無事發生。但那麽短的修改時間,怎麽可能改得好呢?於是,就這樣了唄。